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魂与梦

共:💬1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不少关于如何治国的篇章,譬如第五十七、第五十八、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八十章都是。在这些篇章中,老子以他一贯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对如何治理国家作了深刻的阐述。

我们先看看第五十七章。这一章中,老子一开始就说了三句话:“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在老子的观念中,对“正”(正直、正大光明)和“奇”(权谋、机诈)这两个概念分得很清楚,而且倾向性非常明确:他很看不起那种耍权谋,用机诈、投机取巧的所谓小聪明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只能在用兵中偶尔用用,而“兵者”,则是“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见《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所以在这一章中,他接下去马上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也就是说:顾忌(包括规定)越是多,老百姓便必定越是穷困不堪(原因是老百姓受到各种限制,无所措手足,只能坐而待贫。这一点我们只要回想一想计划经济的年代,便会洞悉其理。);人人手中都有“利器”,这国家是不得安定的(看看美国!);人们热衷于机巧的东西,各种奇物(包括古代的“御女车”、现代的“合欢床”之类)便会应运而生;而法令越是“严密”,违法的人便越是屡禁不绝!

这些观点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接受,大多数民众也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最后一点,绝大多数人都会惊呼:“没有法律还了得?!这不乱套了吗?”而且,很多人都立即会举出乱世需用重典的道理,来反驳这一“谬论”!

我自己也主张乱世用重典,对那些已经丧失人性,没有人味的东西而言,当然是不杀不足于平民愤。但是同时,我也认识到这种做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光靠杀便能达到安定和谐的局面,我们又何需大力提倡和谐的理念?

看看这些年来我国的反贪吧!真的有了法制便能制止贪渎?恐怕我们把法制的力量太扩大化了。世上从来不乏善于出“奇”的人,不论你出台多少“法制”,他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总是会“有空子可钻的”。这就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他比你厉害?很简单,因为他有利益的驱动,有原动力。而且他主动,而你是被动的!这种局面没法改变,理想的成果自然也很难取得。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个治国的理念问题。老子在接下来又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是老子无为哲学在治国上的最清楚的表述,也是老子说的“以无事取天下”的最好注释。老子认为,统治者只要顺应天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行事(无为),民众便会自然归化;只要统治者做到清静,民众自会正直,自会走上正道;只要统治者不故意生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制造各种矛盾),民众自会逐渐富足;而如果统治者能做到不为自已的私利、为自己的名利欲望去折腾,民众也不会受那些名利欲望的引诱,自会回归于纯朴。

在老子看来,只有用清静无为的理念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办法。这种观念,对于充满着名利欲望要求的现代大多数人来说,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也不可能要求他们现在就按照老子的教导来行事。但是,在经历了越来越多的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失望和心灵上的挣扎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包括东方和西方)正在重新审视人类应走的道路,这也是个不争的现实。

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返朴归真从来就是一条可以解脱人们痛苦的真理和坦途,随着现实矛盾的激化,总会有更多的人类精英能从迷茫中找到正确的道路,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Tags): #老子#治国#用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