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亚民族的心理特征及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面临的挑战 -- 酥油茶

共:💬44 🌺28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鸭MM又搞宏大叙事了

我觉得吧,东亚民族的心理特征,工业化,这些题目都太大,你一个个分开来说比较好。你用一个羞耻感统领一切,还是搞自然科学的一元论思维在作怪。大的不说,挑几个Bug:

1,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确实是分析民族心理的经典之作,但她自己在书中说了,这种分析只适用于日本民族,其他东亚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是明显有别于此的。分析问题要具体化。

2,你混淆了“力量”和“方向”两个要素,具体来说,日本民族是以“他人的评判”为价值尺度的,就像《菊与刀》中举的例子,一个武士杀了人,若没被人看到,那就可以当没发生过,若被人发现了,他就必须切腹。问题在于,“他人的评判”是个不可测的东西,发展到最后,必然成为强权逻辑,即谁狠听谁的,所以日本必然是依附强者的,属于“有力量没方向”。

而中华民族的羞耻感是有一个内在评判尺度的,核心就是“仁”,外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展到后来,就是心学的“心即是理”。所以儒家是把人的内心当做一个完整的具有价值评判功能的能量体的,并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至于方向,则需要上一代的传承和教诲,启发心智,明心见性。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可能会被外部力量打断。所以你看到的平常人,会有因羞耻而迷失方向的现象,就像鸦片战争至今的国人。

至于西人,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下的西人,倒更接近于你所说的“罪恶感文化”,这点你看本尼迪特克的书不仔细,她是明确提出来“羞耻感”和“罪恶感”不同的。“羞耻感”着眼点在于个人和群体的关系,“罪恶感”的核心在于死亡恐惧,日本人和西人的问题就在于在这两点上走的太远,力量是有了,但整体却容易堕入无节制状态。而国人经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再加上一百五十年的复兴之路,整体处于一种迷蒙而重启的状态,这时候套哪种范式都是不合适的,需要仔细分析,小心求证。推荐你看几本书:

1,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把传统文化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人生结构的架构描述的很清楚,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拿来作参照是很好的,过去的东西基本总结到了。

2,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这个是大部头了,近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思考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源流,你会发现你想过的问题前人基本都想到了。读完此书,一个基本的想法是,对于未来,不着急做价值判断,不着急下结论。

3,研究西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少不了要读的。至于现当代,可读的不多。孙隆基还有本《杀母的文化》是总结美国文化的,可以试着读一下。美国近一百年来没有伟大的思想家,实干家倒是有,你不妨多总结一下目前的生存环境,对于将来要走什么模式,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答案

通宝推:空格,廣雅疏證,虎王2006,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