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工程科研和工业实践的脱节 -- 晨枫

共:💬96 🌺2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电力系统也是如此,脱节已经快到了互斥的状态了

相对而言,面向设备的,例如绝缘材料,还有最近兴起的电能存储、电力电子设备等,两者结合还是很紧密的。基本上是科研引导实践的模式。

但是在电力系统分析领域,双方的交流有越来越多的鸭同鸡讲的感觉。一个明显的事实,电力系统的最高级科技期刊之一,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近年来,如果文章没有一个以上占半页纸的公式,很难发表。这些文章,基本上是“死”文章,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很多文章作者也表示很苦恼,但不这样做,就没办法发文章。由于为大学教授所主导的编辑委员会对数学和公式的盲目追求,来自工业界的文章基本不能发表,因为没时间去折腾那么复杂的公式,导致该期刊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学校的文章。这样一来,这本期刊基本上失去了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间交流的功能。

另一方面,工业界,主要是各大电力公司,在电力市场改革以后,基本放弃了对科研的投入,一大批早期的工业界老专家,或者退休,或者转到咨询机构,导致这些公司的技术力量严重倒退。现在很多公司的中层技术骨干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电力系统理论教育和训练,或者说很少有科班出身,基本上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种状况使得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更加困难。

另外,我觉得现在西方大学的tenure制度也限制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科研和实际的结合。这个制度固然为学校的教授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独立科研的可能性,但由于制度过于僵化,也基本上阻断了工业界和学术界人员流动的可能。感觉上,反倒是中国相对而言情况要好一些,希望不要也很快僵化起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