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穷孩子,富孩子;我在成长期对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观察 -- 酥油茶

共:💬24 🌺21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穷孩子,富孩子;我在成长期对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观察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小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本省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教育行业的普通工作者。

在我出生之后到上小学之前,感觉当时的社会还是一个比较平和的气氛,我家当时住在给该市干部盖的筒子楼里,周围很多家庭都是市领导或者市领导的亲戚,大家都住着一样的房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似乎经济条件也差不多。

幼年的生活里,街上还没有私车,购物只有去小卖铺和百货商场,社会上也没有后来那种戾气,我还记得四五岁的时候陪母亲购物,多次踩大人的脚,只得到一串“小淘气”的称号。

生活上,大概因为是独生子女,还真的没有感觉到匮乏,物质上也好,精神上也好,那都是一个大爆炸的时代,从记事起就有电视看,婴幼儿杂志阅读,动画片是日本美国产的,儿童读物也喜欢动不动来个《格林童话全集》,《世界儿童文学全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典藏》等等。

小时候因为肺炎,有过一次长期住院,印象也很好,住在两人间里,医院也算是窗明几净,同病房的小姑娘,后来知道是副市长的女儿。

那时候天空还是蓝的,晚上还是有繁星满天的,和姥姥在街上走路,天上还是有老鹰和乌鸦,水里也是有鱼的。

之所以强调这些,因为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那一年,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里的水变黑了,鱼和蝌蚪都死了,天上也看不到乌鸦和飞鸟了,这个事情对当时的我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直接导致我后来在大学从事环保事业。当然,随之相伴的还有一系列我不清楚的事情,却默默地改变着社会的结构和思想。

那一年我入了小学,是按学区就近入的一个普通小学,由于父母没有择校,班上同学基本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子弟,这一点我也是后来才发现的。

和同学们比起来,我不算笨,但也不算很聪明,至少比速算的话,还是有几个男生比我强的,有必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商,确实有天生分布的成分,我天生资质只能算中上,但因为环境熏陶,我读书比其他孩子稍微多一点。

三年级之前的学校教育,也实在很教条,但老师们已经在言谈之中显露了对美国的无限崇拜,讲一个人多么多么厉害,就是有以他去了美国为结语的。话说四年级暑假,我见到了从美国回来的亲戚,和我妈同龄,却又黑又苍老,皮肤差得惊人,神态疲倦,让还是孩子的我对美国产生了本能的反感,虽然听说那里有吃不完的黑巧克力。

三年级换了班主任,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所有孩子一个个站起来,自报家庭成分,然后我发现自己是唯一的知识分子家庭,其它孩子要么是工人,要么是做买卖家庭的。对社会阶层,我小时候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发现工人家庭的小孩住得离我家并不远,但是是平房,虽然他们说话难免有点流里流气的,有一些也不学好,但是大家都在一起一样的玩。而且他们还懂得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更何况买卖家的小孩从小就开始帮家人联系生意,接待客户,也是我所不能比的。

但从此后我就被“特殊对待”了,随后又出了几件事情,比如数学老师“偷”我的卷子之类,让我父母下定决心给我转校,转到了一个“好”学校的“好”班。

说“好”,因为这个学校和班级得到了无数荣誉和奖状,但是事实上,只是因为这个学校特别能揽事儿,让孩子们参加各种表演,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敢为了奖状,到教务主任那里撒泼而已。而这个班的班主任,无数次地说“我只是一个小学教师,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谁看得起我们呢?”于是她就把训斥,打骂班上这些大多都是官员富商家庭的孩子,向他们的父母索贿,要求各自好处,作为对这种不平的补偿。同时,这些老师都在外面开辅导班挣钱。

可见,就在我上小学的四年内,社会已经翻天覆地了,越来越多的人从筒子楼里搬了出来,电话机开始普及,而“先富起来”的人们开始占据各种社会资源。

我对此还是浑然不觉,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我是属于从小不开窍的那种人,对阶级没什么概念,我是在一个远远的距离,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而和我相交的一个女生,家庭贫寒,对阶级很敏感,曾经很多次对我说“你和他们不一样,虽然你是干部家庭的,我以前从来都会和干部家庭的孩子保持距离。。。”她因为某种原因被某一部分学生孤立,似乎和家庭条件有关。

