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浅淡动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忘情

共:💬312 🌺253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五、动车所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忘情:【原创】浅淡动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忘情:【原创】二、动车所的问题到底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忘情:【原创】三、动车所的娇骄二气

忘情:【原创】四、动车所人员的底细及培训情况

前面刚发了几章,就有人一惊一乍:唉呀呀,原来内部烂成这样呀,闹了半天你们根本就没吃透技术,那我可不敢坐高铁了,怪不得高阻要降速呀,实在是英明呀。

这一惊一乍的人里面,有些是高铁黑,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正愁找不到炮弹呢,你揭了这么多活生生的内幕,正中其下怀。对这号屁股决定脑袋,先有定论再挖空心思寻找对已有利证据,而对其不利的一概装看不见的人,我不想多费口舌。

还有一些人只是对铁路并不了解,受到近些年来,尤其是今年2月12日以后,各路媒体,各类砖家叫兽争先恐地掀起狂黑高铁的舆论影响,对高铁现状,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而已。

对这一部分网友,我愿意多说几句。

遇到一点问题就开倒车是绝对不可取的。看看我前面所说的各方面的问题,降速后就能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吗?空调出故障,这和速度毫无关系。你把速度降下来,难道那帮二百五的技术水平就能得到提升了吗?那种希望速度低一点,让故障尽量少发生一点,尽量少给领导惹点麻烦的想法是鸵鸟遇到危险把脑袋钻进沙堆的做法,自以为很安全,可实际上身子和屁股全露在外面呢,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故障出得少,你接触故障的机会就少,检修经验积累得就慢,反而不利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何况动车各个子系统中,故障发生率直接和速度有关的非常少,绝大多数是和运行里程,工作时间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你速度降下来,仅有个别子系统的故障率可能会稍稍低一点。比如说车轮,速度低了,磨耗得就慢一点,长期运行中因车轮材质不良导致踏面剥离可能会来得慢一点。但据我们这几十年来的维修数据积累,这种直接和速度有关的故障发生率和速度之间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而是一个曲线。达到了一定速度,速度再提高,故障发生率曲线反而会趋向平缓。也就是说,降低速度就一定能如何如何那是外行人讲外行话。除非你把速度降到零,这车不开了,就静止摆在那里晒太阳,那才会绝对安全。

那么,动车组的维护是否真的好难,铁路职工根本就掌握不了呢?

难者,不会也;会者,不难也。厂家售后人员也是中国人,人家能掌握,凭什么铁路职工就掌握不了呢?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四年多了,四年,一个本科都读完了,如果你真的实打实地跟着厂家售后虚心学习,多动手,多实践,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能返三,哪里需要四年才出师呢?

从本质上说,在铁轨上跑的机车车辆都是傻大笨粗的东西。这个没办法和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卫星相提并论,这些单件生产的东西都非常复杂娇贵,得小心呵护,任何一点小疏失都能导致严重后果。而机车车辆,必须批量生产,必须适应各种恶劣的气象条件,必须出勤率高,所以必须得皮实,经摔经碰。因此大家不要被宣传给迷惑了,真觉得这东西有如何如何高不可攀。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遇到某件事情觉得怎么不得了呀,一筹莫展呀,这个坎迈不过去呀,但过几年回头看看,你会暗笑自己当年的幼稚,这点事算什么呀?因为你长大了,各方面水平提高了,以前那点事现在在你眼里算不得什么了。

铁路的技术装备也是如此,从绿皮车到红皮车、兰皮车、白皮车,它们当年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又何尝不是觉得技术跨越太大,如何高不可攀吗?可事实上,用不了一两年,在我们眼里,它们就从高端技术迅速沦为大路货,我们吃透它们技术的速度是何其快?

当年红皮车刚出的时候,发电车,集中供电,整列空调,让习惯了绿皮车,轴端电机发电,电风扇降温的运用维修人员感觉象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为了保障红皮车能正常运行,车上配了十几个车辆乘务员,足够组织足球队了。用不了多久,四个车辆乘务员就足以维持它正常运行了。

兰皮车刚出的时候,那塞拉门让人眼花僚乱;空气弹簧、盘形制动,单元制动缸让修惯了钢簧、闸瓦的人们何尝不觉得复杂?白皮车刚出来的时候,由人们所熟悉的发电车直接供交流电改为机头直供DC600伏的直流电,然后在各车厢逆变为交流电,四合一控制柜,又何尝不让车电维修感觉头痛过?可用不了半年,就已经摸得烂熟,变成小菜一碟了。

98年国产第一代动车组出来的时候,全车电器由中央电脑集中控制,全车只配一名车辆乘务员,必须要全面掌握检车、车电、空调、发电车这四个工种的业务,在当年年代其技术地位就相当于现在CRH380。为此,当年局里还专门下文,规定必须由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才能担当其乘务员。可不到一年,中专生、退伍兵也照样能独立担当乘务,能独立解决问题了。不到三年,这种动车组的技术地位直线下降,沦为专门照顾快退休人员的养老车,那些老人家不也照样拿下来了吗?

