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赫德的预言》 -- 黑岛人
维基百科中文页面对氢弹的说明同时写了1951.5和1952.11.1两个时间点,两段描述对每个时间点具体做了什么比较含糊,容易让人误解。
这两个时间点涉及到氢弹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即氢弹原理试验和氢弹试验。核大国首先试验成功的都是裂变原理的原子弹,然后才是聚变原理的氢弹,这个大家都肯定知道。但氢弹在原理和在设计上与原子弹都完全不同,所以各国在制造氢弹过程中走的都是一条先氢弹原理试验(或者叫氢加强原子弹,或者就叫加强型原子弹)后氢弹试验的路线。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只是在原子弹裂变中加入了少量聚变过程,用以在氢弹试验前验证聚变的原理和设计,或者用于增加实战时原子弹核爆炸的能量。只有爆炸当量在百万吨以上,并且聚变反应提供能量在30%以上的核武器才能称为氢弹。自然,两者在设计上的难度也完全不一样。
维基百科英文页面对这两个时间点的描述更清楚一些,1951年的“乔治”只是验证了聚变的“基本概念”的氢加强原子弹,并且是“很小的当量”,而1952年的"Ivy Mike"是一个“全当量”的“Teller-Ulam型”氢弹试验。
同样,中国也是走的先氢加强原子弹试验,后氢弹试验的路线。首次氢加强原子弹试验是在1966年5月,首次氢弹试验是在1967年。
因此,说到第一次氢弹爆炸,还是应该在1952年。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看文章不仔细,请注意定语 廣雅疏證 字32 2010-11-30 21:23:40
🙂看文章不仔细,注意上下文 mmq 字144 2010-11-30 21:51:32
🙂51年爆了,来自wiki百科 1 暗香疏影月黄昏 字538 2010-12-01 05:20:00
🙂51,52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氢弹原理试验,一个是氢弹试验
😁51年还没爆? 廣雅疏證 字44 2010-11-30 22:06:32
🙂太神奇了,这个赫德是不是清朝总税务司的那个。 采纳 字0 2010-01-04 21:12:22
🙂睡狮论和黄祸论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果酱 字0 2010-01-03 04:42:37
🙂花,谢宝 1 花错 字124 2010-01-03 0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