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净月澄华——从辽博展览说铜镜简史01 -- 一介书生

共:💬21 🌺1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净月澄华——从辽博展览说铜镜简史01

全文链接在此

外链出处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1、夏商周铜镜——写在最前

世上本没有镜子,臭美的人多了,自然就发明了镜子。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都能成为一个镜面。这使得镜子历史很长,古代的爱美的女子端着一铜盆或瓦盆水就能够照见自己的倩影,这个叫做“鉴”。美中不足的是,淑女们总不能整天端着一盆水跑来跑去,美无法随时随地总是跟随在自己身边,于是,镜子就应运而生了。镜子的历史很古老,在我们祖先刚刚掌握金属冶炼技术不久,青铜镜就横空出世了。镜子的生命很漫长,青铜时代没落之后,青铜镜也保持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古老的镜子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在前4500年的幼发拉底河畔,乌贝德人最早发明了青铜镜,几乎同时,埃及人也铸造出自己的铜镜敬献给法老。仅仅晚了不到700年,中国土地上就出现了第一面镜子,相对于当时与主要文明在其他方面的落后,中国人享受镜子这一发明的时间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出土的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900年)的青铜镜

1.1【夏代铜镜】

中国最早铜镜是距今约四千多年原始社会末期齐家文化铜镜。迄今为止仅见的两面铜镜。其一是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出土的素镜。镜面平坦,有光泽,背面无纹饰,中部有一拱形环钮。其二为1976年出土于青海贵南县的七角星纹镜。背钮已残并饰有不规则的七角星几何图案,角与角之间行斜线纹。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镜子。从此,青铜镜开始了矞矞皇皇轰轰烈烈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爱美是有历史的,看看同时期人们用珍贵的铜做什么吧:

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制造了中国最早的铜片(白铜和黄铜),虽然不知道功用,可以权当礼器。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制造了中国最早青铜器是武器——小刀

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制造了中国最早青铜装饰品——镜子,指环。当然,齐家文化同时出土的还有刀、锥、凿、斧等青铜兵器和工具,同期的龙山文化制造了铜鬶、铜锥。

至于青铜农具,那是需要等到商代以后的事情了…

青铜器最早应用于兵器和礼器证明了一个真理:“国之大事,在戎与祀”。而青铜镜的出现证明了另外一条真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华夏第一镜——齐家文化七角星纹镜

1.2【商代铜镜】

在初试啼声之后,青铜镜的发展很长时间内就是一片沉寂,以至于在本世纪初,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门普遍认为商代之前无铜镜的存在,毕竟,和免费的水面相比,用昂贵的青铜制造镜子实在是太豪奢了。做为天生务实主义者的商朝人大量铸造并留存至今的是精美的礼器、食器、酒器、兵器甚至还有乐器,唯独很少有镜子,这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真理:酒和色的排名是无比正确滴……

在这种男人一统天下,好酒如命,万马齐喑的世界里,一个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有如恒星般光芒四射的女人出现了。她就是妇好。妇好,曾用名母辛、后母辛:性别:女,籍贯:河南安阳,商代有记载以来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商王武丁的夫人。妇好同志生前武功赫赫,死后也是风光大葬,1976年考古学家对妇好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震惊世界的文物,其中就有四面商代铜镜,其中两面为叶脉纹镜、两面为多圈凸弦纹镜,一举打破了商代无镜的传统认识。要知道,至今出土和传世的商代铜镜总共也只有区区5面。从出土的商代铜镜看,均为圆形,形体小而薄,弓形钮,镜面微凸。纹饰用线条组成简单的图案,如叶脉纹,平行线纹等,无规范定型装饰。一言而敝之,就是极度的简陋,对比雍容堂皇、丰赡华美的商代青铜器,可以用寒酸两个字形容。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叶脉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多圈凸弦纹镜

1.3【西周铜镜】

武王伐纣,周代殷商,周人在缴获商朝财宝、美女、生活方式和冶炼技术之后,似乎也学会了商人的坏习惯,同样将青铜镜选择性的忘却了。目前传世和出土的西周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杂器等青铜器数十万件,而铜镜不过区区十余面。出土的西周铜镜均为圆形,镜面平直或微凸,镜身较薄,镜纽有橄榄形、弓形、半杯形、长方形等多种。西周时期以素镜为主,西周晚期,镜背的纹饰发生了变化。第一次出现了动物纹饰,打破了传统的风格。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虽然夏、商就有青铜镜,《周礼考工记》甚至有了“金有六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样详细的关于铸造青铜镜所需要的铜锡比例记载,但出土的铜镜大都是红铜而非青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河南三门峡市土村岭虢国墓地第1612号墓出土的虎鹿鸟纹镜,中国最早动物纹的铜镜

1.4【春秋战国铜镜】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这一变化也反映在铜镜上,就像寒武纪末期生命大爆发一样,青铜镜也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春秋早期还是很寒酸的铜镜到了春秋末期铜镜从数量到工艺终于追上了青铜器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种类极大增加,款式丰富多彩,铜镜图案由素面镜和几何纹镜为主发展成为螭虎纹 、蟠虺纹等纷繁富丽的精美纹路,嵌错、彩绘、镂空等青铜器顶级工艺也应用到了青铜镜上,甚至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方镜。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战国时代青铜镜多姿多彩,精美绝伦。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薄漆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透雕龙纹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镜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中国古人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堂前堂后,明镜高悬,存亡兴废,殷鉴不远。

