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七章 虽远必诛(五) -- 阳光不锈

共:💬36 🌺2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一初开玉门第九章 风声水起(一)

第九章 风声水起

吃回扣

与汉成帝君臣无比热闹的大戏相比,北面的匈奴无疑安静许多。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匈奴换了新单于。车牙单于遵从呼韩邪单于兄终及弟的遗训,传位给弟弟囊知牙斯,这就是乌珠留若鞮单于。汉廷为此派遣中郎将夏侯籓、副校尉韩容出使匈奴,表示庆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任务,可是有人从中夹带了私货,使它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此时汉朝主政的是汉成帝的另一个舅舅曲阳侯王根。王根是王氏兄弟中最有财的,可惜是钱财之财。王根有钱,把后院都修成了白虎殿。白虎殿在未央宫内,是汉朝皇帝接见单于的地方,这王根已经奢侈到要与皇帝比高低的程度。也难怪当年成帝为此大发雷霆。

现在这位财主当了首辅,钱自然不是考虑的问题。王根考虑的是怎么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现在天下成平、四夷宾服,想立不世之功可没那么容易。远征康居吧,又没那个胆量。王根这种心态就被人看透了,而且给他出了个主意。

匈奴在汉张掖郡附近有块飞地,盛产一种可以做箭杆的植物,非常珍贵,现在来说就是战略物资。如果要能从匈奴手中把这块地要来,于公于私意义就不用说了,是非常非常重大的。王根很快就向成帝禀报了这个主意。一听之下成帝也认为这事好;一想之下又感到为难。如果匈奴不答应,那多有伤皇帝尊严。还是王根有主意,就把这事交给了夏侯籓,让夏侯籓想办法。

夏侯籓是做了腊了。别说是从匈奴求取土地,就是剥夺郡王的领地也要找个什么理由,弄个推恩令之类的东西,堂而皇之。一点过渡没有直接就要,那怎么行?而且,匈奴虽说向汉称臣,毕竟不是汉的郡县,哪能这样予取予夺?

领导交办的事就得办,而且夏侯籓同志也是蛮有办法地。到了匈奴正事办完之后,在私下场合,与单于非正式沟通了一下。单于感到很诧异,就探寻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贵使的意思。

夏侯籓的回答很含糊,一方面说是皇帝的意思,又突出自己是为单于着想才出这个主意。虽说夏侯籓的说辞对单于很有吸引力,舍弃一小片土地,就可以报答皇帝的大恩,又对匈奴没有什么损失,没准还能得到奖赏。但是单于还是感到很困惑,很突兀,不敢悍然答复。况且这片土地属于温偶駼王,还要问问再说、问问再说。

夏、韩二使的第一次求地之旅就此结束。很快夏侯籓又再次出使匈奴。这一次没别的是直接就要地,给不给吧?夏侯先生是急了,事办不成自己的前途就没了。单于这次回答得很干脆,不行。已经问过温偶駼王了,西部各诸侯做蒙古包,做车,都仰仗这个山上的木材;而且父兄相传五世都没人要这块地,到我这也不敢把土地送人。随后单于就上书成帝,告了夏侯先生一状。

成帝能说什么?

绝无此事!夏侯籓矫诏向单于求地,已经被贬为太原太守,不会再出使匈奴了。这一来一往把双方以前和谐的关系就搞得不伦不类了。

厚黑

首辅王根是既有钱又有势,生活肯定很顺心吧。也不行,身体不太好,以至于几次申请退休回家。虽然暂时还退不了,在家的日子比上班的日子多,退下来是迟早的事。

这样一来首辅的位置就有人惦记了。其中最有希望的就是卫尉、侍中淳于长。这位侍中大人是皇太后王政君姐姐的儿子,所以也是圈内人。而且,淳于长同汉成帝的私人关系非常好。成帝不是喜欢微服出行嘛,淳于长就利用其卫尉的职务大开方便之门;当年为赵飞燕姑娘晋升为皇后也是立下汗马功劳。为此,汉成帝还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把淳于长晋升为侯爷。卫尉是长管皇宫的警卫,而且直接控制皇帝的禁卫军:南军,能坐上这个位置足见汉成帝对他的信任。

淳于长自己也挺有野心。为成为首辅,结交各地的诸侯、州牧、郡守,花钱如流水一样收买人心。看起来接任首辅是顺理成章,可是他也有弱点。淳于长比较贪财,当然大部分人都贪财,淳于长不仅贪财,而且人品还不太好。

废皇后许氏的姐姐寡居,一来二去两人就发生了爱情。结果淳于长真就娶这位许姐姐作了侧室。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自此以后被废的许皇后就通过她的姐姐贿赂淳于长,希望能帮忙走出冷宫。做皇后是不可能了,做个婕妤也行。这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淳于长也知道不可能。但是一面敷衍许废后,答应帮她走出冷宫,一面心安理得地享受许废后送来的金钱、礼物,数年之间前后受贿上千万,而且言语之间还经常吃吃许废后的豆腐。

