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国庆回家说说西部农村 -- shiningworm

共:💬283 🌺375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说说我的农村见闻

俺妈家是汉中西乡的,离你那地儿不远,就是隔着秦岭,以前得绕宝鸡、阳平关,10个多小时,现在有西汉高速,4个小时就到了。俺爸家是十堰的,离得也不远。这个国庆我是由西安到汉中再到十堰再回西安,转了一大圈。

路上印象最深的就是隧道了,西汉高速,秦岭一二三号,加一起近20公里,商洛山,原来李自成败了之后曾经在那儿躲过,现在都是高速路过,2小时车程。想当年宝成线修得那个艰难,现在根本不用上那么高的山,直接从山脚下打洞就可以了(只是不知道对中国的龙脉有没有影响;-))。据说马上要修西成高铁,而且十天高速也要建成,这块中国的腹地真要变成十字路口了。

上次回老家是20年前了,这次回去印象最深的是农村的森林化,可以说家乡整个就变成了一个大公园。原来以为这个退垦还林的成绩只是在纸面上,这次才知道,确实是落实了。其实也不是说执行力度有多大,主要原因是农村没人了,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家里就剩下老人带着小孩。俺老家在巴山脚下(还没进山),76年回去过一次(那时小的很),对面的山上只有一座有林子,91年再回去,所有的山上都种上树了,这次再回去,不但山上已经变成了森林,连整个村子都快成林子了,原来的小路基本上都长满了草,说是因为踩的人太少了。看来说森林覆盖率由12%到现在的20%,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再说说农村的交通。应该说,比20年前要好多了,高速公路、国道、县道,再加上乡道。印象最深的是乡道,又叫机耕道,3米宽,村村都通。大多数乡道都是混凝土路面,不过3米的道错车就比较麻烦,而为了防止大车进来压坏路(道路的资金是县里出一部分,集资一部分),一般隔一段就会在路上立两个石墩子,只有小车能过,当然小公交也能过,两边也就十厘米空隙,我真佩服司机的技术。但说起来,如果不是混凝土的道,路况就会很差,因为汽车将土路压得特别烂,雨天根本没法走。

农村的生活比91年时也强多了,现在村里面基本上都用上了自来水,当然不是自来水场出的,而是打出的深井,有机井,也有抽水的井,而在山区,则是从高处引来的山泉,那水质绝对好。沼气池普及的不错,所以厕所也不再是以前的茅厕了,而是和城里一样。家里有太阳能热水器,所以洗澡也比较方便。当然这是条件比较好的亲戚。差的家里居住条件还是和20年前差不多,但是吃饭什么的都要比20年前讲究了,各种菜都有,而且油肉都是随便吃了。

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无论是父亲(五兄妹)还是母亲(六兄妹)那边,所有我们平辈的人,都不在农村。地都是老人在种,没有农业税确实负担很轻,但是种地的成本却不低,因为要种子和化肥,而且犁地的活一般都是包给别人(有牛的人家),自己主要是播种和平时经管,收割也会包给外人(老人实在没那么力气),人工很贵,小工一天要60元,如果是机械收割,还有赚头,如果是找人工收割,这一年基本是赔本。所以很多地如果种不过来,就荒着了。本来秸杆是可以拿回去喂牲口的,但是很多人家没有劳力拿回去,就一把火烧了。国庆回去这几天,天天都能闻到烟火味。

最后说说计划生育,不得不说,现在真是应该放开了,当年父母这一代,80年代计划生育管理十分严格,但是舅舅姨姨们想办法超生,每家都是2到3个,而我们这一代,都只是一个(还有没结婚的),不论是乡镇干部,还是打工的,还是做生意,全是一个,而且也没有人想生第二个,实在是养不起。离开农村到城市去打拼,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而生孩子显然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对于还在城市边缘打拼的人来说,怎样选择是肯定的。

真正有生育意愿的,反而是我们这样的70后,生活稳定,可以承受得了增加4000元的生活成本压力(养孩子的生活费增加2000,老婆工作没了少2000)。如果再晚5年,大概我们这一代没法生了,而80后的房奴们,仍然是想生也养不起。

通宝推:渡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