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周秦引弓之族 -- 狂草舞茅

共:💬62 🌺7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周公(上)

不见首尾的纵队缓缓行进在伊、洛之间的原野上。

这是一支大获全胜的归师,却听不到嘹亮的凯歌,也见不到年轻武士们‘超乘’--从战车上敏捷地跳下跃上,以示勇武。征夫们的疲惫,映衬着卿士们掩饰不住的忧惧,几乎夺去了全部胜利喜悦。傍晚下起了细雨,队伍就在旷野上扎营,多数甲士没有帐篷,就蜷缩在战车下,裹紧早已朽烂褴褛的衣袍,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

不知何时,一位征夫抑制不住对家乡的思念,轻声吟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宿营地中有许多拖家带口的俘虏,听到《东山》,也唱起了哀婉的《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惶。哀我人斯,亦孔之將…

不知不觉,这样艰苦的日子已经是第三年了。三年期间,周师平定了商纣的儿子武庚与文王的三个儿子管叔、蔡叔、霍叔的联合叛乱,又趁势东进,击败了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等殷商盟友。周公姬旦在军中听到歌声,辗转反侧,想起了许多往事。

60多年前,周公的祖父季历讨伐余吾戎,向商王文丁献俘。文丁嘉封季历为“牧师”,即地方伯长,专征伐。季历后来又征始呼戎、翳徒戎,再次向文丁献捷。文丁却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季历死在狱中。

50多年前,季历之子姬昌接替王位。姬昌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商王文丁之位由帝乙继任,帝乙见江淮之间的夷族屡次反叛,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帝乙对西周采取了容忍政策。因而,姬昌得以一方面恭行仁义,招致贤才,另一方面继续以‘牧师’的名义专征伐,借口讨伐殷商叛国,拓展势力范围。帝乙去世后,帝辛(纣王)继承王位,深忌西周的强盛,于是囚姬昌于羑里(音yǒu)七年之久。此间,纣王持续用兵东南,讨平了夷族,使华夏势力拓展到江淮,但殷商自身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文王囚禁期间,写下《易》。传说文王长子伯邑考前去营救,反被纣王剁为肉馅,逼迫文王亲口吃下去,文王获释之后,张口吐出3只小兔子,分别是伯邑考的三魂。正史则记载,周臣闳夭、吕尚营救,贿赂权臣,献‘有莘氏美女’、‘骊戎文马’。纣王见文王无异志,又高兴东夷渐平,于是释放了姬昌。

但此时的姬昌,身负杀父害子之仇,已决心和殷商决裂。文王出狱后,在即位第43年改元‘受命’。文王共在位50年,他在最后7年中做了6件大事:第1年调解虞、芮边界纠纷。虞(今山西平陆)芮(今山西芮城)都是殷商在西方的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求文王审断。但到了周国,却看到“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羞愧之下,两国自行化解了纷争。第2年伐犬戎,第3年攻密须(今甘肃灵台),迫使戎族或进贡、或中立,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4年“西伯戡黎(今山西黎城)”,第5年伐邗(今河南沁阳)。讨伐黎、邗实际已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直接威胁。第6年灭崇(今陕西户),将周都东迁至沣(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汉水、汝水乃至长江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受命第7年,文王去世,临死前嘱咐次子姬发(武王)早图灭商。姬发既以灭商为志,乃不敢称王,而自称太子发,继行文王年号。

受命第9年,即姬发即位后2年,西周奉文王神位,进军孟津,不期而会者800诸侯。武王称天命未知,撤兵。

受命第11年,武王见纣王已杀死叔父比干,囚禁另外一个叔父箕子,认为时机已成熟,以太公望为师,四弟周公姬旦为保,联合庸、蜀、羌、髳、彭、濮等部族,率革车300乘,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战于牧野,商军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武王封比干墓,释箕子,广散商朝积蓄于天下。根据‘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都,并封殷都以东为卫,殷都以西为鄘,殷都以北为邶,命管、蔡、霍三叔监管,以防止殷商遗民反叛。

小邦周征服了大邑商,带给武王的,却是巨大的思想压力。武王回到豳地,召来九州之牧,登上公刘多次登临的高地,眺望殷商的方向。回到镐京,武王白天黑夜都不睡觉了。四弟姬旦赶忙来见,问为何不睡觉。武王说,上天不眷顾商朝,也不过是近60年的事,现在殷郊已是麋鹿成群,害虫遍地了。上天不再眷顾商朝,我们才有今日。但殷商初建时,从有贤德的氏族中选用三百六十人,至今天殷商虽不再显赫,但也未可忽视。我们周朝国运尚未确定,我如何敢睡?

原文:武王至于周,白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武王找不到长治久安的办法,于是去问殷商三仁之一箕子。但武王开口便问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则不愿说殷商坏话,只是泛泛谈了些国家兴亡的大道理。武王也意识到失言了,很后悔,就改问天道。语在《书.洪范》中。

武王不久带着遗憾病逝了。根据武王遗命,立嫡长子姬诵,周公辅佐摄政。周公抱成王在膝上朝见诸侯。

天下许多诸侯闻风而叛,为首的是周公的三哥管叔和商纣的儿子武庚。

文王姬昌的正妻太姒共生育了10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季载。

当时天下初定,国赖长君,如按殷商兄终弟及的继承办法,则管叔应继位。管叔在殷商遗民中耳濡目染,很赞同殷商继承方式,对继承安排非常不满。

殷商遗民则分为两派。主流派拥护武庚寻求复国,温和派则不愿再和西周发生冲突。两派分歧日渐明显,最终温和派数千人追随箕子迁徙至朝鲜,定都平壤。箕子朝鲜存续约千年,传去了先进农耕、织作、青铜技术和礼乐文化,朝鲜服色至今尚殷商的白色。后来,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发现当地居民吃饭用笾豆,方知‘中国失礼,求诸四夷’可也。近代的青铜器考古发现验证了箕子朝鲜的存在。

于是管、蔡、霍联合武庚,密谋反叛。在公开反叛前,先造谣周公姬旦将不利于成王。周公是行事不避责任的人,很高调,所以成王的确产生了疑心,周公辞职避难东国。成王派人搜查周公府邸,不仅未找到周公谋逆的证据,却发现了一个金匮,内有周公愿意以自己之命,换取武王病愈的祈祷册文。成王很感动,流涕请回逃亡的周公。周公随即‘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率师东征三监和武庚之乱。第二年即战胜三监和武庚,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贬霍叔。随即继续东进,征服多数殷商的旧盟国,直达江淮之间。这次远征耗时三年才完成。

注:有武庚北逃一说。顾颉刚等从《逸周书》中推断武庚反周失败后北奔。《左传》中记周初燕和肃慎(今辽东)之间有殷人的‘亳’。本文采《史记.周本纪》记载的周公诛武庚一说。不管采用北逃说、还是诛武庚说,还是箕子朝鲜说,都认可一个事实:即周公东征后,各族向东、向北大迁徙的历史。

本文开篇讲的,就是疲惫的东征军返乡的一幕。敌人虽然又战败了,但无人知道东方何时再叛,何时又须出征。所以上上下下都未感到轻松和喜悦。

周公同样夜不能寐,苦苦思考着曾困扰武王的问题,即如何‘定天保’?定天保,也就是巩固国运,不仅要以妥善措施统治庞大的国土,还要学会管理人口众多、文化先进的殷商遗族,更需要建立一种体系,把上述举措的效果固化下来,实现长治久安。

周公决定按以下步骤着手。

通宝推:种植园土,strain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