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李锅34》 丰田神话(二) -- 本嘉明

共:💬68 🌺30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李锅34》 丰田神话(二)

小本这篇的主旨,是:

1)美国为帮三大报仇,抢回市场和就业,手段毒辣卑鄙,等于奥运会上跑不过人家,就半夜拦路海扁。

2)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丰田这个蛋,是不是已经彻底变成坏蛋还不可定论,但你有缝,给美国苍蝇(不是苍鹰啊)叮牢,则是你自己的错。

3)这次游戏规则的大改变,对美日关系,和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都有深远影响。其中哪些,值得我们深思之?

4)用周立波的话讲,这次美国对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工业管理理念来了个“按揭”:按倒在地,揭去一层画皮。日本企业的发展思路,迥异于欧美,而一个后发企业要赶超,不仅要在产品和服务上用心,也同样需要对内压榨员工,对外算计顾客。日本经营神话,在1990年代日本步入衰退后,并没有立刻遭遇“按揭”,巨大公司如丰田者,仍是世界企业家们崇拜的偶像。而这次油门“按揭”,恐怕是全球性的管理理论和实务大转轨的开始。今后,日本不仅在国家定位上迷茫,在金融管制上迷茫,恐怕在制造业管理上也会迷茫(配合新生代日本人的新面貌),被别人逼着抛弃旧的,新的又在哪里?

中国的紧跟企业们,又该怎么办?丰田这些毛病,我们的土狼们怕是更多吧?

(一)

丰田的改善,分两个基本方面:增加客户的价值;减低丰田的麻烦。

在丰田针对油门设计的“过度改善”方面,上节提到了4点,这里展开一下。

1)叠床架屋,自作聪明。

早期的汽车,方向盘是不带助力系统的,这直到二战后的军用吉普车,仍是如此,今天在香港,还有一些英军留下的早期军用吉普,不是彪形大汉,还真扳不动盘。为什么?避免液压助力系统在战时恶劣环境下失效。系统越复杂,中间环节越多,可靠性必然越低。

但丰田这次的改善(加入智能节气门系统),还算是为顾客增加价值。可能,是好心办了坏事。

2)并列开发。

2002年起,丰田折腾了技术部门,拆分成三组:前轮驱动车组,后轮驱动车组,卡车组。同组内的不同新车项目,尽量使用同一零件。通过这一“改善”,初步完成了曹操的“连环计”,把战船绑到了一起,以至于今天要一口气招回500万部车。

随后,丰田又在开发顺序上,由传统的“顺序开发”,改为“平行开发”。

所谓“顺序开发”,比如,先设计“凌志”轿车,推出市场,在大量使用中试错后,再循序渐进,开发“凌志”SUV,好处是减低工程技术风险,确保轿车上浮现的问题,在SUV中已经彻底解决了。但丰田的“改善”,是把这两种型号同时推进开发,因此工程设计时间节省了50%,从设计到投产的整个流程时间(前置时间)节省了15%。德国人真的很笨,基本工艺这么发达了,就不敢这么大跃进。

这一“改善”,不仅使用在“凌志”车系,更在PRIUS的开发中大出风头。PRIUS从批准设计到投产只用了惊人的14个月。

于是,昨天的消息,PRUIS也召回了。

这个“改善”,显然是为丰田自己服务的,结果偷鸡不着。

而其中,体现了丰田恶劣的思想:视消费者生命利益为草芥的冷酷思想,一心只想赶超同行。

企业的终极任务,到底是什么?中国的企业,不也一味求快吗?

“凌志”车系,在这个出发点已经错了,遑论后边对客户婆婆妈妈的服务呢------人不是服务你,服务你额头上贴着的票子罢了。

3)日本的组织有个特点,一旦因循守旧起来,极其顽固,丰田其实并不例外,比如品管手段。

丰田认定,最朴实,简单的方法,是对产品品质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丰田的品管砖家进行品质审核时,传统上极少使用复杂的统计数据,而“只”进行以下四项简陋的工作:

A。亲自到现场查看。

B。认真查看现场的情况。

C。用“一个流”和“安灯”使问题浮现出来。(这解释起来要花点时间,先略过,大家自己狗)

D。对问题,反复问5次“为什么”。

丰田公司坚信,这些发现与处理问题的简单方法,绝对从源头上解决了品质问题,具备“最好”的监督作用。

这些风格,在70年代,以机械传动和机械信息传递为主的汽车技术时代,只要认真彻底贯彻,是实惠实用的。但对于跨越了模拟技术,进入数字技术的时代呢?

