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隈重信小传 -- 五藤高庆
[size=5]
[size=4]四之上: 财经整顿[/size]
明治政府经过激烈的战争,终于挺了过来,成为公认的合法政府。但是诸多因素导致这个政府在草创时期磕磕绊绊,随时都有解体的可能。即使是一件小事,都有可 能造成政府的分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严峻的财政形势。几乎要到达危机的地步。政府成立初期沿袭旧规,收实物税。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实物税制破绽百出。而 且由于长期不检地。又加战争的破坏和战费支出。实际收入大大减少。特别是在当时政府没有足够实力压制诸藩。。因而只能从直辖地区内收取地租。政府的实际收 入仅占全国地租的1/4。 而且,不换纸币的大量印发。事实上加剧了民间的贫困。所以。维新初年时的日本经济是一片混乱。面对这一点,维新志士们意识到,如果想把日本建设成为近代国 家。没有稳定的财政基础是不可能的。新的日本应该从稳定的财政开始做起。于是,当大隈当上大藏大辅的一刻,为创建新日本而迈出第一步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 上。
为了稳定财政基础,大隈的第一步是积极参与版籍奉还的谋划。维新之前,日本是藩国体制,四个岛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近300多个藩国。各藩对于自己的领地有 独立的财权和法权。日本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维新初年,政府因为暂时无力消灭这些藩国,因此建立的是藩府县三重体制。政府控制区内划分府县,而藩 国则保留下来。由于政府不能从藩国掌控的地盘内收取税收。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只好暂时从自己的地盘内加税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经过战乱之后,政府控制区 经济混乱,加税既收不上来什么钱也不得民心。被财政困难逼的捉襟见肘的政府痛下决心,废除藩国,政治上统一,把日本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成为政府内部各派 的共识。这时,大隈重信联合伊藤博文和井上睿等急变派*,列举出关于版籍奉还后在经济政治上可能带来的好处,写成节略提交。这就是 <<举国一致论建白>>,在这个建白书内,大隈直指藩国体制是为建设新日本之首要障碍。提出近代国家的“四大统一”(军事统一。 教育统一,司法统一,财政统一)这是维新派首次公开提出变革政经体制。大隈的奏折立刻激起一拨巨浪。缓进派在高轮谈判中就对大隈有所警戒。结果此建白一提 出立刻收到缓进派的反对。缓进派认为这个建白过于激进。而且大隈等急变派为了加强急变派的实力。启用了一些旧幕臣。这让缓进派首领大久保极度不满。为了对 抗急变派。大久保立刻催促维新元勋西乡隆盛上京任职。西乡到京后凭借自己的声望立刻成为缓进派的先锋。不久之后,西乡上奏<<西乡吉之助意见 书>>公开指责大隈等人的富国计划。大隈等人立刻反唇相讥。两派的冲突再一次把政府拖入分裂之中。而在这时,明智2年12月1日 (1870/1/2)。长州攘夷激进派,原奇兵队军官大乐源太郎举兵造反*。,而在东京都。暗杀事件迭起,继横井小楠被暗杀后,另一名维新派的功臣广泽真 臣也遭到暗杀。更糟糕的是同为攘夷激进派的两名公卿爱沰通绪,外山光辅和大乐源太郎里应外合。策划暴动。新政府内外交困。濒临倒台的危机。接下来,在6月 25日,大久保实行政府改造,往政府内部安插缓进派的人。这样就大大激化了两派的矛盾。气氛极其紧张。大隈联合后藤象二郎和江藤新平。公开跟西乡叫板。导 致冲突白热化。政府政务停滞。阴云笼罩。
