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建党九十年 -- 为民天下

共:💬17 🌺1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好吧,你给我说说为什么我是老鼠!

你要真想思考点儿问题呢,起码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先告诉你我在说什么。我正在试图同你讨论邓小平的所谓“猫”论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所谓“猫”论是这个意思:一项政策,是否应为共产党所选择,不应该以这个政策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来源作为判断根据,而应该以其是否能够给人民带来福利的改善作为判据 (命题A)。这个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与边际价值理论的基本陈述等价—这个基本陈述是:“一个事物(或“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其对评价者的边际效用,而不是其他的因素”(命题B)。这个命题B是被现代经济学认为是公理的,是“经济人”概念得以成立的前提,也是决策理论的基础。如果我们不挑战命题B的公理地位,那找出命题A,B的等价条件会有助于我们判断陈述A的理论意义。要讨论这两个命题,有四个语句成分需要具有可通过经验测度的定义:

(1) 被评价的对象:

(2) 评价者;

(3) 价值;

(4) 效用;

在此,成分(1)和(2)的定义基本以场合/对象而自明。成分(3)可通过“选择偏好”定义;而(4)之定义则应为“评价者之感受”。我认为,在邓小平的命题里,“被评价的对象”应为“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评价者”应为“共产党的决策机构”。“价值”为“共产党的决策偏好”。而“效用”却是以“人民群众”(即“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改善作为测度的。正是这个不同使得命题A,B的结构产生了不同。如果用“共产党自身利益的增进”来替换“人民的福利改善”,那命题A就可以转化为命题B的一个狭义表达。但是,这就意味着这个党只是另一个“经济人”,一个以谋取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换言之,现代社会中的另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命题A能够与命题B等价,但共产党仍然可以不等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政党呢?那就是当“共产党利益的增进”同“人民群众福利的改善”等价的时候,或者说,当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因此,要判断“猫论”是否是一个可以增进人民利益的思想,要看共产党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懂得这一点—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说共产党没有人民利益以外的自身利益的缘故。当然,作为人民的一员,我们的判断应该以事实为基础,这就使对“猫”论的评价转化为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我知道,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共产党和人民是天然一体的。历史已经表明,这不一定是事实。共产党,哪怕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但永远是一个小部分),同人民的其它部分仍然是不同的entity。因此,党和人民的利益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就使命题A的真伪取决于这种一致的程度。但是,要使“猫”论完全不成立(即在逻辑上绝对为假),那这两种利益必须属于“零和”性质,换句话说,党和人民是“猫”“鼠”的关系—也就是说,共产党完全是一个反人民的政党。现在你告诉我,我就是那个“老鼠”,那你是不是在说,在你看来,共产党完全是一个反人民的政党呢?如果可能,请你回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