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达雅:你真的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吗?我现在很怀疑

    我发现我越来越堕落,竟然像“皇帝新衣”中的小孩一样,告诉压根没经历过毛时代的毛左们那年头老百姓非常困苦,城里人几十年不涨工资,农村有更多人吃不饱饭。於是乎,我在虎年的最后一天,在西西河赚到了第一个5毛,哇哈哈,发达啦

    祝更多的河友在兔年里财源广进,天天都能挣到大把大把的5毛,噢耶

    • 家园 继续怀疑加东在发明历史

      本贴继续怀疑加东在楼下的小故事

      再告诉你一个细节,我当红小兵的时候,一项任务是在天津的和平路上把路边的自行车推到存车处,车主需交罚款才能把车领出来。那么车主为什么不愿意把车直接存到存车处?主要原因是存车要花2分钱

      是在发明历史,证据是 njyd 出来说罚款这事在70年代“红小兵”还存在的时候不可能发生。njyd 关于1979年以前的事的信誉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就相信这事不可能发生。但是鳕鱼的信誉也很好,所以鳕鱼出来证言说加东是在毛泽东时代生活过的,那我也相信鳕鱼。但是两者都相信以后,结论就是加东在发明历史,把一件毛泽东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成是毛泽东时代的了。

      这个帖子发展到现在很欢乐,成为我和加东的互相调戏。但是究竟谁调戏谁,还得看后续发展。当然加东可以继续宣称“我就是在调戏毛头派”“我就不给你们讲我的经历”,以一种阿Q的姿态宣布自己调戏成功。但事实上,只要加东无法正面回答这个“发明历史”的指控,其实都是在被调戏中。因为以后不管加东说什么,我都可以跟在后面说:“加东老公公,给我们再讲一遍当年您在和平路上推自行车的故事好不好?”

      • 家园 我印象中,路边罚款是80后的事
      • 家园 信中国年死刑一万的还调戏别人那

        链接出处

        加东顶多说的不确切的是交不交罚款,还是

        补交停车费。还未必是错的,毕竟南京老兄

        不在天津。

      • 家园 “发明”二字要慎用

        每个人对经历过的历史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轻易不要用自己的常识否认别人的亲历。俺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解释过了,这件事具有合理性,因为商业区内是不允许放自行车的。至于罚款,虽然更大的可能性只是补交存车费,而加东也说记不清到底是交多少钱了(他当时是小孩,人家交多少钱也不会告诉他)。但也不能用南京的经验来否定天津的事实。因为中国很大,WG持续时间也很长,有些地方在某些时段,特例出现也不足为奇。

        对“罚款”的可能解释

        1、没有罚款,只是补交存车费。但有可能被解释成“罚款”,因为对于车主来说,感觉上也是相当于罚款的,因为要支付的存车费也属于计划外开支。

        2、真的有超过存车费的罚款,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这种存车处的所有者其实是当地街道。如果有罚款,收益者也是而乱收费的冲动,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几乎是随时产生的,文革时期也不例外,,控制得好,发生的少,也不代表绝对没有。只要是没人举报,就可以收下去,而一般人,被多收了一点存车费,一般情况下也会自认倒霉,也犯不上去举报去。更何况,加东所述的应该已经是文革后期的情况了,说不定已经是小平同志复出整顿时期了。不是很多人说吗,小平的复出整顿为后来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你的目的是让亲历者更多的说出当时的情况,口述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但是动辄说别人发明历史无助于你的目的的实现。

        • 家园 那你给个建议替换“发明”吧

          如果建议合理,我会采纳。

          • 家园 “选择性记忆”如何?

            最近这个比较流行,对于写文章来说,对一些实验结果偏向性的采纳,选择性的摘取数据结果,挺多,算学术不端之一

          • 家园 要不叫“片面回忆”?

            发明历史,在网络语言里基本就是造谣的意思了,这有点严重。

            • 家园 好像有问题

              “片面回忆”就其字面意思而言,问题出在“片面”,回忆本身还是准确的。例如,我1984年的生活是快乐的,但是没有电子玩具。如果我只说:“1984年连电子玩具都没有!”那大概可以算是“片面回忆”。

              但是加东关于“红小兵推车”的陈述,如果是回忆,那很可能至少是“错误回忆”。更进一步,我们正常的回忆如果被 njyd 那样质疑,一般要么拿出其他细节为自己辩护,要么承认自己记错了。而象加东那样嘴硬但又不进一步为自己举证的,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我觉得加东的陈述可能不能算“回忆”。

              • 家园 不一定哦

                如果是我,有人拿南京8-90年代发生的事来否认我回忆的同时代的天津的事实,我的反应很可能就是,不和这个人再争论下去了。这不过是个网络论坛而已,又不是警察叔叔问话,没理由一定要回答别人的质疑,尤其是觉得质疑非常非常不合理的时候。

                他人现在在国外,这事又发生在好几十年以前,他只能回忆出这么多,又没地方找证人证物(或者说太麻烦)你说怎么办呢?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再理你了呗。

