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赵氏孤儿的前因后果完整版 -- 积吉

共:💬13 🌺1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赵氏孤儿的前因后果完整版

从晋文公重耳的重臣赵衰说起。赵衰虽然名字叫衰,但其运气一点不衰,位高权重,死后谥号为“成季”。他娶了两个老婆,这两个老婆的辈分有些复杂,一个老婆是和文公流亡狄国时娶的,当时狄人讨伐廧咎如,搞到了一对美女姐妹,重耳和赵衰一人娶了一个;另一个老婆是重耳的女儿。不知道这两个老婆如何称呼对方。两个老婆生了不少儿子。几个著名的儿子有:狄女生的是赵盾,可能还有赵穿,因为赵盾称赵穿为昆弟;姬氏(重耳姓姬)生的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位)和赵婴(又名赵婴齐)。由于有个先来后到,加上姬氏的谦让,赵盾同志成了嫡子。赵盾极有才干,晋襄公六年(前623年)就代替赵衰执政。他小兄弟赵穿是一员猛将手握重兵,和秦国的河曲大战(前615年)赵穿就最有功。赵同、赵括和赵婴三兄弟出生得晚,要到后半段的新世纪开始了才出来活动。

话说赵盾同志主持晋国国政才两年,晋襄公就翘辫子了。赵盾立晋襄公的儿子夷皋为晋灵公。看灵公这个谥号,就知道他不怎么样,尽做些出格的事情。比如他用加重赋税的办法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桃园就是这么修起来的;比如让仆人在下面站成一排,他拿着弹弓从台上弹人,看他们躲避弹丸的狼狈相取乐。赵盾屡劝他都不听。又有厨子烤熊掌没烤熟,他把人杀了,尸体装在簸箕里让美人们把抬出去示众。赵盾看到灵公杀人,知道问题严重了,不仅自己劝,还发动别的大臣一起劝。这回灵公倒是口头认错了,其实内心里被赵盾这种疲劳战术搞烦了,于是派人去刺杀赵盾。结果派出的刺客不肯刺杀赵盾,自己自杀了。灵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这回不派人杀你了,是请你赵盾到我这里来,先把你灌醉,而后取你的性命。但这万无一失的计策被灵公自己的一个厨子破坏了,厨子放跑了赵盾。估计这名厨子恨透了灵公杀自己的同事,也害怕什么时候这位2主把自己也给杀了,赵盾怎么说是为那位冤死的同事说过话的,而且据说这位厨子当年快饿死的时候是赵盾救过其一命,现在也算报恩吧。

看来晋国国君铁了心要杀自己,赵盾就只有跑路这一个选择了。那就跑吧,可跑到晋国国界附近就停下来了,等在那儿就是不出境。没几天,有消息传过来,自己的兄弟赵穿在桃园把这位国君给宰了,还派人请他回朝主持局面。于是赵盾回都复位,派遣赵穿请晋襄公的另一个弟弟黑臀(看这名字起得)立为晋成公。

这间著名的弑主事件发生在晋灵公14年(前607年)。当时的晋国太史董狐记录到:“赵盾杀了他的国君”,并将此记载拿给朝中的人看。赵盾辩解说:“凶手是赵穿,我并不知情,我无罪。”可惜没有人同意他的意见。后世的大圣人孔子感叹道:“董狐真是古代的良史啊,写史书据事直书不加隐晦;宣子赵盾也是位贤良的大夫,却因为法礼而蒙受冤屈,真可惜呀。他如果逃出国境,就可避免此冤枉了。”看看,人家大圣人就是会说话,两边不得罪,还把要说的都说清楚了。太史公司马迁就说得比较冲:“你是国家的正卿,逃亡时又没有出晋国的国境,返朝后又不诛杀弑君凶手,不是你主谋杀了灵公又是谁呢?”呵呵,直接盖棺定论了。 这个弑主事件 将成为十年后另一个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的原因。

晋成公一上任,赵盾就申请恢复公族制度。公族制度是晋国搞的一种封赏国卿子孙的制度,国卿的嫡子可以获得公族的官衔,还可以分得一些土地;其他的儿子可以获得余子的官衔;小老婆生的庶子可以获得公行的官衔。当然,封赏公族的事情要看晋公的心情,以及国卿的重要程度。毫无疑问赵盾同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晋成公本人都是他扶植上来的还能不同意?由于赵盾对于姬氏的恩惠至死不忘,他说:“如果不是姬氏的谦让,臣现在就是一个狄人。”所以他把赵氏宗主的地位让给了赵括,因为他是姬氏的爱子。不过赵盾自己就是国卿重臣,于是在晋成公元年(前606年),晋成公封赵盾为赵家“旄车之族”的族长,封赵括为赵衰故族的公族大夫。--这关系还是有些复杂。晋成公很大方,统统封赏土地。赵同、赵括和赵婴三兄弟封赏于原、屏、楼三地,所以他们又称原同、屏括和楼婴。现在分析,让赵括当族长哪里是感恩姬氏,这分明是赵盾在为他的弑主大罪作被灭族的防范准备。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赵盾的身体也逐渐衰弱,主持国政也改由郤缺。郤缺上台后马上任命赵盾的儿子赵朔为下军辅帅,说明赵朔已经走入重点培养的国家领导人的光明大道上了。这是晋成公六年(前601年)。这里解释一下,晋国有上中下三军,中军协调上下两军。各军设有正帅和辅帅,其级别从高到底是:中军正帅辅帅,上军正帅辅帅,下军正帅辅帅。另外,进入军队获取军功是取得国卿地位的一条捷径,所以晋国军队里的年轻将领都比较激进好战。这种军功体制有好有坏,下面紧接着的晋楚邲之战就充分展示了它坏的一面。

