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电影笔记】To be or not to be -- 意闲
看到这里有一篇关于《国王的演讲》的精悍评论,也分享一下我对它的看法。不过我就不追究输赢,单纯欣赏它本身,下面的笔记写在奥斯卡颁奖前。
另罗格医生的孙子为祖父写了一本同名传记,与电影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罗格医生早已享富盛名,不是半道郎中。
2.强调哈雷街是医务中心,罗格有投资慧眼。
3.罗格并非那么清高,王位定局前的沉寂期,他主动约博尔第数次。
4.他孙子认为,一定程度上,与其说治疗,毋宁说罗格润饰文稿时主动规避一些可能口误。
5.传记一直延续至两人去世,所以是沉调,不像电影定格在挥手的上扬区。
电影配乐链接:外链出处,IE环境收听,其中Rehearsal后半程正是在奥奖典礼上四度出现的。
我一向是偏袒法国电影的,喜欢细入毫发的人性观察,也佩服同一颜面下的端然自持,好似关怀又能轻易脱身。但或者囿于样本限制,我不是不觉得影片往往过于“小我”,一个人一个小圈,很方便纵里发掘,却失之更宏迈的视线。与之一衣带水的英伦,也许偏偏又是被我的小采样撞到,我更多地感到电影人对他们丰硕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的激扬,好像轻而易举就能织绢绣绸、成就伟大诗篇。圣诞季上映的小制作《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就是这种荡气回肠的典例。
最吸引我看片的元素,当然非科林.菲尔什(Colin Firth)莫属。两任达西先生,英俊高贵、严肃矜持,菲尔什几乎包揽了观者对这个偶像称谓的一切爱慕。作家Helen Fielding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她把粉丝做到极致:以菲尔什为蓝本,脱胎达西金尊,并指明必邀菲尔什出演,一而再缠红绳,执着绑定他二人为等价。无论古典或摩登,菲尔什的达西先生也有过口吃的时候,比如在彭伯利重逢莉齐,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在《单身日志》向BJ告白,吭吭咳咳手臂挥半天。再拎出王尔德名剧《贵在真诚》(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菲尔什一本正经,常被揶揄抢白得够呛。然而这些段落其实涌动着爱情喜悦,人物语迟皆因心境上近情情怯。你大可不必担心,菲尔什挂满喜剧细胞的庄严嘴角,稍稍翕动,便会冒出一串流畅俏皮的话。《国王》一片,也不乏掀掀嘴皮逗人捧腹的表述,不过短炼得多,因为这一回,唇齿是高筑铆死的阀,任随怒火、悲哀、卑怯、耻辱等等情绪像野马一般腾荡冲击,就是不放行,菲尔什饰演的英王乔治六氏,必须背负着身心缺疾,踏上神坛。半封口、痛苦扭拧面部肌肉、昏眩滴汗,在技术层次上对演员的要求也许和雄辩滔滔是一体两面的事,然而于观者,这种欲言不得之痛出神入化锁加在菲尔什脸上,效果更令人震撼。
电影行进平缓,穿插日常点滴和历史转折,对后者并无夸耀的意思,举个例子,西敏寺王座加冕礼只插了一帧黑白老影像,影片反而更侧重此前颇跌宕的rehearsal,里翁奈尔.罗格(Lionel Logue)医生作为国王私人教助,初次登场,国王则第一次萌醒自我,大声呐喊:“Because I have a voice!” 又譬如爱德华八世自翩然而来,承袭父位,到浪漫退场,叙述也极为简朴扼要。有时候我简直感觉不出这班皇族贵胄同哀乐众生有多大分别,而历史嬗递也透过极私人视角,呈达得那么具实感。以小碎片讲故事,每一则都微露星芒,恰如亚历山德雷.戴斯普拉(Alexandre Desplat)为这部电影做的同主题钢琴(出现在影片开首),平静低敛,而铮铮音符,每一枚你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种小中喻大,我以为博尔第(Bertie,英王昵称)和里翁奈尔火星四溢的初会非常典型,彼时博尔第还是约克公爵,纡降里翁奈尔的落魄公寓就诊。后者发问,您会讲笑话吗?前者冷冷抛一句:“掐准时间非我所长”(‘Timing is not my strong suit.')。乍听此言的确好笑,可是想深一层,又何其可哀,潜台词是所有国人都知道这位皇子不擅辞令,当说话时辰,半天憋不出半个音。如此上不得台面,绝不止个人隐疾,已是举国上下的尴尬,兹事体大了。后来罗格医生拿《费加罗婚礼序曲》堵住博尔第的耳朵,请他大声诵读,内容不是别的,正是莎翁名段: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当你听得他雄浑抒发,一方面震惊他居然如此顺畅,另一方面,是否也疑心导演编剧的用意:这字表的永恒疑问, 不正昭明朗读人的郁胸愁苦?生或死、进或退、临危受命还是继续龟缩,他忐忑不安,踌躇难定,这道心防,莫不是更恶化了他的体肤痛,更叫他有口难言?博尔第的重重顾忌,又关乎国家命运,战还是降,迎击还是沦丧,to be or not to be,面临the outrageous fortune,真的唯余浩叹:that is the question。其后小细节,博尔第和女儿看希特勒演说的新闻,他的表情变化不大,而我们几乎只能从他眼神流动,感应那种羡妒到坚毅的过渡。这些英式含蓄的大命题,最后也经由最含蓄地道的英式表演传递出来。
