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略论“短缺经济学”的理论失误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误导 -- 镭射

共:💬45 🌺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性与经验;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搞不下去,本质上是因为计划经济的价格的信号机制紊乱了,导致政府根部不可能“理性”地组织生产。当年兰格跟哈耶克争的就是这个。兰格认为计划经济可以理顺价格的信号机制,哈耶克则持否定态度。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显然是哈耶克赢了。

计划经济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理性主义的产物。理性主义坚信人的“理性”可以充分地认识世界,并根据“理性”改造世界。19世纪可以说是理性的世纪,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对自己的“理性”充满了信心。

1901年,佛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撕掉了人脸上“理性”的面纱,也揭开了20世纪对“科学”和“理性”不断质疑的历史大幕。从佛洛伊德开始,此后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像薛定谔、哥德尔、纳什、阿罗、哈耶克、波普尔、库恩、福柯等人,他们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质疑了“科学”与“理性”。

以此看经济学就更有意思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以“理性人”为假设,隐含的意思是:人对自己行为的付出与回报,至少能做出比较精确的估计,并以此组织生产、制定策略。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向全社会放大,那就是计划经济的逻辑。

那么再往下推,“休克疗法”之类的东西,虽然挂着个“市场”的旗号,其实还是激进的理性主义的产物,结果导致了一个更大的悲剧。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一个疑问: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真的可以靠少数人“下大棋”来掌控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