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民国废柴蒋百里--给李肿捅凑个趣 -- 胖的卡门

共:💬165 🌺851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驳废柴论1

1911年,任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在奉天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策划起事策应南方,计划泄露,被赵尔巽和张作霖挫败,蓝、蒋逃亡

以下内容均来自于蒋百里传,陶菊隐著,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P21-22,经过我个人整理。

1911年,蒋百里重回沈阳时,沈阳的驻军如下:有倾向革命的蓝天蔚的第二混成旅,及张绍曾的第二十镇二部,蓝为同盟会的秘密成员,也是蒋的士官同学。而张绍曾也表现出了对于革命的同情。同时,沈阳附近也驻有旧军巡防营二部,统领为张作霖与冯德麟。也就是说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是二比二,如果把新军的战斗力加上的话,应该是新军略占上风。清政府为了在永平府(河北)进行秋季大会操,把张绍曾的第二十镇调入关内,在第二十镇行进到滦洲时,辛亥革命爆发。这时,沈阳新军只有蓝的第二混成旅一部,而且人心未定,虽然蒋百里先生与蓝天蔚计划起义以响应革命,但是旧军势力强大,蒋先生不得不逃亡。
我个人认为,蒋先生在东北只呆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并没有直接管理一军,对于革命的准备不够。再加上东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旧的势力强大,民智也未如南方那样启蒙,蒋百里先生的失败个人认为非战之罪。我个人认为,虽然这次响应革命失败,但是蒋百里先生对于革命的支持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因为革命失败了,就说蒋是废柴。

另有一说,蒋百里先生应和辛亥革命起义之事,只见于陶菊隐(蒋百里传的作者)之说,未见于其它文字记载。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孤证。孤证是不能拿来做为一个严谨的历史证据的。我个人觉得,蒋百里先生或者有心响应革命,但是他逃离东北,却实是张作霖等旧军对于新军不和的一种爆发。如果这种说法是事实,那么这一条根本不存在的“祥瑞”也好,“废材”也罢,似乎应该从单子上删除才对。

1916 年,去四川配合蔡锷讨袁护国,当年晚秋蔡锷在其陪护下病逝于日本

蔡锷与蒋百里为东京士官同学, 1906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蒋百里先生夺得第九期步兵科第一名,蔡锷将军夺得第二名。二人实为莫逆之交。在蒋百里的军校校长被北洋军阀排挤去职;蔡锷的改造北洋派军队的计划也因袁士凯的变卦成为画饼之后,两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旧军阀秘心太重,练出了新军也只能成为一人一系争权夺利的工具,而不是捍卫国家的利器。这就是为什么蔡锷与蒋百里走上了反袁的道路的原因。

蔡锷将军: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

蒋百里先生:1916年3月离开北京,接受了“谊兼师友”的梁启超的邀请,去广州担任岑春煊组织的“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的“出师计划股长”。股长执行的就是参谋长的职务。但实际上,两广兵权所握于桂系军阀陆荣廷之手,岑不过是个挂名的司令。袁士凯死后,这个司令部很快撤销。之后,蒋百里先生应蔡锷将军的邀请,入川。

当蔡锷将军离开泸州北上之时,结核菌已侵入喉管,两人相遇之时,实已病入膏肓。蔡锷将军推举蒋百里先生权任督署参谋长兼代督军。蒋百里先生则愿以总参议之名陪蔡锷将军东渡治病。

以上,我个人觉得第一,1916 年蔡锷将军与蒋百里先生相遇之时,袁士凯已死,蔡将军已病,第二,蒋百里先生放弃了任督署参谋长兼代督军的高官,而在生病的挚友身边侍疾。我个人觉得这不但不是什么“祥瑞”,反而是一种对于友谊忠诚的表现。无论是谁如果拥有这样一个朋友,实在是难得的幸运。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条可以从无论是“废柴”也好,“祥瑞”也好的单子中删除。

1925年,蒋任吴佩孚军参谋长,次年吴佩孚军被北伐军讨平,

董必武在《日本企图搬新傀儡》一书中对吴佩孚作出了中肯评价:作为军阀,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以下内容均来自于蒋百里传,陶菊隐著,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1925年,吴作孚在被奉系军阀和直系的冯玉祥夹击失败之后,狼狈不堪地逃到湖北。由于奉系与冯玉祥分脏不均,发生冲突,给了在长江一带的直系军阀以联合的机会。孙传芳在杭州召开五省军事会议,商讨出兵讨奉。吴作孚则以汉口为据点,自称“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这个贼指的是当过马贼的张作霖。

而蒋百里先生就是这时化妆到汉口就任吴作孚的“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的总参谋长一职的。蒋百里先生做吴佩孚的总参谋长一来感于往日吴佩孚对于他的以诚待之情,而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可以通过吴佩孚第一步完成直系的内部团结,第二步搭桥把直系与广东的新兴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打倒奉系军阀,进而达成南北统一。

而实际上,吴佩孚对于上次战争中背叛了直系的冯玉祥恨之入骨,他以山东同乡奉系的张宗昌为中人与张作霖暗通款曲,计划与张作霖合作,讨伐冯玉祥。吴佩孚知道蒋百里一定不会同意他的意见,所以对于与奉系暗通的电信,都不让蒋百里过目。由此以看出,吴佩孚与蒋百里的观念实在是南辕北辙,于是蒋百里请假回到上海,随即向吴佩孚请辞。之后,虽然蒋百里几次三番地对吴相劝与广东革命军合作,吴佩孚却置之不理,最后在北伐中失败。

以上,我个人觉得第一吴佩孚的失败是在蒋百里先生辞职之后,蒋百里先生给吴佩孚也出了正确的主张,但吴一意孤行,他的失败似乎不能算到蒋百里先生的身上。第二吴佩孚的失败也从某个侧面反应了蒋百里策略的正确性。对于一个想做事,肯做事的人来说,他的错误肯定比那些什么也不做的人多。蒋百里先生误信吴佩孚,实际也算其中之一。因为如果真的吴与革命军合作,南北统一的可能性大增,而且也可以减少战争对于长江流域的伤害,实在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虽然最后没有实现,可是不能抹杀蒋百里先生减少战争,实现统一的拳拳之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