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在罗格医生(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饰)。这个半途郎中饱受风霜,可以不动声色承担大小摧磨,他身上处处融合着矛盾,既有茁壮的傲气,又能放下身段,穷困潦倒而志气高扬,住破房子而家庭和暖。他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藐看权贵的劲头,骨子里却拥戴英雄忠于君主。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博尔第的反象。他激将博尔第时的快言快语,以及对方逐渐活络、不那么刺猬的真性情流露,可谓全戏最机敏最幽默的对话回合。期间他主持“民间智慧”疗内,演说技艺辅外,断续构建国王成长之轨迹。很有趣的是,虽然全片“戏眼”为“第三只眼”,诸多观察却由里翁奈尔与博尔第交接实现,差不多秋色均分,里翁奈尔一边的国王画像笔墨更浓,也可见这个视角相当重要。
科林.菲尔什受访时曾连赞,同拉什对戏好比‘Heaven’!我看影片高潮即对德宣战演说部分,倒正像一次“天堂”享受,那个仅仅开一扇窗的小空间,那个真空中的小格子,没什么比它适合演绎能量大爆发了。暗处的罗格医生仿佛乐队指挥,位居中央的博尔第堪任首席演奏家,他背倚贝多芬,虚拟观众席上则坐满英国国民,乃至全世界。观者清晰可辨罗格由提心吊胆的教练渐渐退隐为诸多欣赏者之一,麦克风前的博尔第,从始至终都在气结边缘挣扎,且很难评价他是否完全成功--医生指出他的 'w'仍然含混,然而他不曾停滞,几字一缓的诵读不再机械,反而蓄起奇异的感召力,与之相和,是一浪一浪沉稳磅礴的贝七乐章。如此声声交织、徐慢鼓点几令我无法负荷,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是由一个话都说不清的弱者带领他的人民,向最铁悍的侵略势力发出的最强音,所以当我听到“天佑吾民,繁荣昌隆”之际,那份感动,简直排山倒海。我想,仅凭这段,“师徒”二人已然双双亮剑,足够给好莱坞上一堂优质表演课了。
说起《国王》的配乐,贝多芬与莫扎特差不多打个平手。戴斯普拉就后者的安排同等出彩,首先有前述朗读录音处嘈嘈切热络的《费加罗婚礼》,非常欢快喜悦,好像象征罗格医生的轻调侃态度,也似乎说他对病症抱持乐观。再来就是单簧管协奏曲(K622)首章了,脍炙人口的轻盈快板,交替互补、昂扬的弦音与管音,正符合画面中修行的博尔第与里翁奈尔。我印象里宣战演说结束后,又出现过这一乐段,好像执意逗观众破涕而笑,叫你来不及放纵感慨,就要用新生的乐观勇敢占据你。无论何时,莫扎特这个精灵天使总能轻易点拨人生,帮它自修自壮,不那么枯苦。
至于参演的“国王班底”,对英伦影片抓瞎如我,也颇认得几张熟脸。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邓布利多、虫尾巴--现在是老皇帝、新首相,95版《傲慢与偏见》的万人嫌科林斯先生,再如老一辈温莎公爵、更早先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花样美少年Anthony Andrews。罗格医生夫人(Jennifer Ehle)的笑容一读让我想起梅姑,直至她偶遇国王伉俪,我才意识到,这不正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再度重逢吗?岁月多多少少老化了他们的青春俏貌,但今日之演绎,绝对犹胜当初。不少中外影评,谈Helen Bonham Carter,必提Tim Burton,我不知道这么拉扯有无道理,倒是在这位母性皇后依约的天真率直里,看到了一点A room with a view、A hazard of hearts时代的优雅小影。
我是在观影后,才查到《国王的演讲》斩获了好几项金球提名。平心而论,电影奖不是我的看片指南,影片能走多远,我比较麻木。全局来看,《盗梦空间》(Inception)提供了更新颖的视听经验,《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也许更为传奇,一则重塑历史的小制作恐怕没有多大新意,末梢高潮也可谓全在期盼中的cliché,不过它的容量远不止海报上高挺的鼻翼、坚毅的唇际那么直线、简单,它带来的震动或者恰似主角吞吐的发音,缓释因而长久。如果一定要以电影奖项这杆俗世尺衡量它,我期待它在演出、剧本、配乐等等方向上的作为。就这个层面的'to be or not to be', 它已经给出了最有力的作答,套个俗词: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