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点评】草根和美式互联网:谁是中国的未来 -- 东方射日

共:💬30 🌺2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送朵花,另外说说我理解的中国的互联网

首先承认,的确现在多国内互联网的生态不是很了解,抛出的砖头能换来玉,那是太好了。

对文中的L和W是谁,我是一无所知。所有的信息只是来自于原文,看了原文,给我的印象,或者说是我主观地把L和W划为了不同的两派。

由你的文中,可以看出你是知道L和W这两个人的,这样看来,两个人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市场定位不同。

对于国内的互联网生态,我说的ICQ和腾讯,MSN的确不是一个好的例子,即使没有QQ,现在我想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宁愿用诸如阿里旺旺之类的土鳖IM吧,MSN和YahooMsg则更多在JY中使用。

我也在想,是什么造成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到中国普遍水土不服呢?仅仅是文化么?好像也不是,例如Ebay是通过收购易趣进入中国的,而易趣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纯粹的土鳖公司,按理应该很了解中国文化吧。2002年ebay注资,应该将这个起步比2003年才成立的淘宝早,起点也高。可是为什么现在易趣在中国只能远远地看着淘宝的后背叹气呢?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因为易趣太把自己当JY了。在中国,承认文化的不同,就应该寻找适合本国文化的道路。而我们知道JY们是不屑于土文化的,只有追逐最新潮流,追逐国际名牌,追逐欧美才是先进的代表。易趣我感觉就是走上这样一条路。上易趣的网站,可以看出基本就是ebay的克隆,当然我们会说ebay收购了易趣,当然应该整合到一起。不过易趣团队好像还都是中国人吧,难道没有一点点权利保留自己的特色?

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我主观的感觉就是,易趣追逐的就是ebay那种简洁,精炼的风格,交易过程简单,直接。那是一种很精英化的风格。

回头看看淘宝:淘江湖,帮派,阿里旺旺,店主和买主的即时通讯,讨价还价,一切一切简直TMD太土了,但就是这种JY看不上的土文化,在中国普罗大众中开花结果!现在有太多白天在工厂,商店里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晚上在网吧尽心尽力地维护自己的淘宝小店。

我不否认JY是中国一个相当大的客户群,这部分客户群和美国的普罗大众有一定的同质性,毕竟,这部分客户群是追逐美国的流行文化的,所谓流行文化,就是大众的,而不是JY的。

面向这部分客户,当然有成功的可能。W君做的,将美国的新的流行站点克隆到中国,应该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去捉住这部分客户。

不过,对这类公司,我的疑问是:

1.你能做大么?毕竟这部分客户在中国不是多数。

2.你能做强么?也许你会说,我们追求的是做强而不是做大。 我们知道各国的JY们都一样,包括美国的JY们也一样,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的交际网,更“理性”的消费习惯。这部分人的钱是非常难挣得。当然是指在你还没有做强,成为名牌前。成为名牌后,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因为同质的商品,JY们是愿意把大把的钱扔到名牌的身上,而不愿意也耻于哪怕花一点点小钱在非名牌上。这个特点决定了面向这部分客户,初始阶段将是非常痛苦的,会非常非常烧钱。

3.你能生存么?如果仅仅依靠将美国的网站克隆来吸引中国的JY阶层的话,由于网站的同质性,我想,那么当你的源头,携雄厚的资金,更多的用户,更深的技术沉淀和更“正宗”的JY文化,来中国落地的时候,我想,那些用户对这个克隆版的网站还有粘性么?

要么是起个大早,却被一大堆抄近道的同行给围追堵截;要么因为资金接济不上,只能让一个更有资源实力的大公司直接吃掉,还有的不知道触了哪根高压线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

W的困境正是这个状况的真实反应:

--因为同质性,别人的克隆也容易

--因为做JY的生意,你要更能烧钱,最终很可能你烧不起

--至于“高压线”,这就不说了

如果在了解两个人是谁后,再评论下文中的L和W,我想还是L更有创造性。

作者的题目“草根和美式互联网:谁是中国的未来”就很有问题,文中的意思我感觉到的就是美式互联网(实际上是美国的草根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中国的大众由于某个不和谐的原因,没办法达到先进生产力。所以无法享用美式互联网。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也许需要更宏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才能摆脱中国的草根性,融入主流,融入先进生产力。

这个是我感觉到看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后有些胃酸的地方。

所以,我想最后说的就是,只有草根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本土的土文化,才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至于自封为JY的JY们,基本上还是一群缺乏对自己文化自信心的人,正为保持自己的优越感而努力奋斗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