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漫谈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现行官僚制度 -- 清风席卷

共:💬114 🌺39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能党的基层是军功制/绩效制

最近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认识,感觉入党并非是举孝廉制,而是类似于商鞅的军功制——就是根据该人所处的阶段,所取得的业绩,来划入党潜在对象圈子,然后从中对意愿和认识相近者吸纳之。

比如学生时代是否学习优秀,工矿里是否是优秀的生产者。

这种模式,应该是来自墨子和法家,就是一种使得各行各业的精英专家能够执掌所有权的方法。这种不同于举孝廉也不同于科举,这两种制度的前提都跟功绩无关,举孝廉纯粹靠个人眼光,科举更大作用在于保证基本素质,而绩效制更为直接,就是业务能力和实绩,可以说是更加择优的方法。

可以这么说,这种方法非常优秀,穷尽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实和理想相互结合的伟大进步。

当然,历史证明,人类设定的择优方法(老子口中的“人道”)并不是历史的择优方法(老子口中的“天道”),这种方法在军功方面,秦建立的时候,就已经活不下去,原因是国家统一,除非外战,否则军功很难捞到了,从而也注定这种功绩法的崩溃。由此可见,功绩法最大的致命弱点是急功近利,会为了一时的业绩而使用无限制的资源,从而遗害后人。

现代绩效法,由于分工细致,从而可以使得绩效业绩的取得方式可以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处于基层,所以即使是最大化无限制使用资源, 其危害也非常有限,因此,在基层党员入党方面,这方面不会表现出较大的弊端,相反却可以发挥非常巨大的优势。

但如果把这种绩效法上升到国家层面,则问题就太大了,当然,由于制约机制的有效存在,比如委员会制度、前后任制约关系、派系争衡等,可以相对有效限制这种对绩效的饥渴。但对绩效的渴求,也就是欲望有多大呢?现在还是未知数,或者说,对我而言,还是未了解之地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