4)过度省工省料。

日本车和德国车,打开“胸腔”看看,实在差别很大。

日本车的质量好,体现在零件精细,以至于西方同行常常惊叹这不是汽车零件,而是钟表零件。

而德国车如奔驰宝马,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单单一个车门,里面的钢肋条,就能把你吓死。

这两种好,是不同的风格,但日本车过于纤细,确是事实。行驶中油门自动加速了(暴走),在高速公路上,不大可能换到N档,因为你刹车失效无法亮刹车灯示警的紧急情况下贸然换空档,后车追尾仍是你的全责,而且坐在丰田经济型车里面对一次60码以上的碰撞(还不是对撞,哪怕是侧撞),基本是噩梦------小本对这个,有发言权。

简单说,在日常使用中,日本车综合质量过硬;万一有个值得别人围观的事件发生在你头上,德系,甚至美系,都比日系车保命------人家大大咧咧,真没有这么多的“改善”。

时代变了,现在不是解决私家车“有和没有”的阶段了。

(二)

“油门案”的第二个根源,可能是“内外有别”。

首先是对市场,“内外有别”。

日本本国的同款车,基本没有被召回,可能有几个原因:

1)日本国土狭小,高铁发达,因此小轿车跑高速长途较少,油门事故不容易爆发。

2)日本消费者护丰田的短,没出大事就不出声了。

3)确实用了同美国丰田不同的设备和工艺。或者油门零件虽然一样,但电脑系统软件水准不同。

美国人民真是健忘。也就是30年前,本田汽车杀进美国时,因为本田是摩托车出身,设计风格大胆泼辣,追求速度(记得《头文字D》吗?那种草根英雄,绝对没“乖小孩丰田”的份),结果直接拿美国消费者的性命试错,招回不计其数,要说洗白从良,也不过这20来年的事。

本田还有个花絮,本田宗一郎是造摩托车起家,一门心思要把摩托的风冷技术用到汽车发动机上,百折不挠地搞了好几年,后来下面的技术人员队伍忍无可忍全面反叛,这张作霖式的老军阀才向科学低头,但这一蛮干,搞出许多独特的技术。搁在丰田,这么莫名其妙的浪费,你就切腹去吧。本田跟丰田,有人员互换交流协议(好比是访问学者,留学生),结果是双方的企业风格极不相容,过去第一天,本田的人就说:“我靠,这叽叽歪歪的,他妈还能干活?”,丰田来的人说:“这群土匪臭男人,实在太野蛮耶!”

结果呢?本田活得不比丰田坷巴多少。可见丰田的牛,不能挡住别人,让别人统统不牛。

世界是多元的。

第二个“内外有别”,是丰田对内部员工的“思想工作”,这美国三大,是望“丰”而拜啊。

一个组织,要把全体成员发动起来,大呼隆,搞得高度紧张高度兴奋,是不能持久的。人的神经是肉的,不是不锈钢的,长期绷着要发疯。TG算是运动的高手了,延安整风完了,也得歇;十年WG完了,也得歇。但丰田居然把“丰田整风”,整了整整60年,这其间董事局都换了好几茬,是主人歇机器(工人)不歇,继续运动。这样的整风结果是什么?难道不会流于形式吗?难道不会心生厌恶吗?难道不会过劳死,神经质吗?

丰田对员工的思想控制,是非常有威力的。这威力使丰田短时间内爬上了世界第一的顶峰,完美地战胜了GM;这威力同样使丰田陷于“油门案”的苦境,蒙上不能善待员工的黑色阴影。

丰田的两大法宝,一是“永远改善”,一是“尊重员工”。

但这种“尊重员工”,也代表对员工永无止境地压榨,压榨,再压榨。

丰田公司有句名言:一块毛巾,即便看上去绞干了,你使劲绞,用力绞,一定还能得到水。因为昨晚晾在外面时,它又吸了露水了。

丰田对一切可为我所用的利益,哪怕是属于别人的,属于大自然的,也不会放过的。

对组织成员长期的灌输,使员工自然而然保持“持续加压”的自我心理暗示,不敢稍懈,乃至心理异化,这在很多宗教团体,销售团队都有,但在一个50,000人以上的世界顶级商业公司,仍然是个奇迹。

一个组织,由早期的生机勃勃紧张活泼,到登顶后松一口气,渐渐松懈,最后被新的生机勃勃者赶超取代,是合理规律。因为追求轻闲美满的幸福生活,是所有童话和探险故事的大结局,是人性使然。