被这个班主任折腾过一年多之后,终于换了两个上年纪的,毛主席时代接受教育的老师,学习才步入正轨,这两位老师的思想和为人还停留在《乡村教师》,《班主任》的时代,还在以教育感化小混混为荣,读到《十里长街送总理》还会哭,但她们对教育是认真的,对学生是严格的。

同时,读书的时候,街上开始有人喊“面粉二厂送面了”那是下岗自谋生路的职工,老师说,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他们,我的前一个班级的同学,应该有不少人的父母在面粉二厂,就我看来,论智商和学习刻苦度而言,我前一个班级的同学绝对不亚于现在这个班级,但我很谨慎的怀疑,他们得到的教育机会将无法和后者相比。

前一个班级的同学,我后来见过几面,除了学习最好的上了还过得去的学校,还在大学时寒假见到过一个女生,却被她脸上的黑气震住,不是脸色不好,而是一种我难以形容的气氛。我不知道其他那些同学怎么样了,无法抑制内心的担忧。

后一个班级的同学,以及我上初中时的另一个富贵班上的同学的状况证明,学习好不好,对这帮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可以在高中,大学,或者硕士生阶段出国接受教育,至少,不用继续在国内呆下去。

而我高中在最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的同学的经历,却证明家庭状况的恶劣,绝对是会影响学习的,包括营养,参考书,乃至报考学校时选择都会受很大的影响,特别对于农村的同学,他们能通过中考这一关,几乎是很大的幸运了。

事实上,仅仅就学习而言的话,知识分子家庭的小孩,可以说是占尽优势,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无论如何混个文凭,其他人就难以做到这一点。

这种状况之下,我到了top2的学校里,同学们没有一个农村户口的,简直可以说是不足为奇了。

那一年本科出国读书还没有蔚然成风,班上有的是某某部长的女儿,某军区司令员的儿子,事实上,这些孩子们更加天真烂漫,对阴暗面几无了解,人格基本没有受到任何不良影响,基本上可以说是很好的小孩。他们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难以跳出父母的手掌心,以至于不少人为了独立而寻求出国。

但那些农村和工厂的子弟中的高智商分子,可能就难以摆脱无法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成为蚁族的命运了。

教育这一块姑且不谈,阶层的分化,在我上中学之后已经越来越明显,初中班级里有一半学生交了三万、五万、八万不等的钱读书。高中更是如此,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已经有相当大比例是唯钱和关系是举了。

而继楼房普及之后,有产者很快开始进一步继续买房子,房地产业兴起,各种各样版式和制式的仿洋名的楼盘开始建起。家里新的小区旁边,建起了宝马的销售中心。

然而这个时候开始,社会上的穷人似乎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群体事件开始增加,大部分人的工资在飞涨的房价和各种奢侈品面前显得越来越无力。不过此时我已经离开了该市,只能从母亲的描述中得到只言片语。年轻人的工资并没有什么进步,进城的打工青年在过年前偷盗,抢劫,大街上开始过一段时间就出现“群体性事件”的景象。虽然中产阶级开始把自己的家里修得富丽堂皇,但医院却比以往更加污水横流,肮脏混乱。

我小时候大院里的伙伴们,目前似乎有在推销保险的,我的兄弟姐妹们,有因为找不到工作在读一个研究生学位的,也有在依靠着父母的荫庇过点小日子的,在这个急剧转型的混乱的时代里。我看到的情况是一个尚未成型的社会结构被全球化迅速地扭曲,富士康的园区开进了城市,年轻人被安排进了厂房;同时,我看到的是价值观被空前崇洋媚外化的社会,两相叠加,其可见的后果不能不说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说的是,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小时候被给予的期望,与长大后的现实并不相符。在很多年轻人的眼中,国家并没有与童年时的计划一样欣欣向荣,而是越来越显示出第三世界国家的真相来。

过去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而来者如何,却是我们每一个还活着的人都有责任考虑的。

通宝推:kmy1810,88BaBa,阿蒙2008,三水,dengdeng,秦筝,发了胖的罗密欧,白浪滔天,SkyWalkerJ,和平共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