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对浙江经济为何先飞的思考(一) -- 方解石

共:💬58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个人觉得民风有别但是跟您所见略有不同

河南那边的确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以前是光说不练的类型,现在改变了,以我们那边为例子,见面聊的话题主要两个,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孩子教育的。目前见面多半也是谈挣钱,但是普遍会留一手。为啥呢?主要还是机会不够多,钱你挣了就没我挣的份了。这点跟浙江比起来是大大不如的。但是,做生意有时候就是互利的事情,你把别人扶起来了,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互相竞争,也可能是互惠互利。

江浙方面,我所知道的,见面谈钱是比较普遍的。但是热心公益,我在江浙看到的不如间接在广东接触到的多。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妹妹在广东顺德上学,顺德的大小学校,基本上都有捐资。我妹妹所在的学校,民间是捐了三个多亿的,这个在浙江估计也很少。在顺德,很多学校都是以某个香港的富商或者当地的富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广东人排外多少有点,不过我妹妹觉得还好,也并非不能接触。但是我表妹在浙江嘉兴上大专,她就明显感觉到排外的倾向。甚至有同学当着她的面直接鄙夷地跟另一个人说:“她一个外地人,你跟她扯这么多干嘛。”我表妹很愤怒,但是忍下来了。

至于治安,我妹妹在广东顺德,觉得还好,可能广州、东莞等地差些。我去过温州,温州的治安是不太好。但是到宁波感觉还可以。地方文化我觉得也是浙北发达些,浙南的文化不是很好,宗教势力倒是不小。不仅仅是寺庙多少的原因,有次跟朋友在吃饭,聊天的时候我说我不喜欢基督教,朋友就在看左右,一副警惕的样子。

江浙方面,我感触最大的不是您所说的这些商业文化,恰恰是月色mm提到过的,对资金的利用能力。

我没有觉得江浙公私清楚。有些事情也蛮不清不楚的。这从浙江的家族企业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家族企业财务啥的都是混着的,当然这些年好的多了。不过这个可能也是发展的必须阶段。

我bf原来所在的单位(在温州)出野外,他们为了面子问题都买30万以上的车,越野车,商务车,轿车,很多车都是70、80万的,车主要用于接待上面来的人而没有多少用于基层使用。结果是本来可以买好几辆车的钱只买一辆车,而单位里面出野外的组多,一般一个组两个人,没有那么多的车,出野外的时候都是租车,一天一两百,只有从单位到驻地偶尔用一次单位的车。每天租车,一租就是几个月,也够贵的。而跟他们在一起干活的老外,用车都是用自己买的,买个十万左右的能开就可以了,出野外都用自己的车,一年省下不少钱。此外,他们单位那些人照样是公私不清不楚,部门领导安插自己的人马,小政治搞得不亦说乎,接待要叫小姐(有时候不好意思既卖艺又卖身就只陪陪唱算了),还可以报销。宁波那边可能好点。反正温州的情况,跟您说的相去甚远。

山东人在某些方面是最傻的,我这样说不知道河里多少山东人要骂我。但是这是我所见的事实。我宿舍有个女孩子她舅舅花了5万包了一个小山头,开始想建度假村,后来怕投资收不回来就放羊,几百只羊找了一个老头看,工资按月发。结果是这老头对这些羊超差,据说羊吃不好,老生病,干了一年居然没有挣钱还赔了钱(也真是人才,据我的估算,一年一百只羊少说也能赚个一两万;他养了二三百只,怎么也该赚点啊)。如果这生意叫河南人或者南方人来做,都肯定会设计一个奖惩制度,叫这老头偷不了懒,心甘情愿的干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