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礼仪小系列之传统文明礼仪之"精华" -- 大西洋14

共:💬1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礼仪小系列之传统文明礼仪之"精华"

这里所谓“精华”有点不太准确,所以加了引号,更不能涵盖全部,只是一小部分,主要是一些古训,侧重一些传统文明、个人修养。

古代礼仪,特别是政治礼仪,是从宗族制度,特别是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对现代人来说,不足为训。但在古代礼仪中还有着对于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这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对古代礼仪,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可以说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那些繁文缛节,带有封建色彩的不好的东西应该抛弃,对那好的内容,应该加以改造和承传。特别是关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方面,更为紧要。

注意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古人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是放在首位的。我想现代也是如此,你可以做任何行业,在任何领域取得辉煌,但首先是如何做“人”。像某“海归”以虚假学位骗取名利;某教授因选院士不成而雇人伤人,真乃斯文扫地,谈何“名誉”、“成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做人立世的根本。修身是第一位的,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其他什么都谈不上了。传统上,中国家庭给男孩子起名字也喜欢用“齐家”、“治国”,即是证明。1949年以后,“齐家”少了,“治国”还不少,内涵也有变化了。

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修养方面强调两点:诚信为本、有容乃大。首先是诚信,言行一致、说话算数,“言必行、行必果”方能立世(实际上这也是西方社会的游戏规则,在欧美国家,如果你失去了诚信将无法立足,这里就不多说了)。其次是宽容别人的缺点。在拙文《看外国人火爆中国银屏有感》一文中对中国人的宽容、大度讲过,有兴趣者可查看。大西洋14:【原创】看外国人火爆中国屏幕有感,这里仅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出处再重抄一下。

两句出自要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再早是的《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纳百川“;《尚书●君陈》:有容,德乃大”。

还有尊老,尊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也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礼记》中就有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什么意思?说的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甸徒),但在分配猎物时要有他的一份。

这可是三千年前的文字记载,记载的当然是更远古的历史,应该还是先人以打猎为生的时代,还没有种植业,连“刀耕火种”还谈不上,可见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源远流长。

甚至对于同长者说话时表情和音量,《礼记》中也作了明确要求。“侍于长者,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亚圣孟轲在这方面的言论是很多的:“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的,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一脉相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无疑是我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理应发扬光大!

敬贤,也是中华民族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周公一饭三吐哺(《史记●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这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刘备三顾茅芦的故事尽人皆知。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还注重两点:

一是应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谦虚而尊重他人。“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这里的几个人字,我觉得不仅仅是指对方,同时也包括了自己),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是要礼尚往来。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孔子讲:“礼尚往来,往而不为,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履虎尾兄

坐沙发,且听下回分解—— 履虎尾,
勉强先交上一文。

链接出处还使用的不好,哪位高人指点,如何只出现“链接出处”四个字?先谢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