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奥巴马发言的随想:仅凭道德是不够的—谈人类可持续发展 -- flyingwalker

共:💬17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奥巴马发言的随想:仅凭道德是不够的—谈人类可持续发展

最近,奥巴马大统领到澳大利亚访问,发表公开讲话,表示如果中国也过上美国、澳洲人生活的话,将是地球的灾难,希望中国能找到新的发展模式。网上大哗,“爱国青年”纷纷痛斥,阴谋论有之,不平论有之,好不热闹。

太阳底下无新事,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切仿佛都是在轮回,所以也无新话可说,贴一篇10年前的旧文,聊为一家之言。

仅凭道德是不够的—谈人类可持续发展

去年石油价格飞涨,从一桶10余美元直涨至30多美元,西方诸国叫苦不迭。一向喜欢闹事的法国人不用说,素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也开始上街游行,美国更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平抑油价,美其名曰让美国人过一个暖冬,政府不干涉的经济自由主义早被丢之脑后。最近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变本加厉,竟然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协定,为一己之利置国际准则于不顾,更无论顾及环境保护了。

其实,从人类进步的角度来说,这次油价上涨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现有的钢铁—汽车—石油的消费模式已快走到尽头。抛开环保先不说,现行的大规模物质消耗模式已不具备全球普适性。如果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展起来,地球现有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人类的消费。事实上,西方诸国的人民并不是不明此理。论理,他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减少物质消耗,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才是,但我们看见的却是一幅幅令人失望的场景,布什的举动更是让人绝望。明知前面是灾难,却非要走到底不可,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惰性。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为西方国家的人民辩护,诸如囚徒困境、消费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但却不能遮盖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怎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经济道路?

佛家认为人认识的境界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次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又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笔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也经历了类似的历程。

10年前,笔者还是意气风发的大本生,受东南亚经济腾飞的影响,也竭力赞同沿着西方的老路走,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让中国也变成一个“流动国家”。随着年岁的增长,热情在逐渐降低,世事倒更熟悉了。五、六年前,方觉悟到如果沿西方的老路走,现有地球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需要,更无论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也走这条路了。其结局只能是大规模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价格暴涨。而且付出这么大代价后,我国的经济其实不可能腾飞,早被暴涨的初级产品价格拖跨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大规模的环境污染下更难说改善。笔者因此从汽车的鼓吹者变成了反对者,认为那些主张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人不切实际,中国应走发展公共交通的道路。但最近两三年,笔者对以前的观点产生了迷惑,那就是中国怎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难道仅凭喊两句口号,或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教育?未来的人类生产消费模式到底是什么呢?跨过卡夫丁峡谷是一马平川,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跨过,用什么样的途径跨过。

首先,人类能否预知未来的生产消费模式到底如何演进?仅以交通而言,发展公共交通,有地铁,有轻轨,有巴士,还有我们种种现在还不能想象的方交通方式。但有一点,现在的公共交通是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未来的公共交通除了能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减少物质消耗、防止交通堵塞以外,还应具备现在的汽车及时、舒适、便利等特点,决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简单重复现在的公共交通体系。如果现在的汽车制造能发生革命性变化,如不用汽油,改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的汽车能折叠,不妨碍停车;交通管理技术的革命使堵车消失等等,那么发展汽车也未尝不是人类发展的方向。这里仅指交通,还有种种消费行为还未涉及。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不能预知,人类就需要进行遍历性探索,而每一种试验都必须是局部的,不能拿全局来试验。但新模式何时能出现?如在五十年、一百年以后才出现,我们就在这儿什么也不做等待试验结果吗?看着发达国家的人继续享受较高生活水平而我们继续落后吗?显然这不可能。

其次,新的生产消费模式如何才能取代旧模式?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可能无缘无故改变自己已习惯的消费行为,除非新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且价格合理,否则转换是不会发生的。特别是向新模式转换要付出巨大代价导致生活水平暂时下降时,更不能指望人类有这样的道德自觉性。医生不给自己治病,发达国家的人民不可能主动进入环保经济。一切变化都是“逼”出来的,决不会是主动行为,这就是“刺激—反应”模式的真谛。