                当然,他的描述方式是带有偏见的。这也是亲历者经常的问题,对那个时代描述带有偏见是个普遍的问题。SOD蜜同志不还坚持称那个年代”封闭落后“吗,从某些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的。我只是觉得,指责别人“发明”无助于让亲历者更多的回忆历史。而让亲历者更多的回忆历史正是你的目的。所以你的表达方式对实现你的目的没有帮助。

                从亲历者回忆中其实可以搜集有用的信息,比如加东就说,当时同级别工人,内蒙的就比天津工资高不少,说明当时的政策确实是向边远地区倾斜,促进全国平衡发展的。

                再举个例子,我父亲、胡哥、影帝,高考其实都在1960年,但是据我父亲说,当时天津的政策是出身不太好,但是成绩好的人,只能上地质、钢铁、水利学院等学校(影帝就上的地质学院,呵呵)。但是胡哥据说出身也不好但一样上了清华,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即使是”全国一盘棋“各地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PS 更正一下胡哥是1959年高考的,看来1960年的政策还真向左转了。

                要不影帝对那个时代耿耿于怀呢,名校梦就这样破灭了,理解他们吧,我爸据说也是成分不好没上了大学。

                虽然当时的政策有其合理性,但对亲历者的不公平感应该给予理解。

                按时间算,1960高考的人正是1948年开始上学,1948年正是全国解放的开始。所以从1960年后,大量解放后得到受教育机会的翻身阶级的子弟,还有广大革命干部子弟,开始达到了中、高考年龄,所以从政策上向他们倾斜,以及他们的呼声反映到政策层面,是正常的。不过在那个年代,在升学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以这种政治划线的方式表现出政策的倾斜,是有其时代特点的。

                事实是到1965年,高考招生成分不好的人还占了30%左右。

                • 家园 我觉得加东就是随口胡诌被抓了现行

                  不说了至少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另一种是理屈词穷。但目前这个局面,加东是没法说 njyd 不可理喻的,反过来倒是有可能,事实上也确实是 njyd 不再理加东了。

                  我觉得,“红小兵推车罚款”基本是加东一个随口胡诌,他欺负我比他小没经历过毛泽东时代,觉得我拿他没办法。我本来确实也拿他没办法,但是 njyd 一站出来加东就杯具了。

                  我是相信 njyd 的。我不相信在1978年以前天津搞罚款。因为一直到80年代中期,罚款还都基本是个新生事物。而在毛泽东时期,好像是不兴赤裸裸搞经济处罚的。数学就说,当时解放军战士都可以“压床板”不出操不训练,部队都不能怎么样,只能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那直接对普通群众罚款确实不太可能是真的。

                  • 家园 让想象飞

                    我是相信 njyd 的。我不相信在1978年以前天津搞罚款

                    身在南京的njyd的关于天津的话,很权威嘛

                    你相信的,就是历史;你不相信的,就是随口胡诌。真懒得答理你

                    • 家园 随口“几十年不加工资”的加东,比 njyd 更权威么?

                      你还不如我呢,我至少还考虑一个

                      信誉问题,而你是:

                      加东说的,就是历史;

                      说加东不对的,就是胡诌.

                      再说了,你既然懒得理我,回我这个帖子干啥?

    • 家园 关于平均工资,深刻反映了立场对观点的影响

      50、60年代职工平均工资无明显增加——这是一个说法,暂定为说法一。

      90年代农民工平均工资无明显增加——这是另一个说法,暂定为说法二。

      这两个说法,在事实层面,我认为都是正确的。因为平均工资=工资总额/职工人数,很简单的算法。除非你认定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数字不可采信,否则具体数字就没什么争议。

      问题在于,如何理解这些数据。比如对说法一,有人认为这反映了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缓慢,由此引申出对前三十年制度的批判;比如对说法二,有人认为这反映了改革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缓慢,由此引申出对后三十年制度的批判——看看,多么相似的表达方式——我在写的时候甚至用了“复制粘贴”功能,只要改改关键词就可以了。看似对立的说法,其实反映了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过程,对立的仅仅是立场。

      似乎可以做出一个假定:仅同意说法一的引申(见上文),是体制派(当然是自封的,下同);仅同意说法二的引申,是毛派;同时同意两种说法的引申,是普世派。可能有出入,但是作为衡量政治光谱的工具,我觉得是基本准确的。

      但是,“平均”如果不和“结构”联系起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赤道几内亚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比中国高出一倍以上,但是那是因为矿产的收入,它的经济结构、生活水平要比中国落后很多的。上面两种说法的引申,都忽略了两个平均水平之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前三十年,让一个农业国具备了工业化的基本架构;后三十年,则把这个国家多数人口全面卷入了工业化进程。两者联系起来,就是人类的五分之一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历史变迁。

      这种变迁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经常是沉重的,甚至残酷的代价。我们可以对这种代价的支付方式、承担群体做出自己的判断,包括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但是这种变迁本身,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在农业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