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对飞天鸭的回答兼答河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 -- 方解石

共:💬414 🌺796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的确是有分歧的

《三言二拍》和《水浒传》等小说被用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因为中国正史中《食货志》等材料太少。这个是研究方法的问题。而你说不知道为啥要提他们。

水浒传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不是偶然的,这正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已经很高了。

即使是上溯商周时期,当时的社会发展,手工业分工水平也不低。现在郑州城区都不知道发掘出来多少商代的作坊遗址了。

综上,我的看法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只不过是起源时间比较晚一些。这个毋庸讳言。当然也可能有中原地带受折腾太多考古遗存少的因素。但是在繁荣程度上,和西方是差不多的。

我提到小说的原因,是我们可以从小说中反映的消费水平来看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二十多两银子可以用一年,这虽然可以说明贾府的穷奢极欲,也能说明当时的社会基本生存条件还是很好满足的。打个比方吧,现在的一顿饭,三五十个人吃一两万块钱,这个钱可以用一年。这也得社会发展条件达到了,才有这样的耗费和一掷千金;也可以结合当时的其他条件来分析当时平民百姓的消费状况。而二十多两银子当时是不是很难挣到的呢?倪二一伸手借给贾芸十几两银子,他只不过是个泼皮而已。而贾蔷一张口敲诈贾瑞50两白银。由此可见当时银子不算很难挣。有人说,当时的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概在200-500元人民币之间。但是从贾府的小丫头包吃住,一个月给一吊钱,大丫头给两吊,推论,这样大概一吊钱在购买基本生活保障品上,跟现在的500块差不多。而在购买奢侈品上就不行了。

此外推荐本书看,就在你提到了古埃及的农业之后,我去网上搜了下发现一本书,名字叫《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新浪爱问里面有。我觉得你可以去看看呢。我刚刚下了翻了翻,内容不错。差不多能够全面的了解当时的农业状况。

关于封建社会的物质繁荣程度,推荐看这个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90bf701009pcb.html

封建时期的中国,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国。这个大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它的人口相对于土地面积来说是少的,它的生产力虽然基本上停滞了,但它已达到的水平却是在封建社会里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它的经济是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并存的一种混合经济。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一方面,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以及他们从事文化活动和为维护其统治所需要的费用,都比较容易获得;另一方面,小农在缴纳贡税以后,尚能维持其小康生活(“小康”和“困苦”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小康”是主要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普遍困苦的情况发生。因此,用“路有冻死骨”来概括整个封建社会农民的处境是非常片面的。同一个杜甫也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齐纨鲁缟车斑斑,男耕女桑不相失”的诗句)。这种情形使得统治者和广大农民都缺乏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感和迫切感。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过于宽大的自然,使人类依赖于自然,像儿童依赖于引绳一样。这种情形,使人类自身的发展,不成为一个自然的必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0页)这种情形,使人们逐渐养成满足于现状的保守性和对自然的过分依赖性。这种保守性和依赖性,充分表现在对科学技术的轻视和排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