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实事求是的学风比所谓左右之争更重要 -- 洗心

共:💬257 🌺1582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无法同意这个分析

我的理解,你这里说的准租金是指,工人如果选择继续和富士康/当年国企/本田合作,可以获得的薪水减去机会成本。此处的机会成本则是市场上富士康/国企/本田之外,所能获得的最好薪水。

如果上述理解没有错的话,我也同意你的看法:工人在当年国企/富士康/本田的准租金的确有不小区别。但是,这基本无法决定他们通过罢工等斗争手段获取高工资的决心,也无法决定他们罢工是否能获得成功。

首先,富士康的工资即便南海本田高,也没有高多少。富士康本来就是采用深圳当地的最低薪水,员工只有通过长时间加班,才能获得为数不多的一些额外收入。富士康员工的准租金,能比本田员工高很多吗?我深表怀疑。无法想象这一点差别,就能造成导致如此巨大的行为差异。

更何况,如果考虑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是最近几年才频繁发生,以及中国的劳工保护措施是在逐步加强,这两个情况,我认为很可能的是:去沿海打工的内地劳动力,从一开始就几乎没有任何准租金;相反,只有在最近沿海发生劳动短缺的时候,又在各种劳工保护措施的作用下,企业为了稳定生产,员工才有获得部分准租金的可能。这就是说,在一二十年前,沿海打工者很少闹事的年代,准租金根本就是较低或没有;在如今企业主和工会四面楚歌的时候,准租金反而开始获得了可观的存在。

即便把国有企业考虑进来,虽然如楼上所说,国有职工有较高的准租金。但是,这就意味着他们就任人宰割吗?恐怕恰恰相反,国有职工的集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抗行动,引起的社会剧变(如轮子功)恐怕比迄今为止的罢工事件要深远得多。

所以,我想说,楼上抛出的这个准租金分析理论,对于分析罢工意愿和罢工成功率来说,即便有什么效果,也十分有限。

(换句话说,如果用工人的罢工意愿、罢工成功率对准租金做一回归的话,后者不但对前者变化的贡献度很低,按楼上说的系数为负这一点都未必成立。我认为,在发达国家,工人专业分化程度极高,待遇也较高的时候,这个系数可能是负数,但在中国所处的阶段很可能不是这么回事。)

一个佐证是,人民推荐国家政权,很少发生在赤贫、生活水准极低的时候,而往往发生在生活已有所改善、社会不平等却又急剧恶化的时候。

顺便,楼上用这个理论还推导出了另一附带结果:收入越高者对老板越谄媚。这个结果也是有点问题的。首先,即便是按照楼上的理论,那也应该是收入虚高者才会对老板谄媚。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注意到生活中很难观察出这个结果。为什么?因为职位越高的人,对老板就越重要,反而更不需要谄媚,所谓血酬定律。上述两种因素,在实际生活中都会起作用,因此最终体现出来的情况,就是千差万别了。

实际上,抛开这些经济学的名词概念,罢工为什么在如今能出现“星星之火”,以常识观之,并不难理解。罢工的出现,与工人对自身收入和生活的预期(包括未来预期)分不开,与工人运动的组织程度分不开,与全社会对工人的支持分不开。当社会面貌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这三个因素也会跟着变化。

我也不同意忙总、洗心的看法,但究其原因,不过是他们抱着旧有博弈局面的理解,并没有注意到“破局”的出现。“破局”的出现,才是一部分人看走眼的关键因素,才是同样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结果的转折点。而对这一关键因素,你的准租金分析起不到任何作用。

最后一段话,不针对楼上。恩格斯“一个构想已经在他脑子里成型了”这句话当然很高明。但是有的人,还没动手、还没做任何分析,那成型的东西已经是钢筋铁骨,丝毫动摇不得了:不畏惧任何错误,不在乎言语侵犯,只要荣耀那心中的XXX,其余都不重要。我觉得这样比坐实了实用主义帽子还要糟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