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1968年的苏联:天下大乱时尴尬的稳定者 -- 古城老农

共:💬362 🌺1524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恐怕不完全如此

其实,也很简单。对那些造反者来说,苏联是镇压者,成了凶恶的反动势力,所以对其非常仇恨;而对那些主张秩序者而言,苏联在别人动乱的时候,纹丝不动,日子过得很消停,肯定占了大便宜,所以愤愤不平。二者合流,对苏联的敌意也就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了。

欧洲,对于苏联的反感和恐惧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反感的历史根源来自于沙俄时代的扩张,在冷战时代,斯大林借着二战胜利的东风,对中欧和东欧国家铁腕控制,营造苏联的安全缓冲带,对欧洲国家而言仿佛沙俄又回来了,加深了历史记忆。

赫鲁晓夫试图放松一下,但很快就引发了波兰动乱和匈牙利事件,沙俄-苏联传统的安全观又占了上风,不得不回到老路。

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比斯大林更僵化更粗暴,如果说斯大林年代中东欧国家还有一批老共产党员作为苏联的支柱,到勃列日涅夫时代这批人基本上都已老去或丧失了影响力,所以勃列日涅夫更多地依靠苏联自身的力量甚至是动武。

在追溯原因的话,还可以归结到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不仅破坏了斯大林的形象,而且在东欧国家引发了深刻的幻灭感,整整一代斯大林时代培养的亲苏联的本国党政领导都失去了群众基础。

为什么西方最终会选择中国而不是苏联来改善关系?尼克松的回忆录里也点出了一些原因:他们判断,虽然中国貌似张牙舞爪到处支持革命,但本质上是为了自身安全的防守行为,而苏联虽然号称和平共处,但它本质上却是进攻性的。

我自己还感觉,从经济上也可以解释。冷战不仅仅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还是两大经济体系的对抗。对西方来说,中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是可以合作的,以后甚至可以吸收到自己体系。而华约是一个根本对立的、竞争性的经济集团,是必须消灭掉的。

东欧发生的事件对中国影响超出一般人想象。

比如匈牙利事件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修正主义分子引发“苦迭打”(政变)和外来干涉的风险加倍警惕,这也是发动文革的初衷之一。

1966年5月发动文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都说林彪念“政变经”杀气腾腾,但其实这次会议是周恩来率先谈政变,而且其力度和语气绝不比林彪逊色。所以,可以认为防政变是毛、林、周几位的共识。

而布拉格之春后,中国领导层认真地研究过苏联突袭的模式并将其作为一种风险来预防。比如柯西金要到北京来机场会谈,林彪就认为苏联有可能以此为幌子用空降兵发动斩首突袭,并因此僭越职权发出疏散领导层的“一号令”。

甚至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反映了这种担忧。比如,原定改善民生为主的四五计划一下子调整到三线建设为主,军队规模持续膨胀,许多干部不能按时转业。当时毛泽东设想了最坏情况,就是苏联发动对北京突袭,而且边境上发起装甲化、空地一体化的纵深突击,部分领土可能被苏军分割而陷于敌后。因此他要求每个省都具有一定的战争自持能力,每个省都编制了若干个军的地方部队,并且有工业支持。

通宝推:联储主席,strain2,xiaobailong,庄汀,fighterbruno,寒冷未必在冬天,kmy1810,好知明言,九霄环珮,铸剑,邻居大哥,老老狐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