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BBC关于中印贸易想到 -- 晨枫

共:💬557 🌺8607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在仰光观察到的一个小细节

我工作的地方正在修房子,要把原来设计的小别墅改建成商业用房,旁边还在修一座按照国内标准属于板楼的建筑。五天的时间,当地的民工天天都在顶着烈日忙碌,但是工程进度嘛,套用中国的标准就是一个词:缓慢。有一天下午看见他们搅拌混凝土,终于释然:唯一的机械设备是一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小型搅拌机,一次最多搅拌200~300升混凝土,袋装水泥(我特意查看了包装袋,从泰国进口的),用灰浆桶往工作面上送。

与之对比,北京的工地,如果规模够大,会修建混凝土站,专用的干粉罐车把散装水泥直接从水泥厂运到工地,无包装成本、低损耗;规模不够大的就向专门的公司采购商砼,一台混凝土罐车一次就能运来小二十吨,几台乃至十几台罐车穿梭往来24小时不休息。另外,普遍采用混凝土泵车(这玩意经过三一重工等国内厂商的山寨,早就滥大街了)、直接往作业面上泵混凝土。在国内的工地,一次作业、消耗数百吨水泥、几千方混凝土,那是家常便饭,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成本控制水平、自然都比仰光高了若干个数量级。

所以,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至少是缅甸的五倍以上(以包吃住的餐馆服务员为例,仰光月工资不足250元人民币,北京低于1500已经招不到人了),但是如果两个地方干同样的基建项目,综合成本核算的结果仰光显然高于北京——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实际上,缅甸目前的化肥厂、“高速”公路(打折扣的,套用国内标准也就是二级公路的水准)、水电站等基建项目,很多都是中国人为骨干、辅以当地招募的杂工。

关键词(Tags): #仰光(嘉英)#缅甸基建(嘉英)通宝推:雨辰老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