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谢绝转版 -- 萨苏
记得以前买过他编的《美语词典》。韩老回忆在UNESCO工作时,有这么一段感触:
20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从中国去的人除了在翻译处从事语言工作以外,还有几位在业务部门工作,其中我比较熟悉的有两位:一位来自北京的水利专家,在水科学处(Division of Water Sciences)工作,另一位来自上海,从事教育研究,在教育结构、内容、方法及技术处(Division of Structures, Content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ducations)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公务员聘自所有的会员国,名额按各会员国缴纳会费的多少而定,职务高低则量才录用。中国人在教科文组织中最高的职务是中文科科长,在业务部门的几位,可以说专业知识、办事能力都是佼佼者,但就是无缘于Director of the Division(处长)。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全面。比如在这种国际机构担任主管的人,英语水平必须过硬,主持会议时,不能局限于只会讲“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现在宣布开会),Our first speaker, Dr. Brown, will speak on……(第一位发言的是布朗博士,题目是……)”等套话,在会议结束时还要进行归纳总结。如果是决策讨论会,还应就如何处理一些分歧意见发表观点或看法,这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巧妙的协调才能,还要具有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
作为主管,经常要撰写文稿,一般是口授,女秘书同步打字成文。当时我国去的专家,无人能胜任这类工作。泱泱大国,由于英语能力见拙,派出去的专业人员,只能屈就低级职位。面对这种尴尬,我们心里确实有几分酸楚,也很不服气。在世界组织里,中国人的才华不比其他国家的人低,就因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弱,在竞聘高级职务时,往往难以取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吴建民的“要先给对方好处”不就是慈禧的 15 非真 字196 2011-01-08 22: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