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崇祯的确是糊涂的,但是他的这种糊涂主要来自于对大臣和士大夫天真的信任,LZ所说的几点其实并不确。
1.所谓冤杀袁崇焕。
一般认为袁崇焕死得可惜,其实是认为他有大功,或者至少是国之干城,是国家屏障,不应该轻易处死。但是,无论是天启时期,还是崇祯时期,作为疑似阉党的袁崇焕两次在东北前线被撤换,都是因为作战不力,天启时撤换袁崇焕的理由甚至是“暮气难鼓”。袁崇焕事实上没有大功。首先,袁崇焕所谓的“宁远大捷”,说起来是保住了宁远城,并有所斩获,但是实际上出城作战的满桂是抗命出击;而且,由于袁崇焕拒绝按照整体指挥转运物资,使得当时明朝以倾国之力在觉华岛储存的粮草积蓄尽数落入敌手,直接支援了物资奇缺的后金。同时由于袁崇焕拒绝出击,使得清军在觉华岛的作战行动基本没有受到宁远的影响。此战不过是坐困孤城而已。但是此战号称轰死努尔哈赤,然而这一说法,据自朝鲜使节,朝鲜使节却是从袁崇焕处听说,这已经属于“循环论证”了……而努尔哈赤在洗劫觉华岛之后数月,甚至还亲自带兵横扫蒙古。没听说过中炮的人还这样生龙活虎。
至于宁锦大捷,实际上是袁崇焕筑城推进战略的破产。袁崇焕极力主张修筑大凌河等城,逐步推进。但是此战,所筑城却被放弃。实际上诸城战略没有任何意义。
袁氏之死,南明时期已有为其平反的举措,但是这些行为,大体是认为袁崇焕不应为清军入寇负全责,或者是认为轻易处死大将过于轻率。不过明朝有京师危难兵部尚书或主要责任人自尽或处死的前例。
而所谓“冤杀”,这一观点流行,实际上是自其死后百余年,乾隆忽然下圣旨推出“反间计”的说法后才开始流行的。由于此说推出已经是事过境迁之后,无法寻得证人,并且是在大肆篡改明史的环境下,“反间计”以及由此带来的冤杀观点,缺乏实证。
2.崇祯五十相。
这一说法,具体是指崇祯时更换了五十位大学士。但是,虽然内阁成员一定会得到大学士的封号,可是大学士不等于内阁成员。这种说法过于夸张。虽然崇祯时期内阁班子变动较多,期间仍然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温体仁、周延儒这样的还都是多次进出内阁。
算了,刚刚发现这是一极老的帖子……顺治时编《明史》,编好以后一直放着,到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结果把明史好好“文字”了一遍,这种历史里面,因为政治因素掺杂的假货太多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你查下,什么是八王议政 葡萄去哪了 字24 2015-11-14 11:30:08
🙂【原创】尽管不同意“1.冤杀袁崇焕”,但是佩服楼主 2 野芹 字20 2010-04-26 06:22:53
🙂发崇祯内帑有宝! 晨池 字137 2010-04-22 07:14:59
🙂明史不可信
🙂天启时撤换袁的理由你也好拿出来说?还“暮气难鼓”? 4 夜月空山 字497 2014-07-02 02:28:35
🙂功绩? 10 林风清逸 字4190 2015-12-01 22:12:43
🙂有个小问题,袁崇焕抗命不撤的地方是右屯,不是宁远 4 阴霾信仰 字264 2016-05-09 23:49:47
🙂袁崇焕当蓟辽督师五年平辽策要求的是啥 17 dafemren 字920 2014-07-09 04: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