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一) -- 方解石

共:💬64 🌺2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非常感谢沧海兄,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由于自幼在城市里长大,家里的亲戚也都在城里,没有乡村生活经历。所以才会提问。

生前好友的问候看望是一种临终关怀,但病重走的急的时候可能没有这个机会;而对病人的心平气和、情绪平稳可能是一种干扰;最关键的是对亡者以后的去处没有任何引导、建设作用。

哭灵对解开平时不易化解的疙瘩、或比较严重的怨恨、仇恨,能起一定的作用(其实在活着的时候解决是最好的),但同时引发亡者的激动情绪,对保持平静、安详不利,实际上对临终关怀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

既给观音烧香,也同时给上帝烧香,也有同时给道士烧香的
说明国人的豁达,都接受,宁肯碰上、不要误了,哪个管用算哪个。广义上也许可以算临终关怀。其实,如果明白道理,活着的时候心善、行善、多做好事,远比走了以后补做各种法事强。当然做这些法事活动,对亡者还是有一定利益的。

现代经济,光靠土地养不活八亿人口,乡镇的城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后很多传统都会丢失。那些按习惯进行着的、你提到的事实上的临终关怀(其实在我看来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和过去相比,已经丢失了很多内涵,今后也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快消失。至少现在在城市里,基本上就是病重=>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太平间=>(追悼会/告别)=>火化;人文关怀、病人走的时候的心理关怀、安抚是没有的,就像是一台旧机器的报废一样,冷冰冰的机械化流程。

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4。你,乐善:4;铢钱:-16。本帖花: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