第三,在市场竞争中,新生产消费模式如何才能立住脚?在目前世界价格体系和技术水平下,我们可以预期新环保模式的产品成本会远远大于旧模式的成本,而污染的成本是公共成本,无法纳入消费者考量。除非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逆转地暴涨以致旧模式的成本大幅上升,使新模式具备经济上的竞争力,否则新模式不可能取代旧模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转换必须发生在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逆转的暴涨后。在这次石油价格上涨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由于西方国家的压力,欧佩克组织不得不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由于害怕油价过高引发替代能源的出现,欧佩克组织本身也不希望油价过高。此外,美国本身还有许多石油资源不愿开采,如果油价继续涨下去,美国可能会开采自己的石油。本来,此次油价上涨可为契机引发环保经济的发展,我们所看见的却是一幅“不见棺材不掉泪”场景。这表明,在现阶段情况下,初级产品价格还不会暴涨,只有等到中国、印度等走上这条道路后,由大规模需求引发的价格暴涨将超越西方国家的调控能力而不可逆转,这样新模式也许才能有足够的竞争力,让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如同经济学中的平均利润规律,一个高利润行业要降为平均利润行业,必须有大量外部人进入。如外部人预期自己进入后会导致利润下降而不能得到好处,因而放弃进入,那高利润就会永远持续下去,外部人只能永远分享残羹冷炙,因此理性的外部人只能依据利润信号的指引行事。更何况这里涉及一个囚徒困境的问题:即使有某个发达国家的道德意识特别发达,率先实行环保经济,但因其他国家的不跟随而会丧失经济竞争力,最后只好同流合污。环保方面只能是发达国家一起行动,但布什先生的行为已告诉我们这多么不切实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类明知沿着老路走下去的危害,但还不得不走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实现人类生活水平的平均化。

最后,我们考虑新的生产消费模式如何才能产生?论理,这应该是第一个论点,但因要用到第三点的论断,笔者将其放到最后再来讨论。随着环保的普及,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这使人产生了一种遐想以为这就可以使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来,欧洲各国准备征收石油消费税,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人们的环保意识足够强,政府可以征收每桶30、50,以致100美元的石油税,这就产生了同等的价格效应,促使人们发展替代能源。但人们愿意忍受暂时的生活水平下降吗?此次,发达国家的表现已作出了回答,他们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在增加环保与生活水平暂时下降的替代中,号称有强烈环保意识的西方诸国民众却表现出其替代率是如此之低,以致于一个敢征收高税的政府必然会被赶下台。如果让中国、印度暂时停止发展,让西方政府温水煮青蛙,在人民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以渐进方式逐步调高初级产品税额以产生同等价格效应,那不知要何年何月,也许需要几百年才会发生作用。此次石油价格从10多美元涨到30美元,增幅已有20美元,但我们看不出有什么用处,再涨20美元也无法看出新能源能否替代石油。凡此种种,我们看不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自觉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只有初级产品价格才是真正的推动力。只有当价格上涨到人们不能承受的水平而无力扭转,人们才会去积极开发、使用新产品,从而在遍历性的实验中创造出新的生产消费模式,并强迫自己接受不熟悉的新模式。这就是个奇特的途径:如我们要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先要沿着老路走,走到大家都不堪忍受的地步后,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会被找到,人类才能继续进步。人类就是这么奇怪,两点之间的最近道路并非直线。不过需要指出,笔者强调不可避免的环境代价意指中国在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找到前,即使采用了现在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也无法避免付出巨大的环境、人文代价,不能用来为在人类现有模式下即可解决的污染辩护,如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

经过一轮思维循环后,笔者已不再反对发展汽车、石油工业等追赶西方的发展模式。但不同于乐观者,笔者认为这条道路走下去是灾难,持此态度仅在于承认人性的弱点,认识到灾难才是人类前进的原动力。用宿命的观点说,人类难逃此劫。这次西方国家人民的表现尤其是布什的表现,使笔者越发相信这无可逃避。

西方国家的人民不愿降低自己生活水平没有错,我们追求发展也没有错,大家都依照本性行事。如必有灾难,可归过的只有上帝一人,因他既创造了人类,却对完美的人性如此吝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