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ZT:父亲的抗战故事——陈建军 -- 风卷残云

共:💬45 🌺6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父亲的抗战故事4——张家峪攻歼战-上

一九四○年九月下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发动的涞灵战役全面展开,右翼纵队在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指挥下,攻克了涞源县境内绝大多数日军据点。面对八路军的强大攻势,日军在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八路军作战时,居然惨无人道地施放毒气,想以此来延缓终将被彻底打败的命运。

九月二十四日,临时归杨成武指挥的三分区二团在团长萧思明的率领下,一举攻克日军重要据点三甲村。战斗刚结束,二团还没有来得及休整,杨成武司令员下达新的作战命令:二团抓住有利战机立即行动,攻打日军另一个重要据点张家峪。

张家峪是涞源县城与插箭岭之间交通要道上的主要关卡。涞源县城日军进犯根据地只有三条通道——插箭岭、三甲村、白石口。三甲村、白石口已被八路军攻克,只要再拿下张家峪,截断通往插箭岭的公路,就会给日军进犯根据地造成极大困难。

张家峪不仅是日军进犯根据地的交通关卡,而且是日军的战备物资供给站。日军三轮大队在张家峪设置了军需仓库,储存了大批枪支弹药、被服、粮食、药品和日用品。张家峪据点在作战中的地位不容置疑,日军驻扎一个整建制中队一百多人和大批伪军日夜守护,严密防范。以前,友邻部队曾数次攻打张家峪都没有成功,这次攻歼的任务落到三分区二团肩上。

三分区二团是由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二营发展壮大起来的。平型关战役时,二营在杨成武指挥下率先进抵腰站以西的三山镇,顽强阻击了广灵增援日军,确保了战役的顺利进行。平型关大捷后,二营乘势收复了涞源县,攻克易县。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后,二营扩编为二团。二团驰骋雁门关内外,威逼平汉铁路,扩充武装力量,随后参加伏击雁宿崖,血战黄土岭,奋勇反“扫荡”,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二团”。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二团连克乏驴岭、蔡庄、雪花山、中庄、三甲村等日军重要据点,杀出了“老二团”的威名,令日军闻风丧胆。

“同志们!”在战前动员会上,萧思明团长兴高采烈,“只要拿下张家峪,我们二团就会过一段好日子,这次我们一定要连汤带肉一锅端!”七连长陈玉祥首先发言:“打三甲村,我们七连啃的是硬骨头;这次打张家峪,团长肯定会给我们一块大肥肉吃。”陈玉祥是连长中的老资格,跟随团长时间最长,在团长面前说话最坦然也最有理,他使劲抽了口烟接着说:“我正在为弹药补充和冬季棉衣发愁,萧团长,照顾照顾我们七连。”七连长的发言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攻克三甲村后,二团士气大振,营连干部个个情绪高涨,神采飞扬,对攻打张家峪充满信心。萧思明团长假装有点不高兴,指着七连长说:“你这个陈玉祥,一开口就是你们七连,不管七连八连,有本事的吃肉,没本事的喝汤!”营连干部异口同声:“我们也要吃肉。”二团上下个个摩拳擦掌,决心再接再厉,一举拿下张家峪。

听说二团要攻打张家峪,被日军长期祸害欺负的老百姓人人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奔走相告,全力支持。涞源县、区党委、抗日政府迅速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随时听候部队派遣。临近的乡亲们还准备了干粮、木板和柴草,以备二团攻打张家峪时使用。

张家峪位于涞源县城西南十多公里的一个山口,村庄布局呈东西方向,日军战备仓库设在村中心一个高墙大院里,院墙筑有明碉暗堡。村庄东西两头,分别筑有一高两矮三个碉堡,碉堡之间有通道相连,碉堡外围挖了又宽又深的壕沟,壕沟外还设置了铁丝网、鹿砦;村庄四周山上都设有固定观察哨所和防御阵地,日伪军日夜守护,丝毫不敢懈怠。

萧思明团长带领各营营长、连长围绕张家峪四周山头,仔细观察地形,了解日军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情况,寻找日军防守的死角和突破口。他在现场确定了一营和二营及其各连进攻的位置和目标,并命令三营赶赴插箭岭,完成警戒和阻击任务。作战部署完成后,萧思明团长反复强调,张家峪日伪军武器装备精良,弹药粮食充足,碉堡坚固,绝不可轻敌。他要求各营各连务必开动脑筋,抓紧备战,战斗打响后,既要坚决拿下目标,又要尽量减少伤亡。

七连被部署在张家峪东南方向的山头上,其任务是和八连一起向西北方向进攻,拿下山上观察哨所和防守阵地,拔掉村东头的碉堡,向张家峪日军仓库纵深发展。七连长陈玉祥深知,解决战斗的关键在于炸毁村东头的碉堡。他召集各排长、班长进一步研究,落实团、营首长的部署,并组成突击队,由他亲自担任队长,去完成炸毁碉堡的任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