主题:语言学小知识(3)关于语境的基本知识 -- 江城孤舟
上次在语言学小知识(2)认知语义与认知心理中,我提到了“语义的形成固然有语义学内部的规律,但确认语义,乃至新生成语义的手段还有一种,那就是语境。下回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系统研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在语境中生成意义的学科——语用学。”今天我想就来谈谈语境究竟是什么。不了解语境这个概念,就无法真正理解语用学。
所谓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这个概念最早是英国社会人类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的《原始语言的意义问题》中提出的。他最先区分出了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这样说太枯燥了?那么首先让我来举一个语用学中的常用例证吧,请各位看以下这个例句:
Can you pass the salt?
请问,在听到这个句子后,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按照语法,对这个句子正确且合乎规范的回答是“Yes,I can”或者“No,I can't”。但是这样就行了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这样做的吗?
当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听到这句话后,人们完全可以直接将盐递过去,而不需要任何回复。这个句子因为谈话人实际处于的语境而产生了新的含义——表示请求的言语行为。而这种功能的出现与语言形式并不对等。
再比如说,有这样一个句子:“今天真冷。”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当然,它的确可能是字面上的意义,是对天气发出的感慨。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语境,说话人与对象身处一个空旷的房间内,时间是冬季,房间的窗子开着,那么这句话的隐藏意义自然就是:“把窗户关掉。”再假设您是在与恋人卿卿我我时,听到对方说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接下来该干什么,您应该很明白吧?
这种现象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而语境在其中则扮演了语用前提的角色,是我们言语交际中必须考虑的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语境,就不可能有正确无误的交流。
古代阿拉伯大学者贾希兹“引述印度人的话说:‘所有的修辞都涉及言语场合和地位的得体’,‘主人不说女奴的话,国王也不会使用市井语言。理解问题的核心是人们的能力和所处的地位。’”。这虽然是谈修辞的,但是诸如言语场合、谈话人的身份、地位等要素,不也是实际语境的组成部分吗?语境难道不是影响修辞的重要因素吗?
我曾翻译过伊拉克诗人巴塞亚卜的名作《雨之歌》,开头几句是:
当你的双眸里含着微笑,葡萄发芽,月影婆娑。
好似夜间河面颤动的浆影和水波,又仿佛星光在眼眸深处微微闪烁。
很美吧?各位男同志们在追求恋人时可以用用看,也许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可你要是在日常口语中对其他人念这几句呢?会是怎样的结果?
语境不同,同样的词句就会有不同的语义表现。语境不同,同样的修辞手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说,语境也是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语言的使用者必须遵循语境的相关规则。
具体说来,语境到底有哪些作用?
从语义角度而言,语言的现实意义大都是在语境的基础上实现的,语境可谓是语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可以确定和限定语言中各种词的指定意义,尤其是对人称指示代词等,还可以完善省略意义。同样,语境也可以排除词句的歧义和含糊意义。但是,这种排除只是对语言的接受者而言的,并不一定就是说话者的本意。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在阿拉伯的蒙昧时代,有个部落居民去见国王,国王当时正在宫殿屋顶上乘凉,见此人来了,便说:“请坐。”居民听到这话后,说道:“为了让国王知道我是忠心的。”便从屋顶上跳了下去,当场摔死。国王大惑不解,身边侍从解释道:“您说的‘坐’这个词在他们部落的方言里还有‘跳’的意思。”
如果交际者之一的身份不是国王,地点不在屋顶上,只怕最后也不会发生悲剧吧。如果国王的话说的再清楚一些,再补充些前言后语,那也就没这个故事了。这就是个因为忽略语境因素而导致交际失败的典例。
与这个例子相似的,还有《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案例。
语境还可以延伸语义,即体现出语言的动态意义,赋予它言外之意,甚至是与原本词句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诸如网络上“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千古完人空一格”是也。而且语境还能取舍语义,消除词语和结构的原始意义,甚至可以赋予原本无意义的词语以功能意义。
这一套连续的词组,究竟本义是什么,现在还有多种说法。“河漏子”也许是饸饹,“大辣酥”也许是蒙古语“酒”的意思。但无论如何,在这个例句中,原义已经被削去,读者理解的不是这一整个词组的本义,而是它在语境中产生的功能意义。
而语境也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具有消除歧义、化解逻辑矛盾的功能,对确定修辞的含义有约束力量。换言之,没有对实际语境的了解,也就看不出修辞的妙用。
下面我摘一段文字。
怎么样,这段看明白了么?没有相关背景知识也即是语境的了解,只怕想弄清这里面是如何运用修辞的,也不是很容易吧。各位可以猜猜看,我再公布答案。
语境也是评定修辞优劣,甚至可以决定其存在和消亡的客观依据。如下例:
以当时的小说文本语境来看,这是很普及的修辞方式。不过假设换在民间,或者换在今天,只怕许多表达方式就不太合适,而放到外国就更不合适。知道阿拉伯人怎么翻译这段的么?他们把“分明卓氏文君”、“何减白家樊素”略去,将“脸如莲萼”译成“脸如玫瑰”,将“两弯眉画远山青”译成“双眉如利剑”,而“唇似樱桃”、“一对眼明秋水润”这两个形象就保留下来,加以直译。这些都是为了适应阿拉伯人审美观以及历史文化背景而做出的调整。
同样,阿拉伯人常常将男子比喻成月亮,而将女子比喻成太阳,这是因为在阿拉伯语中月亮是阳性,太阳是阴性。这也是没有相关语境的中国人所难以理解的。
语境可以通过众多途径体现出来,比如说在一句话中,读某个词的重音不同,语气不同,最后造成的交流效果就不同。比如说:
这个就是语音语境。
嘉木前两天在河里写过一段文字如下:
在语法上,对“姨”是不能用“他”这个人称代词的;“九段八婆”、“小正太”与“怪姨”实际上也是没有的。那么这样的词句为何大家还能理解呢?这就是因为语法语境和情景语境的作用了。
而前述常识、经历、地位、文化等,则可以归为背景语境,不再赘述。
我国学者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中,提出了语境干涉的观念。首先他将语境系统分为语言符号内与语言符号外两大类,“语言符号内”由上下文与上下语组成,“语言符号外”则由显性因素(地点、对象、自在物、意外物、意外人、自然环境……)和隐性因素(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历史事件……)组成。无论是语言符号内语境还是外语境都可以干涉言语行为。一个人身处文化语境中,就如同身处一张无形的大网中一般。因此,“事实上,当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时候,我们自己是在做语言环境的奴隶,不折不扣的奴隶。”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语言学小知识(3)关于语境的基本知识
😄我说如何巴巴地做了这么一大篇文字出来, 3 南方有嘉木 字596 2010-01-07 19:56:52
🙂想当日情由未必若此 不远攸高 字273 2010-01-07 16:55:47
🙂严重同意!! 长少年 字98 2010-01-16 05:43:01
😮打听下,余杰那厮什么文章能进小学教材? 潜恒 字0 2010-01-12 01:05:08
🙂应该是余华,而且我找不到原始报道了 不远攸高 字253 2010-01-12 01:37:19
🙂嗯,因为怀疑他是小偷?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303 2010-01-07 16:29:56
🙂怪兄博学,正是因为怀疑他是小偷 江城孤舟 字30 2010-01-07 17: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