7月5日, 面对乱糟糟的政局,特别是因为大乐源太郎等人的造反计划败露出来。这给政府内部的两派都带来的空前的危机感。为了不让维新功败垂成。两派终于妥协。9日, 在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私邸。两派正式停战,达成妥协。缓进派同意在一系列条件下(例如对于旧藩士采取全包的政策等)接受大隈的计划。废藩置县终于得以实行。 废藩置县是日本维新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日本终于结束了长年的分裂状况而成为了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统一的日本对于日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 础。大隈做为废藩置县的始作俑者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对于财政上的问题。废藩置县不但没有解决多少财政问题,反而还加剧了财政危机。因为各藩因为长年的补 充军备招募人手以应付战争。早已债台高筑。废藩置县虽然可以从全国收税。但是做为废除藩国的代价,新政府不但要承担下所有的藩债,还要包下各藩那高达 200万人的藩士的生活。高达7800万两*的巨大藩债和藩士们的俸禄支出让财政危机大大加剧。废藩置县实际上是让新政府向破产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然而,废藩置县并非没有立即的好处,政治上达成统一的新政府终于有能力来对付严重的经济混乱了。大隈借助废藩置县, 开始了整顿货币的工作。首先宣布废除各藩私自发行的私币藩札。限期兑换为所谓的府县札,然后兑换为太政官札纸钞。这期间。大隈为了应付各种开销,改变了自 己的看法。默认了太政官札为不换纸钞并予以发行,希望借此收敛硬通货。经过几年的努力,纸钞的混乱终于被平定下来。中央政府的纸钞成为唯一的通行纸钞而散 布各地。随后大隈开始布置铲除伪劣金银的行动。明知2年3月,大隈上建白书,提议改两为元,废四进十。设立造币局。 所谓改两为元,即是将原来幕府发行的用两来计算价值的金银币一律改为统一规格的金银元。把方形的金银币都改为圆形以方便携带。确立金银元的规格和含量的标 准。废四进十是把原来四进制的兑换比率改为西方的十进制。设立官方的造币局来生产标准规格的金银币和新的货币。大隈的建议得到了同意。于是大隈兴致勃勃的 投入到这些工作中。不幸的是,大隈的运气不甚好,明治2年11月。造币局火灾。花大价钱建立的厂房和进口设备全部烧光。整顿金币和纸钞的工作不得不暂停下 来。与此同时太政官札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由于大量印发不可兑换的太政官札。其价值一路下滑。虽然官价是100札当作100两使用。实际价值下滑到到 185札兑100两。而且太政官札制作粗糙,仿制容易。结果伪钞四处横行。太政官札本身额面也高。所以民间对于太政官札普遍抱有抵抗情绪。甚至有地方因为 官府强制推行纸币爆发暴乱。面对此情况,大隈主张发行另一种小额不换纸钞,即民部省札。以促进民间货币的流通。在日后重设造币局,印刷新钱来代替这些临时 的不换纸钞。大隈的主张实行后暂时平息了货币的混乱。但是伪钞依然横行。民间对纸币的信任仍然不足。流通的主体货币仍然是金银币。
为了应对货币问题,大隈决定先修正金银币的混乱。明治4年4月,大隈联系五代友厚。紧急从香港进口机器,重设造币寮。聘请洋人技师。正式发行官方的金银币 金元和银元。明治4年5月10日。大隈主导的大藏省发布条例。定含量为二分纯金,重量1。5g的金元为标准正金。以十进位兑换。引入元、钱和厘为兑换单 位。设立金本位制。其他种类的金银币一律废除并兑换为标准金银币。 这个条例就是日本第一部近代货币法<<新货条例>>。新货条例同时还根据日本周边的情况,将银币也定为正币。而在实际执行中,日 本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 对此,大隈还制定了独特的 “贸易银币”。 专供外贸支付用。新货条例的颁布大大减轻了货币的混乱情况,稳定了经济形势。巩固了政府的财政根基。而后,随着日本金银加工技术的前进,金银币的混乱逐步 得到彻底的解决。在稳定了金银币的秩序的同时,大隈开始拿纸钞开刀。造币寮火灾之后,大隈通过涉泽荣一和五代友厚, 委托北德意志联邦的商会负责制作新的货币版式。这个新版式就是明治通宝,也就是第一代的日元。明治通宝的技术水准较高,仿制比较困难。而且这个新货币做为 新时代的代表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在重建造币寮之后, 大隈等人积极导入新型印刷技术。终于在明治3年10月获得了新技术。开印可靠性更高的明治通宝,并规定不换纸币可以兑换为明治通宝,明治5年4月, 新时代的新纸币明治通宝正式发行。虽然在一开始,明治通宝因为技术的原因通行不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终于解决了问题。标准金银币和明治通宝的发 行,标志着日本近代货币秩序的建立。对于稳定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太政官札金一分(表)11.2×3.9㎝
