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说两句英国小报窃听丑闻 -- 一着

共:💬86 🌺75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窃听丑闻闹大,也不是民意决定的

不要以为电话窃听闹成不可收拾的丑闻,是因为触及了什么道德底线,西方公民不能忍受隐私被侵犯。好像南方周末的社评就是这么说的。真没看明白他们是想分析清楚窃听丑闻,还是想赞美西方社会。

所谓“民意”在这里面作用并不大。2005-6就没有把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调查下去。那时候是民意不如现在强呢还是咋的?还是这次民意被利用的更厉害,更煽情?舆论导向为什么不鼓励“民意”去质疑警方为什么可以窃听保留公民的电话和电邮?

这是由西方社会舆论的底线决定的,也是不同于中国社会的地方,那就是西方社会的教育和制造共识的过程,从始至终都在排除和孤立无政府主义/反国家的质疑。

咱到现在都认为这是英国社会精英们狗咬狗的事情,这也是展示西方“民主”的一个典型例子,跟老百姓和民意的关系不大。莫多克拥有英国大众媒体的40%(好像有这么个说法,有待考证),权力过大,有打破统治内部平衡的意思。

西方这套精英制约民主制度的精髓就是维持上层的制约,达到平衡。而默多克帝国的发展壮大,严重地说,是危及到精英们的根本利益。所以在丑闻闹大的时候,墙倒众人推。如果莫多克拿下英国的BSKYB,不光像BBC这类英国的招牌媒体被彻底挤垮,英国社会主流舆论也会成为墨多克的掌中物。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还是能看出英国一些好的制度,即制度和规矩的坚固性。统治集团内部有坚实的共识,不允许集团中任何个人或单个利益垄断国家和社会控制工具的任何一个(警察,军队,媒体...),因为这样会妨碍国家工具为整个统治集团服务。

民意在这里只是一张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