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茗谈(四十)-1 -- 本嘉明

共:💬82 🌺12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四十)-2

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去找一部电影看,《ALL THE PRESIDENT‘S MEN》(总统班底),那里面关于《邮报》的报社场景非常逼真,只是演布雷德利的老戏骨其实不如原型本人那么英俊。

(一)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1964年大选,林登-约翰逊毕恭毕敬邀请KATHARINE GRAHAM去他的农场小住,整个华盛顿承认了凯瑟琳的发行人(老板)地位。凯瑟琳发现,报社的老领导班子,虽然同她亲如家人,但毫无疑问,太落伍了,太死气沉沉了。

1965年春,凯瑟琳鼓足勇气,单独邀请布雷德利午餐------孤男寡女,新闻俱乐部的饭点儿,布雷德利是有名的“沟女仔”(当然,这个仔已然43岁了,但成功+成熟男人的墨力啊……),而且,还是女士买单,这一切的一切,对虽然聪明但自信心从来不足的凯瑟琳来说,太艰难了。

只需要这一次,凯瑟琳事实上就被布雷德利迷住了------不是男女间那点事------布雷德利仪表堂堂,处事故作粗野,相当厚颜无耻(你想象一个中年007吧),正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他立刻把郁郁寡欢了很久的女老板逗得精神一爽,哈哈大笑,感觉到自己正被人恭维------原来自己还是挺漂亮的嘛,能吸引这号大男人。

布雷德利原来是《新闻周刊》的人,当一次内讧时,布雷德利里通外国,秘密投靠PHIL GRAHAM,让GRAHAM轻松地吃掉了《新闻周刊》,所以凯瑟琳这次询问他想不想调到《邮报》来时,布雷德利顺杆爬,无耻要求主编的位置。

这次午餐后,布雷德利不断地,适可而止地催逼美女老板。而以凯瑟琳的性格,她暗里非常欢迎有人逼迫她,推动她------《邮报》现在的老臣子们,一个也不会这么做,老绅士们视她为女王。而布雷德利似乎把她当做邻家女孩,每次打照面就习惯成自然地吃吃豆腐,不吃白不吃嘛。女王出身豪门,这种街头小弄堂里的勾搭游戏,正是布雷德利擅长,而凯瑟琳所新鲜的。

1965年8月,凯瑟琳把布雷德利安插进了《邮报》领导班子,副主编,并私下(又是在催逼下)答应花一年扶正------那几个老梆子不好惹,当年PHIL曾央求肯尼迪出面劝退,尚且未果。

到了11月,才三个月,布雷德利自力更生,搞定了。而此时,凯瑟琳已经开始表现出她一个惊人的优点:大事不糊涂,而且极为坚韧。她果断启动并促成一次地震,掀翻绝对忠实于自己的人马,换上一个花枝招展而且不那么熟悉亲密的人。

在此后漫长岁月里,凯瑟琳对布雷德利的宠信支持,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甚至在布雷德利勾搭了手下的女职员而离婚(这等于重演PHIL的故事)后,凯瑟琳的态度是:只要他高兴,随他去好了。

1965年的《华盛顿邮报》,还跟以前一样,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不过不要紧,哥斯拉来了。

(二)

布雷德利把麻匪的风格,带进了秀才窝。

第一,他呼朋引伴,把整个美国东北部新闻界的歪瓜裂枣,全划拉到自己的炮楼里,后来证明确实是大把天才童鞋在里面。

第二,他颠覆了旧传统。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发行一份报纸是不容易的,谁控制版面,谁就控制舆论,进而控制人们的思维,理所当然要担负教导社会的责任。所以那时的报纸,首先要确定,自己对某个新闻有明确的善恶认定,才会把这事实公诸于众,并同时下结论,也就是教化是目的。而布雷德利认定,事实就是目的,说出事实,我们的职责就完成了。就像在1953年,他把麦卡锡的干将丢给60个愤怒的反麦卡锡知识分子,就成了,出不出人命的,另说。有一次高级编务会上,凯瑟琳要求每个人对越战表态,并绕着会议桌一个一个地问,轮到布雷德利,他死活不说------我怎么想干你嘛事儿啊,报道事实就可以鸟。

报社的气氛变了,领导层满嘴知识分子的污言秽语,能言善辩互相不给台阶;记者们互相为敌,拼命竞争,而且天哪,那么多拿普利策奖的大牛!HAYNES JOHNSON,NICK KOTZ,DICK HARWOOD,BEN BAGDIKIAN,美国记者中的皇马队。

能做到这一点,布雷德利也堪称宋公明哥阁了。

当时有全国影响的大报,第一是《NY TIMES》,第二就是《华盛顿邮报》。

不过不要紧,哥斯拉来了,麻匪扎堆了,不搞事,反而怪了。

而更怪的是,倒是《纽约时报》抢先搞事了。

(三)

越战打得如火如荼,维基漏油教,应运而生。这就是1971年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PENTAGON PAPERS)。

五角大楼的一个内线,DANIEL ELLSBERG,决心把一批珍贵的,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亲阅的文件泄露给公众以揭露真相,他选择了《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抽出精兵强将,在希尔顿饭店昼夜办公,炮制了一个大头条,一面世立刻引来美国ZF的禁止令。

布雷德利不在乎越战谁对谁错,被《纽约时报》力压一头,他娘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邮报》的编辑队伍分两组,“全国新闻部”和“本地新闻部”。《纽约时报》的文章一出街,《邮报》全国新闻编辑,老将BEN BAGDIKIAN一眼认出,这材料必然出自DANIEL ELLSBERG那厮,他以前在兰德(RAND)工作时认识了ELLSBERG。于是《邮报》发疯般地掘地三尺寻找ELLSBERG,终于找到了。