大黑一元(明治通宝一元)
标准金币一元(明治4年)
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稳定,财政的问题日益突出。之前的战费,高昂的藩债,藩士们的俸禄。置产兴业的支出… 都让政府财政几乎喘不过气来。大隈因为稳定了经济秩序,论功行赏。大久保决定退出大藏省。让大隈成了大藏省的首席官员,掌握了明治政府的钱袋子。大权独 揽。对于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大隈准备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日后被称为地租改正的改革。废藩置县,全国一统之后,原来的实物税制越来越显得无用和老 旧。急变派早就在策划改税的事情。现在全国统一。终于可以从全国各地收税了。明治3年,蕃书所*教授神田孝平撰写了<<田租改正建 议>>,猛烈批判现有的年贡,实物税制。提议以米价为基点来定地价。根据地价收取货币税。 神田孝平的书给地租改正奠定了理论基础。接下来,在大隈的统帅下,大藏省制定了关于土地买卖和收取货币税方面的报告。9月,废除了著名的<< 田地禁止买卖令>> 允许买卖田地。初步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度。1873年7月28日。政府颁布了地租改正法和地租改正条列。次年正式开始地租改革。经过分省争斗*,大隈在新 的地租改正事务局里任次席。奉命辅助改革。 新的地租法规定全国土地都应纳税。对于原来纳税的标准---收获量,大久保则提出新的概念---收获力。 收获力理论上根据往年的收获量来算定,并按照兑换表换算成钱价(一石米约43元77钱5毛,爱知县)。所以地租计算时,有检地法和收获力法等两种。接下来 事务局规定纳税额度定为地价的3%。 固定的税额不论年景如何都应缴纳此额度。 持地者领地券做为纳税人的凭证。新地税收取货币不收实物税。废除以前以村为税收单位的政策,改为新的税收单位。土地允许自由买卖等。同时内务省开始测量全 国的土地。以此来定总体的收入。
一开始,政府的政策是要求农民自行测量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和出产量来算地价。但是在明治8年,地租改正事务局成立后,则全部撤销农民的自行申报的记录,而 一律改为事务局丈量队的纪录为准。并且把原来寺院和神社的领地统统划为国有地。而对于入会地,即那些各村公用的山林河泽地,因为很难估计税收和纳税人。所 以也被事务局划为国有地。事务局测量队四处出击丈量土地。一直到了1882年,丈量工作才全部完成。这里以山口县的地租测量为例,山口县的测量方法是首先 根据土地的使用目的定性。例如田地,住宅地,入会地等等。然后首先估计田地的地价。估计方法是首先划等。根据土地的位置(是否面向大道,是否离村庄过远 等)等因素把土地划为18等。然后就是测量面积,对照江户时期的检地数据来规定具体面积值。最后统一使用反为单位来测定土地面积(1反=10日亩=300 坪/步)。根据以上的评级。来确定地价。在18级中,最好的田地一反地价是一元,最差的一反地价是5钱。(1元=100钱=1000厘) 于是耕田的纳税额就如下计算
假设某人有1反1亩14步田,田等为上上等,即1元每反
那么他就有1+1/10+14/300=1。146666反的土地
那么地价就是1。146666×1=1元14钱7厘
那么地租是地价的3。2%左右,所以他应纳税1。147÷0。032=38元84钱3厘
宅地的评价方法与田地相同。但是实际测量的时候,往往使用别的方法。例如以收获力为基础的 “现生米步引法”。山口县收藏的一本<<新旧增减帐>>里面记载了这种方法,方法如下,首先是将田分为九等(上上到下下),然后 规定一个常数(山口县是46。875)。然后用每步土地出产的米量(现生米) ×等数×常数= 地价。 等数根据情况依次递减。 一等田(上上田)等数为1。 次一等(上中田)等数为0。9。事例如下
假设某人有上上田一反,现生米2石。那么这一反田的地价就是
2 ×46。875=93元75钱
那么收税就是93。75 ÷0。032=2929元68钱75厘。
如果是上中田, 那么地价就是2 ×0。9 ×46。875=84元37钱5厘