史料记载赵盾去世在晋成公的儿子晋景公上台之前,也就是前601年到前600年之间,和晋成公也就死在前后脚。按照当时的规矩,长子赵朔要回家守孝三年。所以赵朔再次出现就是晋景公三年的前597年,新的世纪开始3年了。这一年,楚庄王又去进攻晋国的盟国郑国。根据同盟协议,晋国有义务保护郑国。鉴于楚国的强大,这回晋国尽出三军。看看双方的出场阵容就知道这是超豪华对阵。楚军:主帅是楚庄王;沈尹率领中军;子重率领左军;子反率领右军;如果这些人除了楚庄王外你都不熟悉,不要紧,丞相孙叔敖也在军中,这位你肯定认识,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晋军:荀林父是中军主帅,先縠为辅帅;士会(又称随会)率领上军,郤克作辅帅;赵朔率领下军,栾书作为辅帅。看到没有,赵朔现在是下军主帅了,这是不小的进步,因为其他五帅的来头都很大,荀林父和先縠是在晋文公时代就领兵打仗的,是老搭档了,可每回都是荀林父压先縠一头,这回也不例外;士会是晋襄公时期的将领,还和赵盾一起劝谏过晋灵公;郤克是郤缺的儿子;赵朔的辅帅栾书(又名栾伯)是栾枝的孙子,栾家也是三世为卿,栾枝是和赵朔的爷爷赵衰一起为晋文公效力的功臣。赵朔的几个小叔也都到齐了,其中赵括、赵婴齐担任中军大夫,赵同担任下军大夫。另外赵朔的堂弟赵穿的儿子赵旃也在军中,这小子正琢磨着怎样利用这次战争立功进爵呢。还有一个人,韩厥,后来复兴赵氏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后来韩国的祖先,这次在军中担任司马。

三军行到黄河边,情况发生变化:楚国降服郑国并和郑国结盟。荀林父就有些想退兵,等楚国撤兵以后再去收拾郑国。士会从战术角度对这个意见非常同意,但先縠不知吃了哪门子药就是不同意,认为这是畏敌,有失大国的体面,让属国看笑话。先縠不但说,而且独自带领他的部队先行渡过黄河。这下荀林父可真着急了,因为他知道先縠那点部队是羊送入楚军这个虎口,到头来兵败的责任自己要全担了。这时韩厥来劝荀林父说:与其一个人担责任,不如让三军过黄河,和楚军拼一拼,取胜就有功劳,若失败了责任也是六个正辅帅共同担当。于是晋军渡过黄河。

再说楚军这边,也是麻杆子打狼两头怕。听到晋国军队已经渡过黄河,楚庄王就想要回去。有个叫伍参的给他分析晋军的情况,说:晋国国君是刚刚上任,在军中提拔了很多新人,新人作战经验不足又冲动好斗,而且不听指挥;中军辅帅先縠更是刚愎自用,摆明了不听从荀林父的命令;所谓上行下效,晋国三军都是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岂能不败?于是楚庄王决定和晋军一战,并放出两手麻痹晋军的计策。

计策之一是派郑国人到晋军中去,说楚国军队现在情况很糟糕,晋军与之一战必胜之,并答应郑国将帮助晋军。这让先縠像打了鸡血似的,直嚷嚷自己的判断正确,号召大家加官进爵就此一战。一群年轻将领也跟着兴奋不已,比如赵括赵同等等。当然,晋军中也有明白人,下军辅帅栾书就是一个,他认为楚国自楚庄王一鸣惊人以来,楚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就没有松懈过,而且现在楚国良臣猛将众多,是不容易战胜的;郑国就是一墙头草,哪边赢了倒向哪边,不能听郑国人的。下军主帅赵朔听得直点头,连连说:“栾伯说得对,按他的话去做,一定能使晋国长治久安。”看来赵朔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楚国的计策之二是派官员到晋军中去求和。这事比较对三名主帅的胃口,除了先縠外另外两名辅帅也很同意签订和平条约。虽然有几个小年轻不想就此撤兵,到楚军阵前去闹了一通,但这无碍其他晋军将领做打包袱回家的准备,比如中军大夫赵婴齐就被派到黄河边准备船只。

