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发本人对“七、五”事件写的旧文一篇,以正视听 -- 俺老孫

共:💬11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历史漫谈]民族融合是解决民族矛盾的唯一办法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陈先生的学生万绳楠先生整理出版的,其中关于胡汉民族的内容给我很大启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混乱的时期,期间和平安定的时间远短于充满战乱的时间;从西晋灭亡到拓跋鲜卑统一北方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乱华”,北方的胡族纷纷进入中原征战与杀戮;同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所以到接下来隋唐一统时期,昔日的五胡已基本融入了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

  但这种民族融合是如何实现的呢?从历史上看,拥有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民族生活在一起必然会产生矛盾,因此随着国家的扩张和疆域的变动、民族的迁徏,不同民族间经常会发生民族矛盾,当矛盾激化时就会发生战争和仇杀。譬如五胡乱华时期的羯族政权实行对汉族的屠杀和奴役政策,结果激起汉族的反抗和报复,汉族人冉闵灭亡羯族政权,奖励汉族人杀羯族人,致使二十几万羯族人被杀,羯族人几乎死绝。

  不同民族以何划分?一、以血统;二、以地区;三、以文化。

  在以上三者中血统是最难分清的,通常都是以地区划分,某一民族在某地生活,这一地区往往就以此民族呼之,而进入这一地区的其他民族融入当地后往往也以地名呼之;但随着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已无法再以地区来区分民族,就进入到了以文化来区分民族的阶段。进入中原的胡人接受了汉文化,就成了杂汉、汉人。

五胡乱华时期进入中原的胡人各族和部落有好多,汉化程度各不相同,有的程度高,有的程度低,如第一个在中原建立胡族政权的匈奴人刘渊采取的是汉化政策他自称是大汉的外孙冒姓刘氏建立的政权也称汉,氐秦的上层贵族汉化程度也相当高,并曾短暂统一北方。

  到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魏政权,将部分胡族迁入中原实行汉化政策,留在北方的胡族保留胡人习俗,结果民族矛盾加剧引发六镇之叛,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被北齐北周所灭亡。

  齐、周政权也是胡人掌权并且实行胡化政策,北齐胡人贵族视汉人为奴,一些胡化了的汉人也以胡人自居;北周还给一些在政权中做官的汉人赏以胡姓、胡名,譬如后来建立隋朝的杨坚的父被改姓普六如氏。但是周政权的宇文氏明白汉人胡化是不能持久的,毕竟汉人的文明远高于胡人,所以采取重用汉人大臣改革政治制度,一面缓和胡人的抵触情绪,一面实行汉化终于灭亡北齐。进而灭亡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朝统一全国,不过这已经是隋朝的事。

  陈先生说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民族必然会产生矛盾.

  所以我觉得

   实现民族融合是国家强盛的必然也是必须;

   实现民族融合是解决民族矛盾的根本出路;

   实现民族融合的方式就是汉化。

  最后说明一下,我从书中读到的未必是陈先生传道的本意,但对于历史,不同时代、不同人应允许有不同的理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