这里面常数是如何计算的呢,往往以当地的米价行情来计算。以山口县的情况为例。当时山口县的米商每一石米卖3元钱,其中要缴纳1元50钱的给政府(所谓的经纬费,经费交大藏省,纬费交地方,其中经费90钱,纬费60钱合计1元50钱。),根据这个税额,逆算地价,即
1元50钱÷ 0。032=46。875。 以此来求出常数。
实际对比两种方法,不难发现,后者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往往用后一种方法,而且还耍花招来敛财,比如在给纳税人的地券上使用 模糊词语,或者干脆不写田地的等级等等。往往让纳税的农民多付重税。而且,对于经济作物,往往还要税外加费。 而且地方上为了表功,荒唐之事迭出,举例来说,爱知县第三区为了方便事务局测量队搞测量,竟然规定农民在秋收时不准下地收割。结果导致农作物过了收获期。 全部腐败或喂鸟,酿成饥荒。*
地租改革奠定了政府的财政基础,保证了岁入的稳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自此,政府有了充足的岁入来源,保证了置产兴业的实施。为日后日本的腾飞奠定了 基础。而且地租改正让日本正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使得新地主纷纷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日本资本主义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自而另一方面。 原来依附实物税而出现的米商则出现分化。力量强大的米商更加富裕,而小米商则纷纷破产沦落为下层人民。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应该说明的是地租改正的确给农民 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以往过去的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一扫而空,规定土地私有,耕种者乃所有者,而所有者不问身份的这一举措大大鼓舞了农民。农民为求利益,一 改以往的隐瞒行为,许多幕府时期的隐田被自发的检举出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很大的提高。然而随后政府对地租改正进行的修正却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首先的 灾难是税额计算。理论上税收是根据地价来收取。可现实执行的时候,往往使用现生米法等方法来算地价。甚至直接指定税额。结果地价往往高估。沉重的税收*导 致农民贫困程度加剧。其次的灾难是原来村民公用的入会地,由于难以确定具体的纳税者。结果事务局决定把这些入会地统统划为国有。村民无法再依靠这些入会地 获得免费的柴火、自然肥和土产。生活顿时困窘。下乡的事务局测量队搞测量时把老百姓自做的测量数据全部作废。而且他们搞测量时极度扰民不说。需要的东西都 要求地方上老百姓买单。结果农民负担急剧增长。 由于缴纳货币税,农民被迫先出售产品后缴纳税收。这样原本由政府负担的市场风险就被转嫁给了农民。农民因为实力弱,无力面对市场风险,大量破产。地租改革 实行后,自耕农数字急剧下降。纷纷成为雇佣工人或者佃农。而原来的佃农的佃费跟着也水涨船高。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而新地主的数字大量上升。其表现在于后来召开国会后,新地主成分的议员甚至成为一个派别。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地租改正迫使普通农民几无活路,不但不能用柴火,虽有土地所有权,可是小农耕作往往不能完税,结果土地遭剥夺。沉重的税收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根据当时尾 张地区的牛山村村议会议长林金兵卫在其日记中记载的内容来看,农民生活情况极惨,林金兵卫记载到 “这回改租的事情导致村民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凄惨之状让人不忍目睹,连当年旧领主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凄惨的。”农民对产品无以保留,以至于妻儿皆不得 食,嗷嗷待哺。 国内出现大量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欠食儿童”。 