敲诈点钱财即使有罪也不至于使淳于大人翻船。淳于长正在顺风顺水,上有皇帝的信任,下有家族势力的支持,谁敢同他过不去。但是敲诈的对象是许废后,而且缘由又是如此特别,其罪就可大可小了。这种明显的错误是不会漏过有心人的眼睛的。这位有心人就是光禄大夫、新都侯王莽。

王莽自从迈入仕途之后,一直是小心翼翼。数年下来再回首一看,在王家下一代里已经是一枝独秀了。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汉成帝愿意把自己的封邑转封给王莽,实际上这就是给王莽请封。不仅如此,当代的一些名士,比如陈汤,都给王莽写推荐信,说王莽如何如何可堪大用。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五月,王莽受封新都侯、光禄大夫。以王莽现在的条件接任首辅也不是不可能的。

进入官场以后,王莽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越在官场混越感到愤怒,国家就掌握在这样一帮人手里,随便找出十个词形容这些人,连一个中性词都不会有,都是贬义。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反应:同流合污,不能战胜敌人就加入进去;洁身自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管好自己的事;或者是挂冠而去,纵情山水,是谓大隐隐于野。这三条路都不符合王莽的性格,王莽选择了自己的路。王莽是有抱负的,满腹的儒家经典给了他力量,要入世而不是出世,要重整乾坤,救民于水火。

关键时刻王莽断然出手。淳于长太可恶,让谁当也不能让他当。趁着探望叔叔王根的机会,王莽就打了个小报告。王根是勃然大怒,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说?王根是有充分的理由愤怒的。抢班夺权那是官场大忌,哪个领导都受不了。至于许皇后被废,王家也是插了一手的。替许废后翻案不是要撼动王家的根基吗?很快皇太后、皇帝就都知道了。皇帝在皇太后的重压之下免去了淳于长的官职,保留侯爵,遣送回自己的郡国。

到此为止王莽是大胜,然而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做秀?

在淳于长所受的处罚中最重的就是遣送回郡国。官丢了可以再弄回来,可是一回郡国就离开了权力中心,就很难翻身。经过一番运作,红阳侯王立居然出面为淳于长求情。王立也是成帝的舅舅,是有资格做这件事的,说话也有一定分量。但是淳于长病急乱投医,忽略了一点,王立出面不符合情理。这二人早就不和,汉成帝也是知道地。关键时刻王立居然伸出援助之手使汉成帝疑虑大生,于是就让廷尉查一查。有关部门就把王立的儿子王融抓来问一问,没成想前脚刚抓紧来,后脚王立就让儿子自杀灭口。

现在就是傻瓜也明白这里肯定有事。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淳于长使了大把银子收买王立。于是淳于长就被双规了。这下淳于长全招了,连小的时候欺负邻居家小孩的事都说了。罪至大逆不道,想就国也就不了。

王莽首发大奸,堪称忠贞,王根也适时荐莽自代。汉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九年)冬,王莽成为大司马,总理朝政,是年三十八岁。

人潮熙熙皆为利往,人潮嚷嚷皆为名来。现在的王莽就是为名而来。

年纪轻轻就成为首辅,王莽同学是立志要超过前人。在王莽同学看来,就要与他们截然不同,倡导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节俭。

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病了,各王公贵族的夫人、命妇自然是蜂拥前来探视。接待她们的是一位穿着平常的女士。起初大家都以为是门下的奴仆,一谈之下才知道,这位就是首辅大人的夫人。可以想象这些衣着光鲜的贵妇们得知真相之后的吃惊表情,这在当时崇尚奢靡的社会风气下无疑是震撼性的。

是不是太矫情了?堂堂首辅之家不至于如此寒酸吧?

其实节俭之道完全符合王莽所受到的教育,王莽本质上是个儒生。对于儒家来说,领导人最重要的一条私德就是节俭。节俭才能不贪,不贪才能保持理智和智慧。贪而忘义吗?当然汉代崇尚儒学,很多社会名流、王公大臣都是儒家弟子,可是真正按照儒家经典去要求自己的很少。王莽毕竟不是一般人,才能如此克己复礼。

当然,首辅夫人穿着如此寒酸也是没有办法,王莽同学是家无余财。作为侯爷,王莽有自己的封邑,不应该缺钱。但是王莽同学还有一个爱好,广交天下英雄,振施宾客。历年来得到的赏赐,封邑的收入都用来养士了。孟尝君有门下客三千,王莽结交的不止这些;宋江号称及时雨,王莽是润物细无声。 千金散去还复来,赢得天下泊行名。 当年王莽侄子上学的时候,王莽就曾经香身沐浴,亲自驾车去学校,奉上肥羊美酒,行拜师之礼。不仅厚赐老师,连同学也得到了好处。所以,王莽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首辅,不是首发大奸、王根推荐就可以的。而是一大批当代名士,诸如中郎陈汤、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等等,都为王莽说好话,传颂他的美德。

正当王莽想要施展拳脚、一展宏图的时候,汉成帝去世了。

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成帝终于倒在他的温柔乡里一去不返。实实在在是个意外,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也就是整日操劳传宗接代的大事,导致积劳成疾,也算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工伤。

关键词(Tags): #西域#不只是传说#初开玉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