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黛玉之死 -- 花大熊

共:💬64 🌺20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王太医中规中矩

诊的好,办法也对,见肺之病当传之于肝,必先实肝,补之以辛,助用甘,益以腥咸。这是可以从《金匮要略》套出的办法,王太医主张疏肝固肺,这是暗合了这个治则,肝的特性易郁闷,疏之以健,对于一般肺病,即刻无咳见咳嗽,有咳见转强,此时把咳嗽治好,病就彻底好了,可是肺痨不行,咳嗽加重,会出血加重,形成更严重的虚中带实,到时攻补双难。故而必同时固肺。所以王太医第一步是走对了。

但是还远远不够,首先是对肺痨的定性,单纯肺阴虚还不够,古代把它归入骨蒸一类的痨病(从骨头感到发散出来的火热),似乎更合理,联系到骨就要联系到肾,所以要助以腥咸,龙骨牡蛎之类加上降气之药如杏仁才能做到真正的封髓潜阳。其次是阴虚之中有实证,这个可以从其五更容易醒可以得知,五更左右是肺和大肠的时间,只有里面有多余的东西才会助挡经气的畅行,反弹出表绕道而走,人就醒来。这个实证多半是血证引起,实(瘀)不受补,造成补阴的困难,这个必须考虑。其三要顾及心火刑金,肉桂木之火直接补心君之火,杀肺迅捷,非常人之思。君火宜导不宜消,用天王补心丹虽不过消,但导法全无,故日即便疏肝之后胃口仍旧难开。(人参古来为补津因而补气,如同为液压机补液压油,到了刘元素变成补肺之阳,如果按照古意倒是导心火入脾土的一个选择)。

明清之后,中医风格为之一变,趋于越来越精致玄通妙曼,几乎看不到发端之初的大刀阔斧,冲锋杀敌。。。。。这好像是儒家学说到了魏晋,大家都喜欢写贴谈深入谈创新不喜欢还原践行,结果反而生出很多猛人。清初清末的中医在新学说取代旧学说的情形中倒也生出一些猛人来。可惜猛人注定和太御无缘。

小说案例却能引起分析的全部兴趣,只能说曹雪芹讲的都是人生事,心头话。

通宝推:左手拈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