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财富如何被消灭 -- 吴健

共:💬11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当泡沫破碎后

美国《财富》杂志即将于6月11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当泡沫破碎后》。对历史上泡沫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些颇有见的的分析,主要观点是泡沫经济本身并不会引起大的经济灾难,经济危机的发生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在金融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泡沫经济故事应该说是17世纪30年代在荷兰兴起的郁金香泡沫经济事件。在当时的荷兰,郁金香的价格泡沫不断飞涨,就像当今的雅虎发展初期时股 价飞升的情况一样。当时荷兰出现的这种郁金香泡沫现像使早期的一些人发了财,一盆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价格在当时可抵得上在阿姆斯特丹最好的运河边上出售的一座房屋。在这种狂热经济的驱逐下,到了1636年至1637年期间的那个多灾多难的冬天,大量的郁金香交易商挤在各家酒馆里,经常会以高价购买及出售手中存有的郁金香期货,其交易的总额可能比他们在作店主、技工和劳工时,十年内获得的财富还要多得多。   然而,这种投机的狂热不可能持续多久,事实上它也的确没有持续多久。到了1637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二,郁金香的价格就停止上涨了。因为郁金香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渐渐明白了,对于这种产品的投资就是一种笨蛋投资理论的驱使(也就是说,他们花了这么高的价钱购买了这种花,在虚拟经济的基础上,他们就希望还会有更笨的人用更高的价钱来购买他们手中的花)。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后,这种市场也就立刻崩溃了。这不是人类金融史上第一个投机泡沫,但它也决不会是最后一个泡沫。这个郁金香故事是值得人们纪念的,它不像其它的市场现象,它的发展道理很简单,并不需要一个经济哲学博士来解释。   当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来时,高技术股票仿佛又呈现出了一种郁金香狂热现象。自从1999年初以来,道琼斯新闻检索数据库所进行的快速检索中,有反馈回的433篇文章提及了“郁金香狂”这种现象,并且拒绝接受所有有关年度性郁金香节的说法,这种节日以前每年都要在美国旧金山港的39号码头举行。2000年,一位经济学家彼得-盖伯(Peter Garber)出了一本书,名字叫《著名的第一次泡沫》,书中描写的实际上就是郁金香投资者的事情。碰巧有很多现代读者此时正在.com公司的股票市场上挣扎,所以这本书吸引了很多人。   实际上,人们对于高价郁金香的关注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现在纳斯达克的泡沫也的确破碎了,我们实际上也不需要谁来提醒我们--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不需要,因为泡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自然就不会存在了。自从1929年美国大危机后,在人们对于市场泡沫的通常讨论中,对于投机生意以及不劳而获的蔑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思路。无论是郁金香也好,还是互联网经济也好,虽然人们对于它们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狂热的态度,但是人们的这种狂热实际上并不是引起经济灾难的最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所有人都用我们全部的时间来搞市场,那么这种现实市场行为大概就要停止了。而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投机方面都不是很擅长,所以很可能会失去自己的钱财。但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证明,金融投机就永远是一件坏事,或者说它总是会导致麻烦。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每一个投机泡沫都应该说是经济灾难的一种原因了。但即使是最肤浅的经济史读物也会说明,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1637年以后,荷兰的金融市场价格(阿姆斯特丹当时就已经有了一家股票交易所)仍旧保持着良好的上升态势。事实上,这种郁金香的狂热是在荷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中期发生的,当时这个国家已经成为欧洲最富的国家,郁金香热只对整个国家经济产生了部分程度的打击,并没有因此而导致一场经济灾难。   在工业化的第一个世纪里,人们总会见到投资者兴高采烈的身影--主要是为了运河、铁路、电力和其它数十种重要的改革项目--然而在每种项目发展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经济增长的下降,许多公司都就此衰退,无数个投机商人破产。在大萧条中,在市场惩罚了这些玩市场的人后,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冲击。社会经济受到冲击的原因是双重的:第一,投资的狂热可能会导致对新技术的过多投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修筑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铁路以满足人们炒作的要求,那么铁路建设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就会立刻停止,而所以的围绕铁路建设进行的经济行为也都会随之停止。过了若干年后,对铁路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并且所有那些铁路都将投入生产使用,但是在此期间,经济发展变得缓慢了。另一个经济风险就是金融困境将导致银行恐慌,一旦发生这种银行恐慌就像19世纪在美国发生的事情那样,银行就会停止对新工业经济所依靠的资金支持。   无论什么事情在长时间不景气之后通常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好一些。