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燕燕》和错简 -- 沐桩子

共:💬8 🌺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摽有梅》- 剩女之歌(庆祝光棍节)

天朝的教育部,虽然时常受人诟病,但有时候还是表现得相当紧跟潮流的。例如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171个汉语新词,其中就包括“剩女”、“奔奔族”、“职粉”这样颇新潮的词汇。而且既然是教育部钦定,那就意味着这些词汇已经登堂入室,甚至高考学生也可以大胆引用了。

在维基百科上查阅“剩女”,会自动定位到“大龄单身女性”这样一个听上去平淡毫无感情色彩的条目。从某种意义上讲,维基百科的“潮指数”甚至还不如我们的教育部!

大龄单身女性又称单身熟女,剩女或大龄未婚女青年,是指已过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仍未结婚的女性,尤其是指有经济基础的一群。常见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广义上指30岁以上的大龄单身女性,又专指30岁至40岁的未婚单身女性(在中国大陆,也有人定义为28岁至35岁,因为28岁以上,已可以自动退出共青团,35岁以上才首次生育的女性已属高危年龄段)。英语把这类女性称为Spinster,这是因为19世纪的欧洲未婚女性经常在家中纺纱(spinning)。

- 摘自 维基百科“大龄单身女性”条目

“剩女”问题现在,特别是在上海北京深圳这样的大都市里讨论得好像越来越热烈。给人的感觉是这好像是一个现代都市白领的问题。近来痴迷于《国风》,读到《召南 - 摽有梅》,发现 “剩女”其实已经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社会问题了。

《召南 - 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白话译文 (参考程俊英先生译文 。稍有改动。)

梅子纷纷落了地,树上十成还有七。追求我吧小伙子,选定吉日快来娶

梅子纷纷落了地,树上尚余三成稀。追求我吧小伙子,就在今儿定婚期

梅子全都落了地,拿着浅筐来拾取。追求我吧小伙子,趁着仲春好同居

- 《诗经译注 (图文本)》 程俊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全诗三章。皆以落梅起兴。首章曰“其實七兮”,树上的梅子还剩70%。主人公虽已有一定的紧迫感,但身边还有大把的帅哥可挑。于是还维持着高眼界,而且还要挑拣皇历人为设置门槛(“迨其吉兮”)。

到了次章,哎呦不对,身边共挑选的帅哥只剩30%了(“其實三兮”)。主人公开始真着急了,“迨其今兮”,皇历门槛解除。朱熹《诗集传》评得好:“今,今日也,盖不待吉矣。”

到了诗末章,“頃筐塈之”,树上没有梅子了,身边没有单身帅哥了。主人公着急地发现这下真的“剩”下了,于是也完全放下了身段,“求我庶士,迨其謂之”!“謂”,通“会”(《周礼媒氏》中有仲春之会的风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速配”。只是那时的“速配”应该更直截了当。朱熹老夫子就索性直指其为“淫奔”。这样的“会”在《国风》中有不少例子。

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见过不少所谓学者对“剩女”问题的分析,一大堆的道理晕乎乎地头头是道。但对这个问题分析的最简洁透彻的还是果壳网上的一个简单的图表分析:右上角的“空集”揭示了剩女问题的根源:期望值设定(Expectation Managemen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源:果壳网

今谚云,“男人就象大学食堂里的菜,好不好吃是一回事,但去晚了还真就没了!”。是言得之。

- 2011年11月10日。庆祝11-11-11光棍节

========================================

更多文章,请移玉步:我的新浪博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