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波音的噩梦 -- holycow

共:💬129 🌺165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的确,这也是我认为这次经济危机的规模比

29年导致二战的要大的原因。

当今天下经济形势:

2009上半年读报,报称经济乃二战结束以来最糟;四个月后再读报,报称乃1929年以来最糟.

而1929年经济危机乃二战的直接成因

看法是此次经济危机比一战,二战成因相加更糟

网络上有文,说世界贸易逆差83%属于中国而中国今天在制造业的份量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二战前的德国颇有相似之处。

从前老听一句话:无产阶级有力量。这话没错。但力量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有暴力的力量,金钱的力量,信息的力量,有生产的力量,还有毁灭的力量。而消费也是力量-----消费力量的最大来源,就是中产阶级。

计划经济的实质就是战时经济体制。

<美国怎么了——评保罗·克鲁格曼新著>告诉我们:

克鲁格曼生于二战后不久,他回忆自己生长所处的美国,是个平静祥和的中产阶级社会而二战之前,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谓“镀金年代”的美国,则与当今中国颇有相似之处:经济增长,国力飞升,但社会分化严重,劳资矛盾尖锐,道德沦落,纷扰动荡当时政坛为财阀势力操控,工人绝无工会保护,罢工常以流血收场及至20世纪20年代,始有一些变革,但贫富差距依然巨大而对贫富分化的平抑战后中产阶级社会的达成,在克鲁格曼看来,实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之功。

斯蒂格利茨在<全球化的社会成本>一文里也说:

它不仅导致贫困,而且还导致了许多国家中产阶级的毁灭。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也承认,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并未对经济增长与稳定有所贡献。

这两位都是懦狈饵经济奖得主;对他们周围的社会有细致的观察;也证明了我几年以来的看法:忧死哀正在消灭中产阶级;其他发达国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而中产阶级的毁灭正是今天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根源。

西方的豪门望族,中产阶级和弱势群体,是呈橄榄状分布的-----其实这也给贫富矛盾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如果仔细考察,不难发现:那些贪婪巨富的资产,除了向世界其他国家蚕食鲸吞,和利用法律漏斗偷税漏税外,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压榨中产阶级特别在商业公司的架构里,大量消减所谓“中低层管理人员”;造成中产阶级的日益萎缩,也人为制造了一个破败萧条,奄奄一息的经济生态圈;或者说,富者愈富,是通过消灭中产阶级实现的会而上面讲过的“人均收入调查结果”则是一付有效的麻沸散,让中产阶级和前中产阶级们沉迷在一个美丽的假象里当年向某宣传直销的人就拿出资料称:七八十年代一个西方家庭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而今天则需要2.5份-----这不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例子吗?而伴随这着这一残酷现实到来的,是罗伯特清崎的惊叹:西方婴儿潮普遍工作的年代,

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例曾经是-----15:1而从2000到2010年,

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例将降为----1:1。

在西方婴儿潮全盛时代,每一个退休人员要卖出他们所购买用于保值的账面资产(Paper Asset), 在15个工作人口里会有7--9个人买;也就是60%的工作人口。而当

工作人口和退休人口的比例1:1的时代到来时,每一个想卖掉他们账面资产的人会发现他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恐惧:

卖家和买家的比例是1:0.6甚至1:0.5

这股市如何不跌?

现在大概读者可以明白为何在2001年当忧死癌攻打阿富干之际,小树丛在北京和中国政府谈协议,而他要求中国政府允许中国公民购买外国债券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一个何等庞大幽深的无底洞

-----60%这个比例已经在去年忧死癌财经杂志<the daily reckoning>的主编安迪森维金的著作<美元的衰落>的介绍文章里得到了印证:

“全球投资之父”亿万富翁慈善家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的判断作为重要的论证基础:“2005年,时年93岁的投资界老寿星约翰·邓普顿曾经说,最好尽快脱手美国股票美国美元以及过多的美国不动产邓普顿认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将贬值40%,这将会导致美国的主要债权国家,尤其是日本和中国,倾销美元,并促使美国的利率上升,进而造成长期的滞胀他说对了

这个估计也从另一个侧面得到了证实:

2008年12月05日的 一篇网络文章<绝地反击:人民币或将贬值以救中小企业>: 由于受到了美国的巨大的压力,台币兑美圆从40比1上涨到最高25,26比1,-----美圆跌了40%

中产阶级有力量啊!

从里根开始USA就开始向中产阶级开刀了;其表现就是对工会的打击。现在的经济危机不过是中产阶级被剥削的恶果体现之一

通宝推:喝点红茶上会网,我们的田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