具体说到现在的CRH动车组,我承认它与之前的既有车相比,技术进步的幅度大。但是,这种技术跨度带来的困难绝大部分体现在生产厂家的设计、制造、总装方面。比如因为速度快,其轴承的材质、制造工艺,装配精度要求高;因为速度快,车轮作为耐用品,对其产品质量要求高。但是它给运用维修带来的困难,远远低于厂家在设计、制造时的困难。宣传部门夸耀其难度是正常的,难度不大,那就意味着进步不大,自然要死吹。厂家宣传难度,一方面对它来说的确是严峻考验,的确是要下不少功夫的,另一方面也是自卖自夸,求得卖个好价钱。动车所的人抱怨难度大,一方面是底子差,又不肯踏踏实实下功夫学,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外吹牛,保持动车高不可攀的神秘性,进而自高身价,向领导要求增加福利待遇而已。

我们可以把动车分成许多子系统,看看运用维修的技术跨越在哪里?

首先,保证动车安全的是转向架和制动系统,这些东西和现有车相比,并没有质的飞跃,完全可以触类旁通。有网友说运用维修部门不是设计部门,不明白其设计参数,所以维修时拿不下来。说这种话的朋友根本不了解运用维修的性质。我需要知道你转向架设计的力学模型干什么?我只要按程序检查,看看开口销是否断裂,各销孔是否磨耗过限,各部件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各磨耗面是否超过限度就行了,超限就更换部件或者旋修就行了。轴承制造难,要求高,但这与我何干?我只要看看轴报温度是否正常就行了,异常了就直接扣车换轮,作为运用检修部门,我是不可能修轴承的,专业制造厂家也修不了,也只能直接更换。

其次,保障旅客舒适度的子系统,比如说空调呀,饮水机呀,门窗呀,马桶呀,座椅呀,这些子系统普通车上也有。虽说动车上的高级些,但原理是一致的,合格的维修人员都能无师自通。虽然海尔空调和格力空调在具体构造上稍有差异,你格力空调的售后服务人员就修不了海尔空调了吗?

对于运用维修人员来说,动车组的难点在于分散动力包和车载电脑集中控制系统。不过分散动力包虽然复杂,但其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制造合格,在返厂前的故障率应该很低。运用时发现故障,只要更换部件即可。不仅仅是动车,所有的列车运用维修都是如此。

车载电脑集控系统的确是有点难度,由于运行环境远比不过试验室,各项参数又设置复杂,即使是工控机的可靠度高,长期运行出点毛病也正常。有许多人对家用电脑的掌握也仅停留在玩游戏的水平,觉得这东西好难也就不奇怪了。可再容易的东西,你光看不上手,甚至连看也不看,光会嚷嚷好难,那就自然难上加难了。

以上说了一大通,相信不先入为主的网友们都能看出动车组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了。不错,在于管理,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却在上面。

上级领导虽说极为看重动车,提出动车无小事的理念,但一到具体操作,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人员选拔变成了交易和酬佣,人员培训变成了儿戏,日常管理扯稀皮,遇事处理不公,赏罚不明。动车一出事,上级就投钱给动车所搞装修,所以动车所的工作越来越糟,事故越出越频繁,可装修也越来越勤,硬件设施和办工、工作环境越来越豪华了。

最为要命的就是领导们捂盖子的做法。因为动车是铁路形象,高铁是中国名片,所以动车所成了天之骄子,有着全系统最好的场地,最好的设备,最佳的环境,最光鲜的外表,但一有点事,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动车这面旗不能倒,得想办法帮他们捂着,于是出事后一推二赖,轻描淡写也就不奇怪了。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领导们这么干,更加骄纵了这帮自诩为精英的阿混。

动车所是没有淘汰机制的,只要进了动车所,没有混不上机械师的。因为大家个个有门路,个个有人罩着,所以甭管出了多大的事,处理结果都是象征性的。前面所说的,那个连最弱智问题都答不出的机械师,上级领导通报后,为了给人家一个交代,专门下文处分,处分措施是什么呢?是通报批评,扣罚一百元,还继续跑车,让人无语吧?那个空调故障中途甩车造成全国恶劣影响的事故,从部里到局里,都积极帮他们忽悠,最后的处理决定是相关人员象征性地扣点钱,最多的才扣六百,暂时不跑车以避避风头。这点小钱对于动车的高收入来说算个啥?不痛不庠。要知道,利用职务之便私带香烟被抓住了都要扣罚几千块钱,离岗至少半年只拿基本生活费。这私带香烟可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和全国性的恶劣影响呀。两厢对比,让人情何以堪?

动车所不差钱,真的不差钱。每回动车出了点事,上级必定投资给动车所重新装修,于是越出事,装修越频繁,越出事,他们那里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就越豪华。

动车所进去难,出来更难。因为领导有这个意思,那就是要保持人员稳定,以利于技术积累,而且上任领导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将动车维修人员及场地、设备整体划出去。这么多年了,几个动车所除了被撤职调离的领导干部,就只有一位职工借口严重的妇科病,经年累月地泡病假,持之以恒地找领导,最终领导不胜其烦,这才调离成功。

动车组的精英们掌握到上层的这种打算,就经常集体找领导谈心,以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为由,要求调离动车所,实际上是以此撒骄,让领导为了安抚他们而不断地给他们加钱。

实际上,动车人员的收入比普通车的高得太多了,否则这帮善长投机钻营的家伙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呀,有谁是真打算为中国高铁事业多做贡献呢?不都是冲着那优厚的薪酬来的?就这样的实际工作业绩,这帮货还不满足现有的相对高薪,脸皮可真不一般地厚。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六、上级领导的解决对策

忘情:【原创】七、我的解决对策

通宝推:iwgl,njyd,住在乡下,mezhan,天狼星,每周虎,Mtknr20,回旋镖,dashanji,卷心菜,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