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如果是我,有人拿南京8-90年代发生的事来否认我回忆的同时代的天津的事实,我的反应很可能就是,不和这个人再争论下去了。这不过是个网络论坛而已,又不是警察叔叔问话,没理由一定要回答别人的质疑,尤其是觉得质疑非常非常不合理的时候。
他人现在在国外,这事又发生在好几十年以前,他只能回忆出这么多,又没地方找证人证物(或者说太麻烦)你说怎么办呢?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再理你了呗。
当然,他的描述方式是带有偏见的。这也是亲历者经常的问题,对那个时代描述带有偏见是个普遍的问题。SOD蜜同志不还坚持称那个年代”封闭落后“吗,从某些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的。我只是觉得,指责别人“发明”无助于让亲历者更多的回忆历史。而让亲历者更多的回忆历史正是你的目的。所以你的表达方式对实现你的目的没有帮助。
从亲历者回忆中其实可以搜集有用的信息,比如加东就说,当时同级别工人,内蒙的就比天津工资高不少,说明当时的政策确实是向边远地区倾斜,促进全国平衡发展的。
再举个例子,我父亲、胡哥、影帝,高考其实都在1960年,但是据我父亲说,当时天津的政策是出身不太好,但是成绩好的人,只能上地质、钢铁、水利学院等学校(影帝就上的地质学院,呵呵)。但是胡哥据说出身也不好但一样上了清华,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即使是”全国一盘棋“各地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PS 更正一下胡哥是1959年高考的,看来1960年的政策还真向左转了。
要不影帝对那个时代耿耿于怀呢,名校梦就这样破灭了,理解他们吧,我爸据说也是成分不好没上了大学。
虽然当时的政策有其合理性,但对亲历者的不公平感应该给予理解。
按时间算,1960高考的人正是1948年开始上学,1948年正是全国解放的开始。所以从1960年后,大量解放后得到受教育机会的翻身阶级的子弟,还有广大革命干部子弟,开始达到了中、高考年龄,所以从政策上向他们倾斜,以及他们的呼声反映到政策层面,是正常的。不过在那个年代,在升学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以这种政治划线的方式表现出政策的倾斜,是有其时代特点的。
事实是到1965年,高考招生成分不好的人还占了30%左右。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选择性记忆”如何? 1 土拨鼠yuanap 字111 2011-02-21 06:55:18
🙂要不叫“片面回忆”? fighterbruno 字56 2011-02-17 19:58:11
🙂好像有问题 达雅 字453 2011-02-18 03:27:55
🙂不一定哦
🙂我觉得加东就是随口胡诌被抓了现行 1 达雅 字603 2011-02-18 04:45:19
😄让想象飞 加东 字181 2011-02-18 13:20:16
🙂随口“几十年不加工资”的加东,比 njyd 更权威么? 3 达雅 字137 2011-02-18 16:18:47
🙂随口就是不抱怨不加工资的,不算发明吗 1 fakeone 字41 2011-02-19 1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