夏代之前无文字,当时的生活方式只能仅仅依靠出土文物和遗迹来推断臆想;

商代有了甲骨文,铜器铭文很少,但至少有相对可靠的文字和物品作为参照,就是所谓的信史,遗憾的是,镜子这东西在微言大义的甲骨和一字千金的铜器上压根儿就没人提到;

周代更好一些,铜器铭文更加丰富,史料记载也详尽了许多,甚至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彩绘和最早的帛画,只是提到镜子的依然少得可怜。虽然《诗经。荡》中就记载着“殷鉴不远”,不过这个词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说“借鉴”这个词的引申意义。幸好,另一位不知名的女子拯救了镜子的历史,《诗经·邶风·柏舟》中总算提到了“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意思是我心不是一块明镜,不可美丑全都包容。这个大概就是中国历史上关于镜子的最早文字记载。铜镜终于堂而皇之登上了文学舞台,从此辗转于缠绵悱恻的字里行间之中,或用之明心,或用之寄情,或用之言志,或用之谕理。

先秦古籍中涉及镜子的不多,《韩非子·现行篇》说“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兮”,取材于战国史料,成书于西汉年间的《战国策·齐策》记载着邹忌“朝服衣冠,窥镜”都在说铜镜在生活中的功用。而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却记载另一个相似的故事,列精子高“因步而窥於井”,这似乎从另一个方面印证战国时期,铜镜使用还不是十分的普遍。

葛洪撰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曾记载:“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现。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这就是秦王照胆的典故,这种传奇已经近神话了。

在现代人看来,摄影是光的艺术,在古代人看来,镜子就是光的魔术。

这一时期青铜镜流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出现和流行的主要是素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一般都是体薄而圆的,上有桥形小钮。辽博展览中最早的一面铜镜就是春秋时期的斜线三角纹镜。

战国中期流行的花叶镜、山字镜、菱纹镜、兽类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等以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为主的镜类,后期还出现彩绘镜、金银错纹镜等特种工艺镜。

战国晚期至秦末,前时流行的素镜,羽状地纹镜、禽兽纹镜等已很少出土,流行山字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继续流行,纹饰层次分明,主纹地纹相衬托,还出现了三层纹饰重叠的布置法。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春秋 斜线三角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早期云雷地纹镜。弦钮。镜背通饰圆形与三角形相间的云雷纹,属纯地纹镜,内外围各有绳纹一周。素缘。 纯地纹镜出现较素镜略晚,云雷地纹镜出土量尤为稀少。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 羽状地纹镜。羽状纹和云雷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大多也是作铺底纹饰。纯地纹镜始见于战国早期,流行于战国中期,晚期已少见,羽状地纹镜中的羽状纹,是由一个个彼此平等的长方形花纹组成,每个小长方形有羽状、涡料粒状躯体合成,是为缩小的蟠螭纹,有人称之为“变形兽纹”,纹饰为凸起的涡纹和交错的细条组成的精美图案。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 羽状地纹镜。羽状纹的一个变种,其装饰图案的组织和结构都不讲求对称,由环纹、羽毛纹、鳞纹、云雷纹、涡纹、三角形雷纹构成极为复杂的图案,涡纹的中心凸起成乳钉状。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早期四山镜

四山镜是战国时期铜镜中最经典的一款。四山镜镜钮座四角或每边中点各伸出的是一片桃形叶子,叶尖微微翘起,并有狭带向上伸展,靠近边缘处再各连结一个相同的桃形叶,这样就将镜背分成四等分,主纹山字均匀地分市在每—等分内。四个山字均向左旋,每一山字中间一竖顶住镜边,其余两竖之顶端,各有向里转折的尖角。地纹为羽状纹,填以主纹的空隙处。“关于山字纹的寓意,有专家认为山字镜纹饰“是从东周青铜器上的勾连雷纹移植而来。如果把勾连雷纹截取一小段,除去雷纹,则是斜形的山字纹。”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战国中期的四山镜,山字明显变得瘦削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八叶座钮细菱形花纹镜,战国中期,底纹为方连纹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蟠螭纹镜。主纹为四方连续蟠螭纹,底纹为方连纹。

螭是一种没有角的小龙。战国时期的蟠螭纹在器物上应用较多,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身上多为阴线勾勒,尾部呈胶丝状阴刻线。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方蟠虺纹细地战国式镜

蟠虺纹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虺是传说中水中的小蛇,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蟠虺纹镜生命周期相对比较长,从春秋一直绵延到了西汉。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蟠虺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涡纹地蟠虺纹战国式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蟠虺菱纹镜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蟠螭纹镜,兽纹钮,兽目出现了两个小洞,以雷纹和细点纹作为钮座的地纹,外围浅凹圈带,并有一周凸弦复线。主要纹饰为复杂文连的蟠螭纹,浅平雕,其形蟠旋环转。地纹是雷纹和细点纹。整个构图线条活泼流畅,结构富于变化。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蟠虺纹镜

关键词(Tags): #青铜器#铜镜#文化#历史通宝推:原味酸奶,南方有嘉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