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吉姆.卡拉汉以前已经出场过了。他是北爱危机时的英雄人物,工会改革问题上他又成了冲着威尔逊与卡斯特背后插刀的反派。1976年春天他终于进入了唐宁街10号,此前好几轮工党议员投票清除掉了他的所有对手——右派的丹尼斯.希利,托尼.克劳斯兰以及罗伊.金肯斯,以及左派的迈克尔.富特与托尼.本。三轮投票过后他以176对137票击败了富特并接替威尔逊成为首相。在接下来风高浪急的三年里他将要掌管一个在议会不占多数的政府,一路不断做出各种妥协,虽然并非连续不断但却一再重复的各种危机也始终挥之不去。此刻的卡拉汉已经成为了英国政坛上一个熟悉可靠的形象,身材高大,脸色红润,从不说废话,而且与威尔逊相比相当直率。政界的高级职位他已经全做了一遍,尽管无论是在财长还是在内政部长的位子上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日后他成为了外交部长并在相当程度上参与推动了美苏关系缓解以及冷战的结束。此外他与德国财长施密特,美国的基辛格以及和蔼但却饱受嘲笑的福特总统都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65岁那年他已经成为了政治经验最丰富的历届首相之一。他是威尔逊与希斯之后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中间派共识寻求者,他同样也经历过战争,因此极力避免国家冲突。但是在这副和蔼且偶尔看上去有些固执的面容之后,在突出的下唇与猫头鹰式的眼镜片之后,是一位身居工党内部左右之争当中且本能地右倾的工党领袖。
除去丘吉尔之外,战后所有首相都有牛剑教育背景。不过卡拉汉根本没上过大学。他的父亲是皇家海军里的一位下层军官,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是一位来自普利茅斯的虔诚浸礼教徒。卡拉汉从小就知道贫穷的滋味。他先是在税务局做了个书记员,然后一路向上爬,成为了一名工会领袖,战时加入了海军。他是1945年那批工党议员之一,一位年轻的右倾叛逆,尽管一直保存着强烈的亲工会本能。1966-67年的黑暗时刻里他担任财长的经历几乎将他击垮。但是正如所有最优秀政客那样,他也发现了杀不死你的东西会使你更加强大这一事实。他在社会议题上偏保守,对于离婚与同性恋问题总有些不大自在,而且还极力亲警察、亲皇室、亲军队,尽管同时他也反对绞刑,并且是个强硬的反种族主义者。担任内政部长时他曾经声称纵容型社会走得太远了。成为首相之后他将试图发动一场针对学校跟风式教育方法的“大辩论”,呼吁对现行教学方法、标准、纪律以及全国统一教材进行重新审查。在经济方面他将越来越注重货币主义,当时这还是右派的热门题材。最著名的是,他在1976年一次工党党代会上出语惊人,令全体听众为之骇然。这些人早已习惯了凯恩斯的信条,相信政府应该通过减税并促进投资的方式加大开支从而度过经济衰退。他说:“我极其诚恳地告诉各位,这一选项已经不存在了,就算以前它还存在的时候,这一选项也只不过将通货膨胀注入经济当中借以发挥作用……更高的通货膨胀以及随后更严重的失业,这就是过去二十年里的历史。”
但是就算卡拉汉有卜算之能,他在国民记忆当中依然会永远与失败联系在一起。英国将低三下四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乞求援助,通货膨胀与利率将在七十年代末一飞冲天,最终1979年“不满的冬天”里将会充满街头如山的垃圾堆,大规模罢工集会以及无人掩埋的死尸。早在威尔逊与希斯的时代各种初期危机就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在卡拉汉的眼前化作一摊无法收拾的乱局。只有在他执政时期的满目疮痍之后,撒切尔治下英国的大胆改造才能进行。早年间他感情用事,看不清咄咄逼人的工会势力对民选政府构成的挑战,此外当时他对基金的经济观点也没什么兴趣,这都会给进入唐宁街的他带来后患。但是希斯-卡拉汉时代(这两个人必须一起说)的故事不仅只包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最后一章,这个故事的整体情节还要引人入胜得多。这同样也是个相对成功的故事,其中有再次得到控制的通货膨胀,与国际银行家们达成的尽可能有利的协议,以及最终面对几十年来一直回避的挑战。对于我们的主角来说最终结局并不美好,但是值得一看的悲剧都是这么个路数。
卡拉汉也有自己凶狠的一面。在改组内阁的过程中他清洗掉了大部分左派人士他保留下了迈克尔.富特作为他在下院里忠诚而无价的领袖,负责搞选票;但是同时又以“年老体弱”且过于左翼为理由解雇了芭芭拉.卡斯特。右翼领袖金肯斯也就此出局,前往布鲁塞尔担任欧共体专员去了。克劳斯兰成了外交部长,没干几天就去世了。这一来卡拉汉在工党内部基本已经没了对手。接下来他就打造出了战后最为右派的工党内阁,里面的新人有比尔.罗杰斯(1),舍莉.威廉姆斯(2)以及大卫.欧文(3)。这些人日后都会跟随金肯斯倒反门庭成立社会民主党。如果以1997年后新工党政府的标准来衡量,这届政府依然是个左翼政府,热衷于再分配并用社会主义自我标榜,征收高额所得税。这届政府依然相信国有化,相信应该将造船业、新型石油工业以及航母制造加入早已膨胀不堪的国有产业当中,还相信应当在全民医保医院中实行废除付费床位之类的反特权举措。一部分内阁成员,包括舍莉.威廉姆斯,还参加了1977年格伦维克罢工(4)的纠察队——那里的亚裔女工想加入APEX(专业、管理、文书及电脑员工联合会)但却遭到拒绝,因此占了一定的道理,但是罢工最后还是变成了流血的暴力对抗。很难想像一位新工党政府的大臣会做出这种事。
但是根据工党历史的标准来衡量,卡拉汉对自由主义的怀疑,对基辛格与福特等共和党人的倾慕,对于货币主义的新兴信仰以及对加薪要求越来越激进的反对态度都使他比威尔逊还要靠右。在私下里他也考虑过日后让撒切尔一举成名的各项政策,例如将公共住房全部卖掉。1979年工党失去权力后他对一位个人助理说了一番著名且频繁得到引用的话,他说这个国家正在经受三十年一遇的重大变革,暗示自己勉强接受了共识政治年代最终失败的事实。“公众的需求与认同正在改变。我怀疑彻底的改变即将发生——这是为撒切尔女士准备的。”这话说的不错。不过如果按照艾诺.鲍威尔“一切政治生涯都会以失败结束”的说法,那么在卡拉汉的最终失败之前依然有一个充满了绝望、勇气、希望以及如山账目的非凡故事。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Rodgers,_Baron_Rodgers_of_Quarry_Bank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irley_Williams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Owen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unwick_strike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34)这是他们不满的冬天 4 万年看客 字7405 2011-11-25 21:37:14
🙂(33)农民起义之左派 4 万年看客 字4734 2011-11-24 21:41:22
🙂(32)乞讨 4 万年看客 字6523 2011-11-24 21:05:13
🙂(31)阳光吉姆与风暴之冬:卡拉汉时期
🙂(30)流行之外,上 4 万年看客 字4637 2011-11-24 02:22:19
🙂流行之外,下 3 万年看客 字4785 2011-11-24 02:26:42
🙂(29)农民起义之右派 11 万年看客 字5760 2011-11-23 09:49:41
🙂楼主翻译的真有味道 长林石室 字7 2011-11-24 08: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