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财政政策】明年财政政策基调再考政府智慧 -- 西风陶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国财政政策】明年财政政策基调再考政府智慧

明年财政政策基调再考政府智慧

2004年11月14日13:58 财经时报

楼继伟解释说,根据明年存在财政赤字并且调减数量的情况,“中性”这种表达不够准确,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经济学对“中性”的理论解释,就是政府没有财政赤字,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实现财政预算收支的平衡,即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收缩的影响

本报记者王长勇

明年的财政政策该如何表述?和6年前一样,将再一次考验中国政府的决策智慧。

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无论官方还是学界,都将其等同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时用了“积极”这一提法,是因为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和1998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确定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考虑到一下子改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人们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震荡,便用了所谓“积极财政政策”的模糊说法。原任财政部长项怀诚说,用“积极”二字是体现了“政治智慧”。

6年后,面对的情况相同,客观经济环境要求财政政策必须做出调整和转型,但如何调整和转型?如何表述?将取决于不同利益决策部门之间的博弈。

财政政策取向各有看法

发改委和财政部官员同时表示,明年财政政策的定调问题,最终将在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事实上,对于财政政策的取向,两部门已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今年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提出,为确保中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从而引发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的讨论。

有关人士透露,对金人庆提出财政政策转向“中性”,国家发改委表示不能接受。

10月底,发改委一位主要负责官员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明年将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但具体数额还没有最终确定。”他说,对于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目前存在不同意见,但发改委的主流观点是,“明年继续实行‘具有积极性质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继续实行从紧的土地管理政策”。

11月6日,即国务院常务会结束第二天,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公开表示,中国明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服务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公共投资,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积极增收节支,推进财政改革。

不到半年时间,为何财政部的表述由“中性”转为“稳健”?

据了解,虽然对于明年的财政政策的如何表述?目前尚无定论,但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调减数量、并消减赤字规模的政策取向已成定局。

楼继伟解释说,中性财政政策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政府没有财政赤字;二是财政赤字保持不变,都可以叫做中性财政政策。根据明年存在财政赤字并且调减数量的情况,“中性”这种表达不够准确,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

专家分析,“具有积极性质”的财政政策与财政部的想法相去甚远,但发改委也不愿接受“中性财政政策”这一表述。因为经济学对“中性”的理论解释,就是政府没有财政赤字,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实现财政预算收支的平衡,即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收缩的影响。

双方博弈的结果,是互相妥协,接受“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取向模糊的说法。

部门博弈

同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为何会发生如此分歧呢?

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不同的政策取向。对发改委而言,意味着分配财政预算资金数量的变动;对财政部而言,以发行建设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部推行的公共财政体制相背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客观上要求目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进行转型。

分析一下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也可看出两个部门为何发生分歧。

2004年,国债发行总规模为7022亿元,其中3674亿元用于借新债还旧债,可用于增加支出的增量部分只有3348亿元,其中150亿元由财政部负责转贷地方政府使用,950亿元“切块”给国家发改委,作为建设项目资金,由发改委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同时,中央财政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354亿元,这部分资金也是由财政“切块”给发改委,功能和长期建设国债相同。

这样,对3348亿元增量国债的支出,地方政府可得到150亿元,财政部通过部门预算统筹分配1894亿元,国家发改委获得1304亿元资金的分配权。

如果明年财政政策趋向“中性”,假设停止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不变,发改委负责分配的项目资金将降为354亿元。

因此,金人庆承诺,在逐步削减长期建设国债数额的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在完全取消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后,将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资金增加到1000亿元,以保持既得利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