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懵懂到懵懂-关于六次人口普查的几句话 -- 种植园土

共:💬347 🌺859 🌵1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毛泽东时代劳动力人口比例低多了,哪有富余劳动力?

那个时候人口增长很快,说明未成年人增加很多。老龄化问题实际上是”非劳动力人口占比太大”的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是老龄化比起幼龄化更糟糕,幼年是会成长为劳动力从而增加劳动力比例的。

毛泽东时代,未成年人比例很高,说明劳动力人口比例比现在低多了。人均寿命快速提高,也造成老年人比解放前更多。所以,毛泽东时代,是劳动力人口比例比较低的时代,但是,毛泽东时代未成年人比例高,等于是为未来培养了大批的劳动力,改开时代所谓的人口红利,就是吃毛泽东时代积累的劳动力人口的“红利“。

人道,至少应该包含生物的两大需求:自我生存和延续和扩大种族规模。自我生存问题,毛泽东时代应该解决,否则人口不会大规模增长,人均寿命也不会大规模增长。至于吃得”好“,那是生物学意义之外的事情,也和人道无关。什么叫吃得”好“,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大鱼大肉,有些人喜欢清淡。现在的人均每天摄入的热量,未必有毛泽东时代的人多。毛泽东时代之所以总有”饥饿感“,是当时的体力劳动比现在多,也就是说”锻炼充分“。饥饿感也是身体机能健康的一种标志。中国的养生就讲究要有适当的饥饿感。我读小学三年级,一顿吃6碗米饭,还意犹未尽呢。大学军训,吃一大饭盆,还饿呢,本科期间基本要趁女生的饭票。但是研究生期间封闭开发,一个月不出实验室,天天吃饼干可乐之类的,把胃口彻底弄坏了,从此我就没有饥饿感了,吃饭也只能吃一小碗,这是好事吗?

再给指出一个现象: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当时的成年人,寿命都挺长的。比如那些受到”迫害“的人,如巴金,季羡林之类,很多都活过90,100的。有人说,五七干校,是长寿训练班。

吃得饱,应该改为吃得够。够了,不等于饱了,饱了的感觉,是过量的标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