只有上军主帅士会做了以防万一的准备,他派人带领七队人马做埋伏以防楚国偷袭。所以晋军做向右转移时,上军没有动。当楚军发动突然袭击时,作为攻击士会军的楚军看到攻不动晋上军,就转向攻击晋下军。士会也趁此机会亲自断后,掩护他的上军安全撤离。

中军直接面对的是楚庄王率领的楚军精锐,荀林父完全抵挡不住,他当时也是脑子一片混乱,在军中击鼓宣布:“先过河的有赏。”于是中军下军争先恐后的争夺船只,先上船的人用刀砍断后来者攀着船舷的手指,船中砍断的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下军最惨,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楚军。赵朔和赵同还是靠赵旃给的两匹快马才脱离险境,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这就是著名的晋楚邲之战,时间是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以楚国完胜告终。

按当时的规矩,败军之将是要受死的。这次失败的第一责任者是荀林父,第二责任者由赵朔和先縠争夺。荀林父很明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请求处以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不过士会劝谏说:“不行,现在杀了主帅,以后连个扳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以前晋文公时代楚国就干过这种傻事,所以我们不能干。” 于是荀林父被赦免。

先縠比荀林父更加明白,直接逃到狄人翟国去了,并且与翟人谋伐晋,并在第二年进攻晋国。晋景公一气之下把他的家族全杀光了。

既然荀林父都放过了,晋景公就不好处置下军主帅赵朔,但心里窝火啊!自己坐的这个位置还没有坐多久,就碰到这么个大败。这时司寇屠岸贾凑过来说:十年前的赵盾弑君案还没有个了断,现在正好可以用这个理由处置赵朔。在当时司寇的职责是驱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晋景公当即点头:“好,这事你去办吧。”(这一段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纯粹推断出来)

于是屠岸贾遍告诸败军将领说:“当年是赵盾弑君的,现在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子孙还在,所以我作为司寇大夫又有责任诛杀他们正法,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去完成任务,维护法律的尊严。”人人都知道这事情的原由,这些将领就分成两派,支持的认为这是立功赎罪的机会,反对的由于邲之败之罪而都不敢开口,包括赵朔的三个叔叔。只有韩厥劝阻,但屠岸贾根本不听,拉着部分将领杀向赵朔家。韩厥赶紧快马通报赵朔,让他快跑。但赵朔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是跑不掉的,于是就求韩厥以后能帮助赵家复兴。韩厥答应下来。

紧接着下宫之难发生,赵家的“旄车之族”被灭族,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流传后世了。有两点要说明:一是赵庄姬应该是晋成公的女儿不是姐姐;这是因为只有是晋成公的女儿才和赵朔同辈,不然赵朔就娶了个姑姑公主了;另外就算她是晋成公的姐姐,到前597年晋文公都死了三十一二年,赵庄姬怎么说年纪也有三十好几四十岁,那时候都可以当奶奶了,还生什么赵武;还有十年后她五十岁高龄还能和赵婴齐偷情,那她真是妖精了。第二点要说明的是为赵武替死的不是戏剧里说的程婴的儿子,而是从外面找的穷人家的婴儿。

说到赵庄姬和赵婴齐偷情,这事发生在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反正这一年他们的奸情被发现,至于之前苟且了多长时间就不得而知了。赵同和赵括对小兄弟的行为很生气,知道后果很严重,所以要把赵婴齐赶到齐国去。赵婴齐开始还不想去,说:“有我在,栾氏就不敢乱动。我逃亡,两位兄长恐怕就有忧患了。我别的本事不及你们,但镇住栾氏却是我的强项,所以你们放过我没有坏处的。”但赵同赵括不听,赵婴齐最终起身到齐国去了。

这时的晋国各大家族势力膨胀,已经威胁到晋公的权利了。晋景公希望削掉这些家族的势力但就是找不到好办法。虽然各大家族之前矛盾重重,彼此攻击,但其结果是此消彼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时赵庄姬为了赵婴齐的缘故,向晋景公诬陷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栾氏、郤氏可作证。” 作乱是大罪,晋景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罪名灭掉一个大家族。于是在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六月,晋景公下令族灭赵同和赵括。

也就在这一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自己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问韩厥,韩厥对晋景公说:“赵衰的功勋,赵盾的忠诚,造就了君王的大业。但他们却没有后代来继承,这让功臣们害怕。贤明君王是不会让功臣们吃亏的,他们会封赏功臣的子孙,让大业保持能够几百年。” 见晋景公动心了,韩厥就告诉他赵武的身世。于是晋景公就立赵武为赵氏的继承人,归还了赵氏的田邑。

赵武就是后来战国时期赵国的祖先。

另外,真正的弑君凶手赵穿这一支在这段惊涛骇浪中安然无恙,儿子赵旃后来还跻身六大国卿之列,并且在前578年担当新军主帅。

通宝推:浣花岛主,西瓜子,李根,迷途笨狼,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