因此地租改正所到之处都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到处都掀起暴动。地租改正法宣布不久,山形县的农民因为对政府改租和没收入会地极度不满,结果举行大暴动,有 3万余人参加。暴动军攻打政府,烧毁多间官舍。最后被政府军镇压下去。接下来各地小规模暴动不断,到了1876年,农民的忍耐到了极点。茨城县伊势大暴 动,参加者近3万,随后是三重县真壁大暴动,参加者数万人。然后爱知县43村联合暴动,暴动军人数数以万计。然后石川县(现福井县)7郡联合暴动,暴动者 愈万。这期间各地数百数千人的暴动更是不胜枚举。甚至直到了明治14年,还有群马县4万人参加的大暴动。以上暴动虽然最后都被政府军镇压下去。但是也让政 府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地。现实迫使事务局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案。最后在1877年,事务局被迫将税率由3%调整到2。5%并承诺日后会继续降低比例。直到 二战结束,才将暴动完全平息下去。
此图为伊势暴动军攻打关押不缴税农民的监狱的情况
大隈等人对于地租改正的结果,是非常不满的。因为普通人被地租改正弄得困苦不堪,这是一向关心普通人的大隈所不愿意看到的。虽然客观上地租改正确实大大缓 解了政府的困难。但是大隈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卑劣的。于是做为财务大管家的大隈开始重新审视现有的财政问题。他发现现在财政上的混乱基本已经平定了。造成 财政窘迫的问题是支出太多。最大的两项支出就是置产兴业和以前的旧藩士们俸禄。做为鼓吹置产兴业的急变派,大隈不可能对于自己的政绩说三道四。所以对于那 高达200万人的藩士一年至少要吃掉30%以上政府预算的事实。大隈自然是相当不满和愤怒的。大隈认为这些藩士都是游手好闲的不劳而食的封建余孽,所以一 点也不抱有同情。于是在地租改正的同时,大隈开始准备抛出他的第二个方案,取消旧藩士们的俸禄来为政府节约开支。大隈的方案掀开了被后世称为俸禄处分的巨 大改革。掀开了一系列变乱的序幕。
大隈首先伙同自己的战友井上和伊藤,达成废除俸禄的共识后,几个人一起策划了一个废除俸禄的草案,首先在维新派内部提出改革俸禄的舆论。大隈等人认为现在 已经是全国统一了,因此旧的藩士们(即士族)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应该立即废除他们的俸禄来节约开支。这样就可以把财力集中在置产兴业上来。完成日本的近 代化。大隈等人的意见一提出,反对之声迭起。首先的压力来自木户孝允。木户虽然同意大隈等人的理论。但是士族高达数百万人。而且这些士族战斗力不比暴动农 民,实力相当强大。如果立即废除其生活来源,闹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为了政局稳定,不能立即剥夺其唯一生活来源。而且木户本人对于旧武士派抱有好感,始终 认为武士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木户并不赞成大隈的论点。其次的压力来自大隈的老对头西乡隆盛。西乡对大隈早就是一肚子不满,对于他来说,大隈的意见事 实上等于抛弃旧武士。把他们推到苦海里。因为旧武士不象那些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来喂饱自己。如果被抛弃,后果就会很悲惨。而且昔日身为社会中坚的武士,维 新出力最多,但是现在反而要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丢弃尊严成为庶民。身为武士的代言人,责任感很强的西乡对于这种情况是深恶痛绝。于是西乡跟大隈等人为此 事多次拍桌子。在争论中,大隈和井上反问西乡有何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时,西乡便抛出了著名的征韩论。提议征伐朝鲜,来解决财政问题。明治4年,征韩论战正 式爆发。 政府内部马上分成了急征和缓征两派。此时正逢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做为留守政府缓征派的中坚。大隈不得不先放下财政上的问题,发挥他外交上的长处;来跟西 乡对抗。由于大隈等人的人望均不如西乡,以前的战友江藤新平和副岛种臣也都投入急征派。所以大隈和井上只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迎接西乡的攻势。