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娜-罗莫(Christina Romer)对美国1869年至1918年间的国民生产总值所做的评估显示,在此间美国经济所经历的每一次低迷时期都不超过两年。这并值得大惊小怪,当时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在试图确定商业圈的经济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是有益的,也是对于繁荣时代产品过剩的一种综合反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卡姆彼得(Joseph Schumpeter)对他的哈佛大学学生们说,“先生们,你们都在担心大箫条,实际上你们大可不必这样,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经济箫条是一种很好的冷浴(cold douche)治疗方法。”他的一个学生罗伯特-海尔伯纳(Robert Heilbroner)事后在其出版的一本书《世间哲人》中记下了这句话。("Douche"这个字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每一种西方语言里,意思都是“淋浴”)。   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箫条并不仅仅是一场冷水浴。它无疑是工业化世界所经历过的最残酷的经济灾难。这场经济灾难可以说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空间绝后的。就在人们都将这场悲剧的责任归结于20世纪20年代生产过剩的同时,经济学家们却认为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的崩溃,而并非是工商业的衰退造成的。美国作家米尔顿-弗来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斯卡瓦兹(Anna Schwartz)在他们1963年创作的长篇史诗《美国的金钱史,1867-1960》中,第一次说明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大箫条的主要原因。此后很长时间,人们都在为这种观点而争论不休。20世纪30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经济学家始终也不能达成一种一致意见。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联邦银行和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都过多地关心保持国际金本位政策,--这种金本位政策在一战爆发后曾有所动摇--所以他们都忽视了他们国民经济的需要。现在的读者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如果当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1929年大危机发生前有效地提高利率并保持利率上涨(或者至少不放开利率)四年,这场危机也许就不会发生。而1931年世界各地的银行经营失败时,美联储和其海外同行们却没做任何事情(或者至少说他们做的还很不够),所以这种银行业的恐慌才没能停止。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以及在1998年全球金融恐慌的过程中,由于艾伦-格林斯潘的美联储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以上的那些错误没有再次重演。在战后的美国,市场危机一般不会再引起大规模的经济问题。诚然,1973年和1974年,西方的股票市场也曾经崩溃过,但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危机,而并不是股票市场本身的问题。而1987年的危机看起来也没有对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的确,现在美国人在股票市场中所拥有的财富比他们在1973或1987年的财富要多得多,并且这些财富为金融市场的波动对现实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可能经济政策制定者最终也会发生新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错误。但是1929年的历史和那些没有造成大箫条的泡沫危机一直在提配着人们,对于很多事情,不要有太多的实际恐慌,还有什么事情能比纳斯达克下跌60%更严重的事呢。   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说: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什么地方一个总统或中央银行家的一次愚蠢行动、一场债务市场危机、一场瘟疫、一场战争,这些事情你都能说得出来,也都能想得到,这并不是一个无风险的世界。如果人们对任何事都要恐慌,那么它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场灾难。日本正陷入泡沫后经济时代的箫条时期,尽管它表面上很能忍耐。在东南亚,1997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下降,各国经济所受到的冲击不亚于30年代大箫条,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但这种危机并没有持续太久。另外,除了金融泡沫之外,导致其经济衰退还有很多其它的原因:在日本,在一场金融危机后,人们通常对于资产注销以及破产过多的忧虑。在印尼,对于外国货币过多的信任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实际上不能执行一种通货膨胀政策,因为它对于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货币流通不能进行有效控制,而这些国外资本对于本国经济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总之,很难作出结论说投机泡沫就一定导致经济衰退。的确,在错误的方向上进行投资(或者是离正确的方向太远),都会引起经济困难。但是它们本身不会引起大规模的经济灾难。在人类经济发展史,很多投资型泡沫都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帮助作用,虽然这种进步仅仅在泡沫缩小很长时间后才会展现明显效果。铁路、电力和汽车,人所共知,但它们的发展情况却与当年荷兰的郁多香狂不同。试想:如果现在荷兰人开始向其邻国传播其郁金香培育技术,据荷兰花木委员会称,人们如果拿出当年的那种对郁金香狂热追求精神来,就会建成一个价值40亿美元的工厂,并可以为9万人解决就业问题。(清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