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小时候的事儿… -- 笨笨猪

共:💬68 🌺1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小时候的事儿…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敢抄不敢抄。这个定律用在网络时代肯定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上个星期突发奇想,上网搜出"云海玉弓缘"又看了一遍。遗憾的是整部书缺了不少页,我不甘心这种缺憾美,上网再搜,连搜了几十个,缺页竟然全都一样!该死的网络抄手,真是不用心!

上次看"云海"还是小学时候的事了,那个时候武侠刚刚进入大陆,热的烫手。我看的第一部武侠是"七剑下天山",头一天去书店问是2元(西翠路口东北角的晓筱书店,一对残疾夫妇开的,20多年过去了,前几年路过竟然还在。现在不知如何了,愿这对不向命运低头的夫妇好运),第二天几个小孩凑了2元去买书,谁知道告诉我们涨价到2.2元了。那时候的武侠不按照定价卖,都要加价。可怜我们几个小孩还不懂事就体会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的深刻道理。正在我们急得要哭鼻子的时候,突然发现柜台下面地上竟然有2毛钱!如果我当时相信上帝,肯定会变成坚定的神的子民;可惜我当时是少先队员,相信共产主义……不管怎样,七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说来也奇怪,最早进入大陆的武侠基本都是梁羽生的天下,后来才听说了金庸以及全庸等等。那时候的盗版制作还是蛮精心的,初中的时候看了一部射雕前传,包装精美,印刷考究,隐约记得写的还可以。直到后来天底下的人都知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庸们才金盆洗手,改名古龙,再战江湖。谁让古龙写的书那么多那么乱呢。人家梁羽生的作品人物、时代都连着,想插一部进去都没缝儿;金庸有个防盗版的对联……后来武侠还没过气,流行音乐又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真是幸运,打一开始就站在齐秦罗大佑崔健这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后来的明星基本都看不上眼。但是不幸的是冒名顶替的人很多。那时候买了不少伪齐秦王杰的带子,模仿的让人听不出来。有个唱京戏的屠洪刚,那时候就出过仿齐秦的带子,间奏的时间不好掌握,竟然还打着拍子数1,2,3,4;被灵敏的麦克风记录了下来……看来叫板的习惯不好改啊。还有个伪王杰,竟然连歌词都换了版本,害的我唱了很久伪歌词,还以为是正版。好在后来有了双卡录音机,那些有关系能出国的人带回来绝对正版,再被人翻成儿子版流传出去,轮到我这里基本都是孙子版,重孙子版了,不过好歹也是真的。有时候为了抢时间,中午还要大老远的赶回家,翻录完了下午上课前给人家送回去。哪里像现在啊,网络上随便就能找到一堆mp3,而且数字化了,copy多少遍都没问题。Mp3 player小的跟手指头那么大,随便就能揣兜里,走哪都能听。现在还可以用手机外放,到哪儿都像个小喇叭一样叽里呱啦,宛然就是20年前穿着喇叭裤,拎着四喇叭,留着长头发,带着有商标的蛤蟆镜的不良青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