1971年6月,BEN BAGDIKIAN孤身赶往坎布里奇,从ELLSBERG手里拿到了另一半资料,他不敢托运,于是在飞机上订了两个商务舱座位,一个自己坐,一个放文件,这么着回到了报社。

布雷德利把自己家腾出来,一间屋里,记者们挥汗如雨地整理文件,边看边写稿;另一间屋里,全体高级干部和律师开会;厨房里,布雷德利的老婆汤尼(TONY)忙着做成堆的三明治,小油瓶们窜来窜去,一片乌烟瘴气。

登,还是不登?这是个问题。

小心谨慎的律师们反对,尼克松ZF已经对《纽约时报》下禁止令了,《纽约时报》正在上诉要推翻这禁令。你这顶风作案嘛,实打实一个“现反”,藐视法庭。

布雷德利对这帮拿着薪水只会踩刹车的律师气得要死,眼看可以超越《纽约时报》了,临门一脚掉链子,老子宁可去坐牢,他的冒险主义劲头又上来了。

BEN BAGDIKIAN这个老资格,一向不大鸟布雷德利,这次却对事不对人,帮了他。他定了调子:这是新闻自由。《纽约时报》被起诉,我们不能畏缩,支持《纽约时报》的最好办法,就是跟他们一样地“犯法”。我们是专业的,分得清危害国家利益了没有。

杀头不要紧,只要法律真。律师们宁死不屈。

布雷德利忍无可忍:我不能信这帮吃干饭的孙子。老子有人。

他最好的两个密友之一,是花生屯最好的刑法律师,花生屯印第安人队的老板,EDWARD-WILLIAMS,于是布雷德利偷偷溜出去打电话找外援。威廉斯正在芝加哥处理一件棘手的离婚案(黑手党老大离婚?),临时打了回电过来,支持登报,因为事情的实质并不是法律,而是政治。政治上,尼克松不能够一手遮天。麻匪头子心定了好多。

接下来,轮到FRITZ BEEBE了。BEEBE,就是那个策划给PHILIP LESLIE GRAHAM整个“打鸡血疗法”的花街律师,在当年PHIL病情最困难的时候帮凯瑟琳管理着报社,往往是凯瑟琳最后的咨询人,在记者中也威信极高。但,他毕竟还是个律师,他不那么坚定地支持律师们。

然后,是记者代表。一个是莽莽撞撞跑进来偷律师们的三明治的唐。布雷德利故意把记者们安排在另一间房埋头苦干,这会儿大家一听有可能全废,气炸了。第二个是报社的首席记者ROBERTS,预定两周后退休,老头态度鲜明:你们小屁孩就当缩头乌龟吧,老子明天就裸退,登报跟你们划清界限。

BEN BAGDIKIAN对布雷德利说:“完了中堂,您赶紧去秉报太后,那老萝卜要闹辛亥革命了。”

BEEBE意识到问题在哪里了。《邮报》即将公开上市,从这个商业角度看,不登是明智的。但从社会效益看,从全局看,就不一定了。报社毕竟跟一般的公司不同,靠人材,靠人心,得民心才能生存。如果失去采编人员的人心,最终必然失去读者的心,失去生存权。

最后时刻来临了,大家同意打电话给凯瑟琳,一锤定音。而且不能拖,拖到明天,也就是另一种决定,现在全华盛顿都知道他们手里有货,如果害怕了,说明天再轧钆苗头,很可能今晚新的禁制令就送到报社了。

凯瑟琳正在举办一个报社发行经理的退休晚会,会上有同事告诉她布雷德利家正一地鸡毛呢,这事今晚准赶在截稿前捅到她这里来。她知道这么一堆文件,但没想到大男人们搞不定,最后会把麻烦交给她一个弱女子。

《邮报》的信誉和生命,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不登,那么《邮报》就变成了好报纸乖报纸,《纽约时报》就变成了坏报纸下流报纸;《邮报》就变成了清华大学,《时报》就变成了慈溪职校。

电话果然来了。《纽约时报》班子斟酌了三个月的大事,《邮报》发行人必须要在五分钟里决断,没时间了!

布雷德利家的电话,在各房间有四台分机。BEEBE抓着一台,报告了正方和反方的意见。那么BEEBE本人的意见呢?“总的讲,我反对。”

布雷德利抓着第二台电话,他听出来了,BEEBE的反对是官式的,不那么坚定的。

报纸的发行经理PAUL IGNATIUS抓着第三台机子,拼命大喊大叫:等一天吧,等一天吧!不久前他是国防部的海军部长,是麦克纳马拉介绍进报社的,刚跨进社会大染缸,党性未泯。

凯瑟琳原先的预计,是大老爷们自己搞定,登了就完了,现在一听这么马鹿,才知道轻忽不得。这一份家业,是保在自己手里,还是毁在自己手里?

首都文化界新闻界的精英,除了赵本山,插得上嘴的,都在这事情上表了态了。凯瑟琳是为她自己保这份家业吗?不是的。往小里说,她是承上启下者,从父亲和丈夫手里接过来,早晚要交给儿子,她不能把一份精神死掉的报纸交下去;往大里说,每份报纸,都是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受益者和捍卫者。连报纸都不捍卫这个修正案,再没有其他企业或组织有义务捍卫这个修正案。

于是,她说:

“咱们动手吧。”

从这一分钟起,《华盛顿邮报》成为了美国第一流的大报。

这一场风波,是早晚要来的,早来比晚来好。因为有了这次的先例和经验,轰轰烈烈的“水门事件”,才由《邮报》一马当先,做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大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知其何休,路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