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是农民的儿子,可同意你的看法

每每看到一些文人写知青时,那副悲天悯人的调调就很不舒服。说穿了,无外乎是说在城里吃着父母过的好好的,凭什么让我们来这种地方受罪。可事实上,绝大多数知青的生活都要比当地的农民好。如果知青不应该去农村吃苦,那农民也不该在那儿吃苦。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没错。因为农村穷,因为农村落后,所以知青应该能为农村作很多事情。一个知青朋友插队后,用小时候在少年宫学到的本事把村里所有的电机电线修了一遍。第二年开春浇地,村里的十一眼机井没有误过一天。夏天抢场时,第一次没有因为机械问题停过工。另一个朋友,也是原来少年宫玩过的。插队后,在队里的粮仓外面装了个土吊杆。原来收粮时,队里要把绝大多数青壮年都集中起来往仓里扛粮食。有个这个土吊杆以后,只要几个小姑娘就可以轻松地把粮入仓了。可对于绝大多数知青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村条件的知识,这才真的是知青的悲剧。除了这两个少年宫玩过的家伙,认识的,听说的都算上,几乎没有知青可以说有本事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的。更悲剧的是这些知青连学点本事帮助农民改善当地生活的能力都没有。见过很多当年的知青,在农村呆了四五年,连当地是什么土,种的是什么,适合种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在那儿振振有词的说因为下乡把他们给耽误了。拜托。天下除了上学以外,可学的多的很呢。有一次几个知青朋友凑在一起说起当年的在农村的经历。一位老哥儿说起当年在水利工地往大堤上推土有多难。那个吊车孩子楞头楞脑的问为什么要推?当时把那个推车孩子问了个傻。然后那个吊车孩子就在那儿一二三,说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案可以不用费那么大力气把车推上堤。当然这个吊车孩子被这几个知青朋友很笑了一阵子。我这个边上看的人当然也跟着笑,可也算是明白了这个推车孩子和那个吊车孩子的不同了。

说到底,常常腹诽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做的和农民一样,甚至还没有当地农民做好,你们凭什么要比当地农民过的好?因为不想变猪头,所以仅仅是腹诽而已。可是,真的,凭什么?

通宝推:一直在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