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话科研人搵工(上) -- 穿越

共:💬192 🌺10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闲话科研人搵工(中下)

如果进的实验室不错,老板为人也好,发的文章也不错,是不是就能确保前途光明了呢?答案还是不能。虽然俗话说“事在人为”,但人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大潮里一般都只能顺势而为,而不能逆风飞扬。这几年美国的情况很不好。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前几年许多学校都冻结招人。去年年底时,大学招聘广告总算开始多起来了,但前几年积压的人也都涌上了人才市场,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中国人在竞争中是处于劣势的。很多人除了文章拿得出手之外,软实力并不好。比如说英语口音重,别人听着费劲。比如说性格内向,不敢跟人聊天。甚至有无绿卡都会是问题。我就知道有大学教职打广告的时候指明只招美国公民或者有绿卡的人。虽然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毕竟有。而能不能在找工作前及时拿到绿卡,对于很多中国博士后又是一道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我在河里劝人,特别是那些在出身,文章或者个性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人,考虑中国的科研岗位。看样子目前这种不好找工作的现状还要持续几年,最近美国出了不少坏消息,二次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变大。比如说各州财政紧张,对州立大学的资助都砍了很多,NIH的下年财政计划也要砍。而相对而言,中国的科研还在追赶欧美,有上升的空间,这几年的机会不少。错过了,很多人不一定能搭到一班车。

当然我也听说过一两个傻傻的但天上掉馅饼砸身上的幸运儿。不过我没算过要沐浴更衣,斋戒三日,焚香祷告多少次,或者把祖坟埋在哪里才能确保那么幸运。河里博士生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做个实验。把人分成几组,一组人焚香祷告一次,一组人焚香祷告十次,一组人每周都焚香祷告,再加上对照组,过个十年、十五年后我们再回来统计一下,看看每组有多少人当上了实验室老板,没准能发现个什么规律。

玩笑完毕,言归正传。想要当上PI,就得了解科研单位招人的时候想要什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招聘委员会的成员,有权投票参与决定招谁不招谁,你会如何抉择?我的一个女同事很极端,说她只看候选人和她之间有没有chemistry。我稍稍中庸点,主要会看两个地方。一个是这个人待人接物怎么样。毕竟以后是同事,在楼道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这个人都不爱跟你搭讪,当然是件很糟糕的事。另外以后大家开会讨论某些公共资源如何分配,有人只顾自己,只替自己实验室挣利益,不考虑其他人,吃相难看,这种人当然也不适合做同事。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看候选人能不能给其他同事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和未来的同事们有合作空间,能带来新项目,这种人当然就受欢迎。反而言之,如果这人科研方向和系里已有的方向有竞争关系,以后就有得麻烦,这种人当然能不招就不招。

至于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嘛,当然不能太差,但也不用是最好的。所以大伙儿经常能看见学术水平好的被不如他的人干掉,拿不到教职。然后大伙儿就摇头,痛斥学术界的黑暗内幕、潜规则,叹息学问好不如出身好云云。不过,虽然在中国式教育中大家习惯以分数排名次、论高低,可是面试主要是看人的综合条件。学问从来就不是科研单位招人的唯一的指标,只不过是诸多重要指标之一而已。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是一个好的博士后经常并不是一个好的老板,而一个坏的博士后反倒有可能是很出色的老板。为什么呢?因为对博士后和对老板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博士后的要求,就是能独立执行甚至设计一个完整的科研计划,是好的员工。对老板的要求则是对一个小企业家的要求。要有洞察力,知道什么方向可能出成绩。有沟通能力,能拉来科研经费让手下做出成绩。并且有管理能力,能够指挥手下执行、完成项目计划。很多好老板自己手很笨,做实验做得并不好,算不上成功的博士后。但是目光敏锐,知道如何把一个科研上的想法包装好,得到同行和管钱的人的认同拿到经费,也知道从哪个角度写文章有吸引力。搞基础科研的人大多听过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知道如何把文章写好,可以说跟知道如何把科研搞好一样地重要。

元宝推荐:海天,游识猷, 通宝推:酥油茶,风的笑容,废话多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