随着西乡加强 攻势。大隈等人的局面越来越艰难。急征派的江藤新平大发难。借着山城屋投机事件逼走了缓征派的山县友朋。接下来又借着尾去泽铜山问题逼迫缓征派的大将井上 睿辞职。另外一员大将涉泽荣一也深陷江藤新平的调查不得脱身。西乡也借着这个由头指挥手下弹劾大隈本人。借机反对急变派的改革。成了光杆司令的大隈只能一 人苦撑此局面。明治5年,急征派取得胜利,向朝鲜派出使者花房义质。花房在朝鲜自封是文明国家之代表,对朝鲜指手画脚。引发了严重的反日情绪。最后引发釜 山的官宪烧毁日本货的事情。消息传回国内后,日本急征派舆论高涨。士族纷纷报名要求征韩。大隈顿感力不从心。急征派胜利在目。
但是情况随着岩仓使团回归之后改变了,在目睹了欧美的强大后,大久保和木户等维新巨头也开始倾向于缓征派。在意识到西乡反改革的图谋后,回归的巨头们公开 宣布自己的缓征态度。这给大隈等缓征派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随后,巨头们重新提拔山县,通过了他的募兵案。于是日本正式实行征兵制。这是缓征派和急变派的 一大胜利。因为征兵制把士族存在的最后基础也彻底取消了。自此士族就变成了无用之人。俸禄改革也就名正言顺了。山县的升职让缓征派士气大振,马上团结在三 大巨头大久保,木户和岩仓的身边。随后三巨头署名上书请求暂缓派遣西乡去朝鲜。两派开始激烈的争论。最后闹得干脆两派都要递辞呈。以辞职相威胁。矛盾彻底 激化了。双方各不相让,激烈的争吵甚至闹得两派的中人,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累倒。 政府再次陷入分裂之中。
明治6年10月14日,两派最后摊牌,缓征派施计策。提议请求天皇御裁。结果西乡中了缓征派的计,同意御裁。之所以说西乡中计。是因为比起急征派,缓征派 在宫内的势力要强的太多了。宫内省的省卿德大寺宗则是缓征派的人。 自从论战开始就一直在怂恿明治天皇倾向缓征派。西乡等人的上奏往往被他隐匿不报。同情西乡的三条实美又病倒。不知所以的明治天皇自然御裁大久保等人有理。 结果西乡等人于10月24日递交辞呈,急征派全体下野。这就是明治六年政变。
急征派下台和大久保的思想变化,大大改变了政府内部的实力对比。缓进派的许多人都支持西乡,所以也跟着下野了。俸禄改革的阻力大为减小。而与此同时急变派实力猛涨。俸禄改革成了政府内部的共识。
征韩论战图
西乡及其党羽的下野的直接结果是大久保独裁政府的产生。看似藩阀派又下一城。但是西乡的下野损害了实际上藩阀派的整体力量。损失了600多名主力官员后, 大久保和西乡的旧式藩阀力量大大衰退。而新藩阀和民权派势力猛涨。因此大久保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必须重新整合藩阀派。经过留洋考察,大久保认识到新藩阀派前 景看好。于是大久保开始结盟新藩阀派的势力。打算让新藩阀派上任。所以力主将俸禄改革提上日程。对于改革,维新派内部出现了三个方案。大偎作为急变派的高 层。又是力主召开国会的民权派。他的意见自然是要求武士们立即无条件奉还全部俸禄。岩仓和伊藤等新藩阀派出于稳定的考虑。主张慎重,提议可以缓几年来回收 俸禄。大久保则不同意剥夺俸禄。主张征收俸禄税。木户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剥夺俸禄。经过一系列讨论最后各方达成妥协。拿出了俸禄公债的方案。政 府按照俸禄面额发放债券来代替俸禄的支给。这个方案实际上宣布俸禄废除派取得阶段性胜利。12月,经过反复议论之后。政府发布公告,决定开始整理俸禄,首 先全面收取俸禄税。提倡自行奉还俸禄,如自行奉还,则代以债券付清。维新派对于俸禄改革的计划非常看好。因为通过发放债券一可以缓解财政压力,为置产兴业 提供资金保障。二可以引导武士们有资本从事其他行业以谋生。这样武士们就不会闹事。国家也可安定。而且藩阀派的人禄位都很高,一旦发行金禄债券,他们的俸 禄就会瞬间变成数百万元的大财富。借此可以投资各种有钱可赚的实业。成为财阀世家。而民权派因为把武士们的俸禄剥夺了,也心满意足。所以各方都很赞同这个计划。
