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而且,在特定的社会氛围里,在特定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下,萨苏所说的“你的孩子放到北大荒这样的地方,锻炼八年”然后“他感激你,或者社会感激你”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不过问题在于:以牺牲奉献精神为基础建立的社会,似乎就是不如以人的私心和贪欲为基础建立的社会更平衡。哪怕社会上90%以上的人都无私奉献,只要有那么一小撮贪欲分子存在,就能让这个理想社会的道德体系逐渐崩溃。好象有人论证过“君子国”从经济上讲是行不通的。相反,承认人性的不完美,在彼此提防的基础上建立的契约社会倒是更加稳固。
文革开始的时候多数人都是充满着真挚的热情的。后来热情的消逝,有的人是因为认识到现实的艰辛,而有的人则是因为意识到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被出卖。这种幻灭的感觉是伤人至深的。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文革不断反省警惕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觉得牺牲奉献精神还是基于人类对美好世界的一种憧憬和追求,是应当值得肯定的。有很多人看重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感,社会应该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当他们自愿的作出了或多或少的牺牲时,应该能期待得到社会的、舆论的、或者是组织内的认可,而不是被嘲笑为傻瓜。
当然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做这种精神导向,尺度如何,如何跟物质社会相匹配,这都是很复杂微妙的事情。不过“正气”的存在应该还是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所必须的。在这点上,我们现在有问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既然说到孩子,我给个建议 天涯睡客 字410 2010-04-07 00:27:40
🙂你不明白到云南的知青宁愿去缅甸割命也不愿意 观望者 字60 2010-03-23 09:41:13
🙂我希望您不要急于和我争辩 10 萨苏 字616 2010-03-21 21:23:50
🙂从道德层面上讲,您的想法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地球只有从两侧不断挤压相邻地块,山脉才会不断长高 8 大熊甲 字1412 2010-03-23 12:19:16
🙂下乡知青大部分不是满怀真挚热情去的 13 萨苏 字382 2010-03-21 21: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