这叫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第三个“内外有别”,是丰田这次暴露出的,对2003以来所有个案的“掩耳盗铃”。

这其实是利润优先的所有企业的通病,毕竟人不是在做慈善。但美国ZF有意利用了丰田的这种官僚主义(向上只报喜),鼠目寸光,内外有别,草菅人命,配合丰田的“愚蠢积压”政策,到今天时机成熟,壅塞湖一举释放,于是举世大哗,丰田是自做自受。

(三)

“油门案”的第三个根源,很明显的,是美帝“擒贼擒王”。

小本的“阴谋成本论”,着眼于搞阴谋的投资回报率。这个阴谋,对美国ZF太划算,三大被迫国营化,白宫居然还能大赚一票,兄弟连化危为机的手段,不是盖的。

丰田自己知道,它的车,技术上不是最先进的,品味上不是最抢眼的(比如外形都很中庸普通),售价是高的(韩国车豪配的价钱,等于丰田同级标配的价钱),保修期不是最长的。那他凭什么卖这个价?

1)口碑,并直接带来二手车的高残值。

2)品质稳定,用户麻烦少。

3)日常使用开支少。养车如养狼,油钱,保险,车位……在北美都是个大事。

4)安全(日常吹嘘的那些防撞星级,蒙蒙普通人足够了)。

而这次的“滑铁卢之败”,其实丰田原本只败了二分,并未伤到元气,如果2003就行动起来,可能仍是“茶杯里的风暴”,毕竟谁家的车是全无问题的?但丰田的投机取巧加上美国的欲擒故纵,现在变成败了七分,惊动了老百姓的“社会正确性”,生死可忧了。

看一个小人物,要看到他的高尚;看一个大人物,要记得他的卑贱。

丰田在北美的服务,当然是如何如何;但它对中国消费者,是全无暇疵的吗?

丰田眼下面对的危机,很多业内高手如晨大等,都分析得一清二楚了。

但看长期,只要美国的车险公司有了这个理由,名正言顺地单给丰田车涨保险,光这一项“非贸易壁垒”,足够拒丰田品牌于国门之外了。而且你本田敢不知死活来卡位,下一刀就宰你。猪肉是留给三大的,你招子放亮一点!

丰田的出路,在哪里?换招牌?

当然,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美国这么一搞,丧失了在赛场内比高低的“高贵体育精神”,犹太嘴脸,相当令人寒心。中,日,韩的进一步走近,当在情理之中。

(四)

丰田,等于是个中学里的NERDS(书呆子),死啃书本,把功课做得老好,一考试,把校长山姆的三个崽,积木(GM),福特,克莱斯勒,考得满地找牙。结果呢?人兄弟仨靠老爸撑腰,直接用开山刀来讲道理了。

但丰田的功课,也实在是牛,牛得三兄弟绝望,只好寻求体制外解决,下了你一条大腿。

牛的例子实在太多,稍举一例。

某家丰田厂每月要装配20,000辆COROLLA(花冠)。但问题是,丰田是“拉动式生产”,有定单才生产,这说起来一个款式,轮胎型号,发动机排量,非标加装,外壳颜色等等,合计可以有80万种组合变化。皇冠车的零配件规格品种有25万种;花冠品牌周期长,则有1600万种。具体在实际生产线上,当月这2万辆车,其实有3-4千种规格,大约一种规格只生产5辆,甚至于2辆是日本用右方向盘,3辆是出口用左方向盘,穿插在一起生产!

就是这样,丰田居然还能做到JIT(零件及时送到,尽量不准备库存)!

丰田的小商人脑筋是被人摆了一道,但不可否认,他作为技术工人,是如何的优秀。

丰田这次,是英雄失手,并非英雄末路。它的主流思想,还是好的,踏实做事的。给它个机会,改得过来,KAIZAN嘛,早就习惯得麻木了。

作为亚洲人,作为地球人,作为理智正常,愿意以辛苦工作换来幸福的人,我们仍然要向组成丰田的,数以万计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致敬。他们太牛了。美国用这样的手段扼杀他们劳动生存的权利,你叫日本人怎么接受?劳动有罪,打砸抢光荣?什么世道!

最后加一句:小本无法回贴,不能参加大家讨论,不过仍希望大家多发表高见,比如老曾(曾自洲君)那样,多给小本点意见。

本嘉明:【原创】《李锅34》 丰田神话(一)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大溪水,桥上,老爷王,山龙,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