但是俸禄改革刚刚起步,问题就开始显现出来。虽然征收俸禄税。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俸禄交出来,因为家禄是一分非常稳定的收入。并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冒 风险。其次置产兴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政府指望着置产兴业可以带来稳定的财源来支付债务。实际上因为大搞洋跃进,贪污浪费及其严重。置产兴业不但没有 变成财源,反而成了一个大陷坑,大口吞食着预算。例如釜石制铁所一次就吞掉了123万元。而一般的武士一年也许只有不到100元的俸禄。这种铺张浪费的行 为无疑会导致公债慢慢变成无法偿还的废纸。第三个情况就是发放公债往往不注意地方的差异。各地米价不同,可是俸禄还是一样换算。这就导致了很多武士生活顿 时困窘,很快就出现了饭都吃不饱的人。第四个问题是武士们拿到俸禄后投身其他行业,几乎均遭到困难。以前以舞刀抡剑为生的武士,突然要和那些历代做商的商 人竞争。很明显这些武士是不可能是商人的对手的。除了少数成功者之外。几乎大部分投身实业者都被骗了个精光。均告失败。很多商人借机收购了大量金禄债券。 大发横财。摇身一变成为巨富。而武士们则穷困潦倒,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对于拿到公债的武士们变得困穷不堪的情况,政府内部并非一无所知。但问题是谁会在乎呢?民权派视武士为不劳而食之封建余孽,其方案都是要把武士推进更深的 苦海。新藩阀派都是靠实业起家。能从武士口中夺食来支援自己的产业他们不会不乐意。而且新藩阀派的成员手中的金禄公债动辄几十上百万,还可以根据内幕消息 来投资那些只赚不赔的营生。背后又是政府势力。只有他们骗人不可能有人骗他们。置产兴业一开始,像五代友厚,伊藤博文都是大发利市。贪污受贿浪费吞没无所 不为。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对下级武士们的痛苦多置一词。旧藩阀派是唯一能同情武士的势力,但是西乡下野,大久保反水到新藩阀派里面。又损失了600多名主力 官员。早就全军覆没了。力量弱的可怜。顶多是发发牢骚而已,木户孝允倒是不忍心看到那些武士们的惨苦。出于良心而反对俸禄改革。但是他是维新巨头,急变派 的首领。良心跟政见不合。所以他的反对缩手缩脚。而且在1875年9月,大偎亲自游说三条实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三条同意他的意见。木户的反对遭到失 败。所以在政府内部,对于俸禄改革的初步试验结果都是众口一词,一致叫好。于是政府内部达成共识,应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俸禄公债计划。把所有武士的俸禄 全部置换成公债。1867年,政府正式颁布了《金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规定拥有1000日元以上的高额家禄一次 发授6—7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5分;拥有100—1000日元者,发授7—10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6分;拥有20—100日元者,发授10—13 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7分。以上公债证书的零头都以10分利支付现金。条例规定所有武士的俸禄都以公债一次性支付完毕,今后不再支给。公债的本金自发授 后第6年开始抽签偿还,30年内偿清。 公债的发行总额达17,400万日元[包括73。4万元现金]。一次性地把所有武士的原来的俸禄都变成货币公债。大隈对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公开说道: 经反复熟议,痛感当务之急在废除华、士族之家禄、赏典禄。今幸已废除禄来之称而改授金禄,且又对赏典禄得税,故当此之良机应断行废禄之策。即将华、士族平 民之全部家禄、赏典禄皆视作政府之债务,以30年偿清,为此,应再发授金禄公债证书……。 到了1877年初,俸禄处分已经基本完成。政府不再负担供给武士的俸禄。成功甩掉了一个财政包袱。
