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浅论儒家对中国科技的影响 -- 潜水英雄

共:💬16 🌺1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浅论儒家对中国科技的影响

当初aokrayd兄在我的那篇不成气候的《中国科技》一文中回话到,儒一定对科技发展造成冲突吗?今天我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浅末之见。

虽然潜水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这些圣贤之书,但对其中内容也了解一些。起码知道里面并没有反对科学发展的道理。那为何我们总是把中国科技落后的责任归咎于儒家学说呢?这还得从儒家的发源说起。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发源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的儒家与百家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显贵之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很有潜力的优绩股而已。但儒家的思想却已定下了型,就是以仁义为本。本来以仁义思想对于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就大大不妙了。

想一想在那个不是活就是死的时代。你来讲仁说义,谁来理你。再加上又有其它实用性比它强上千百倍的学说。儒家的学说就更难突围了。所以在春秋时代儒家虽然已影响了很大一部份人。但终究成不了主流。

到了汉代,为了恢苏经济,其所采用的思想则是黄老那一套,与儒家格格不入。其间更出了窦太后要儒生杀猪的一幕。但在汉武执政以后,儒家的春天开始到来了,从始开始了他主宰中国人思想的历程。

虽然汉武是一个杂用百家的帝王。但是他终究把儒家学说直接摆进了“国家御用”的篓子里。自然儒的影响就更大了。

但是在宋来到之前儒家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坏,甚至还带来了好处,毕竟他洗去了人类的一些野蛮习俗。但是一个很坏的风气已经开始了。那就是清淡。

从那个去守边被匈奴人砍了脑袋的儒生开始,清谈成了儒生特有的一种现象。

但是自晋代以后,中国开始进入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期。这个时期为已在晋代腐化的血液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也大大地减少了儒家的影响。

中国的大是一件好事,但它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产生了许多有能耐或没能耐的野心家。这对于帝王来说不可以说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聪明的帝王们采取了两手办法。

一、采取了重文轻武的任人态度,使得文官比武官大大地占了优。也使更多的人投文去了。这就减少了许多祸起萧墙的事情,毕竟秀才做反十年不成吗。二、就是感化他们,那用什么感化呢?总不成是法家吧,那前一条就白忙活了。佛道也不行,这两个是要看破红尘的。于是只好取了儒家的学说。这学说可是教人忠义的,这自然就大合帝王的脾胃了。

但是自宋以前,中国的朝代都处于民族融合的阶段。新的思想不断涌入。所以儒终究没有成为最大主流再加上战乱不断,儒的环境就更困难了。

但是当宋朝到来时中国的民族融合到一个尽头。同时宋相对较少的领土范围使它面临更少的战争。(特指国内战争)这就为文化的昌盛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毕竟相对的学说观点较易统一。而一直以来就绵绵不断的儒学说就大显神威了。

虽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伦为其主的。这令搞这一套学问的人都把精力放在了人伦的研究上。同时进士科的取士是以儒的这种国家学说为主,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把精力都投入其间。而他们所研究就是人伦。

同时儒家的经济学说是农本论,它鄙视工商业。而科技的发展却是以后两个行业为主要源动力。这就使中国的发展日趣减缓。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大科技的发展阻力。

到了明清,一个明朝是由农民朱元璋创造的。一个是由满人创造的。为什么要指出朱元璋是农民呢?这是因为潜水认为作为一个农民,朱元璋他年轻的时候很可能是对儒存在敬畏之心的。就如今天农民见了大学生一般的心思。同时他颁发了禁海令这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力。这第一项就使中国的儒家学说在遭到元代的摧残后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同时朱元璋的八股文把儒家的最后一点创造性亦告扼杀。而第二项则使中国的海外商业委缩,从而大大地减缓了科技的发展。

而清朝在入关前是落后民族。于是入关后满族大力学习汉族文化(主要是儒文化)。而原本可以为汉族带来新鲜血液营养的满族融洽,则变得毫无意义。

堪堪数千字自不能尽说此二千年之大问题,特作抛砖引玉之用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