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软”为什么是“车”字旁 -- 月色溶溶

共:💬89 🌺1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学习了学习“软”字,非常有意思。

学习了学习“软”字,非常有意思。

一、字源:

这个软字构字上,右边“欠”字和砍等字不同,没有明确和呼吸有关的涵义,“車”+“耎”的结构是字源。

这个“而”字和(胡)须毛(发)相关。

“耎”构字上似乎和“需”字相通,共同部分是都有个“而”的部分。

二、 辨义:

“软“字如解释为用软的东西绑车轮,感觉这种解释很勉强。

要理解这个软,可和“硬”字对照。

硬-石(头)+(变)更。

软-车+“耎”,怎么理解?

“耎”的其他构字的共通地方有两个,一是物质上和“毛”有关,二是有软柔细等毛相关的特性涵义。

“车”是什么?车是人造物,特性是能滚动,还有一个重要属性,车轮是圆的。

对照“硬”来辨义,

石头是天然的硬物代表,要改变其形状比较困难。

车是人造的载体工具,是可以滚动改变位置的。毛是天然的软物代表,很容易改变形状。

车字旁的字,除了和车直接关联的字外,这个“软”字和“轻”字是例外,仔细分析很有意思。

三、 引申:

对照看看“儒-懦”两个字。

右边都是“需”,这个“需”和“耎”不少字相通,人需为儒,心需为懦,有意思。

再看“软-弱”两个字。

“弱”字(里外)都是“毛”,而“轻“字左是相对刚性的‘车’,右边是有变化的‘毛’,大有内刚外柔的涵义在其中。

软弱-软弱,似乎都一样,内涵大不同,区别就在这个‘车’上。

弱只是一摊泥巴,外力怎么捏,它就怎么扭。软却有车轮,能改变但又非完全由外力支配。

再对比“柔软”与“柔弱”;“这个人很弱。”与“这个人很软。”里面的不同很好玩。

四、 疑问

为何演变为‘欠’?似乎不是简体的原因。莫非“气”比“毛”更易改变的缘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