俸禄改革大大促进了日本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了日本的腾飞和现代化。为建立现代日本做出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俸禄改革计划虽意义重大,大大缓解了财政压力。 但在实施时做法实行一刀切。前景想象的过于美好。所以问题百出。除了前面几个问题之外,又新出现了分配不公的问题。对于下级武士来说,俸禄公债的偿还动辄 需要等十几年。而且等到了还要抽签决定谁先还谁后还。抽签项目也极不公正。很多人往往还轮不到抽签。而且俸禄的发放也搞地区歧视。萨摩等维新有功的藩。其 俸禄改革还要另给优惠政策。这俸禄是武士的铁饭碗,如今铁饭碗变成了纸碗,往往还被商人们欺骗一空。因此俸禄公债全面推行之后,武士们纷纷破产。流落街头 成为乞丐者有之,靠拉黄包车为生者有之,妻女卖淫来养家者有之,在码头工厂里做苦力者有之。武士不但尊严丧尽,还掉到了社会最底层里。据计算,金禄公债虽 然利息很高。理论上能够维持武士的生活。可是实际上由于大偎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价值仅相当于东京地区最低工资的三分之一。原来的藩主幕臣上级武士们,或因 俸禄高昂,或因维新有功。借助公债反而发了大财。例如长州藩藩主毛利家、加贺藩主前田家的金禄公债都高达100万日元,1877年设立的第十五国立银行, 号称拥有最雄厚的资金1782万日元,全部都是由金 禄公债转化而来的,484名集资者皆为华族,故而该家银行被人称之为“华族银行”。以此家华族银行建立为契机,华、上级士族纷纷手持巨额公债涌入金融业, 一时 间所谓“国立银行”层出不穷,其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而在另一边,例如冈山县,无职业、无储蓄之众武士云集一处,不论土工、搬运,以力役为人雇佣。新潟 县高田地区的武士境遇也大体如此,人伕400余名中有70名为武士。官营富冈缫丝厂开工时曾从东京招收百余名缫丝女工,基本上都是原德川幕府武士的 子女。1878年,这个工厂有正式住厂女1371人,其中148人是武士家庭出身。可见,这一时期没落的武士出卖劳动力、子女外出做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 象。所以这边下级武士们正辛苦出卖劳力,挣扎在贫困线上。而那边藩阀们则大修鹿鸣馆等西式馆驿,夜夜笙歌不断。武士们对此极度愤怒,一场风暴行将来临。
俸禄公债300元图(网页链接)
俸禄处分令封面
一些名词概念
*急变派: 维新官僚中的一派,以木户孝允为首.因为大多数都曾经留学过或者多与洋人接触,因此多崇洋,主张以西方为师,彻底学习西方,把西方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到日本来.将近代国家的概念定义为 “西人有则我亦有方为文明国家”.希望把西方事物原封不动的高速输入进来.这一派是维新的主要推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缓进派.(应该注意的是,急变派这个概念是针对于日本发展路线问题而划分出来的派别,里面既有民权派分子也有藩阀派的巨头.所以不能将其单纯划作民权派的一路.)
*脱队骚动:大乐源太郎原为奇兵队士,持激进的攘夷观点.因此对新政府向外国卑躬屈膝的态度十分不满,于是纠集一批队士发动叛变. 但是木户孝允果断镇压了他的反叛.大乐源太郎逃亡至熊本藩,得到熊本藩同为激进攘夷派的河上彦斋的支持.收集败兵,联络爱沰通绪和外山光辅打算造反.后来其阴谋被山县友朋发觉,最后遭到失败.
*藩债: 相当于当时政府岁入的两倍之多.
*本币: 建立金本位其实是急变派崇洋媚外的举措.实际上当时东亚诸国是银本位制.为了开展贸易,大隈建立的是事实上为银本位的所谓 “金银复合本位制度”
*明治通宝: 早期明治通宝因为使用进口纸,昂贵而且不适合日本的气候.容易朽烂.因为一开始技术还是很不成熟,所以出现了伪币.但是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和理解,终于在明治10年实现了纸币技术的本土化.解决了伪钞的问题.
*分省争斗: 大久保退出大藏省后不甘心失手,于是借助地租改正的由头,成立了内务省.把地皮测量机关分到了内务省.这样就削弱了大藏省的权力.大隈自然不干,于是全力争夺地租改正事务局的权力.最后任事务局次席.大久保任首席.
*蕃书所: 幕府设立用来翻译西方书籍的机构,后来新政府成立后保留此机构和其职能,还使其成为一个政府政策的咨询机关.
*重税: 根据事后的计算,3%的地税相当于农民需要向政府缴纳近34%产出.还不算别的苛捐杂税.所以农民困苦不堪.
*爱知禁止收割令原文:
収穫禁止の命
改租の儀に付、地位銓評収穫相定候迄、田方刈入一切不相成鎌止め可致旨、改租係より沙汰有之 候に付、刈取の儀固く差止候間若背き候者有之候はゞ、至急可申出候事。
明治九年十一月六日 第三大区会所 印
村々用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