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泉畔人家

共:💬79 🌺34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逻辑奇怪吗?

海参对螃蟹,也许还有隐藏,逃遁到缝隙的能力。但对智商已经高度进化的人类,他们没有任何机会。

而人类和螃蟹最大的不同,螃蟹一次只能消灭1个,2个海参,而上古人类的出海捕捞,应该是群体性的。一次多人潜水到一片区域,直接会把这片区域的海参捕捞干净。尤其比如某些在某个地区高密度分布的海参,人类可能会多次对这个区域扫荡性的捕捞。这对某种海参种群来讲,就是毁灭性的威胁。

而自毁的作用就是让人类的采集者发现。这种海参没有捕捞的意义,摸过之后就会消失。这会使人类放弃对这种海参或者某一地区海参的捕捞。对个体而言是基因无法遗传,对群体而言,确是有利于群体基因的保留和发展。

自毁并不奇怪,有人说中风等一类疾病实际上就是人类的自毁机制。对个体而言的毁灭,对群体而言是有进步意义的。

就我的推测来说,人类采集海参,估计有可能已经超过2百万年了,大规模的采集可能再30万年左右开始吧。韩非子的五蠹里,列举上古之世人的食物就是“ 果蓏蚌蛤”,海产品占了一半,我觉得还真未必只是为了写文章的巧合。也许当时,还流传着一些遂人之前人类的食物的说法。

韩非子 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我准备开始系统的写一下我的历史发展进程推测,细节错误也许会很多,但我自信内在逻辑,应该能讲通。海参我准备放第一节,您要是感轻兴趣或者想反驳,都可以一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